五脏调和百病消,教你五个穴位安五脏,记得收藏!

中医上有句老话叫‘五脏调和百病消’,意思就是我们体内的五脏能平衡和谐,协调运作,我们就能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而我们现在很多亚健康的症状,身体上的不舒服,都是因为我们的五脏失去了调和的状态。今天张医生就教大家,不用吃药,找到我们身上的五个穴位,就能安五脏‘消百病’。

首先第一个就是太冲,它对应的是肝。肝在志为怒,怒气最伤肝,如果肝脏不和了,我们就很容易控制不住脾气,生气,不开心,这些行为都是耗散肝血的,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头晕、失眠、胁肋胀痛等情况。我们就可以选用太冲这个穴位来安抚肝脏,它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在足背,第1、第跖骨间,顺着趾缝向上摸,在前面凹陷可以感觉到动脉波动的地方,经常按摩它,可以疏肝理气,调和气血,缓解焦虑急躁的情绪。

第二个是神门穴,对应的是心。心主血脉,心藏神,如果心出现问题了,心血不足,扰动心神,我们就容易出现心悸,心慌,失眠等情况。我们平时就可以选择神门这个穴位来安心神,它是手少阴心经的穴位,在手腕手掌这一次的腕横纹内侧端,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这个穴位是心经气血物质对外输出的地方,能宁心安神,经常按摩它可以缓解心痛心烦,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情况。

第三个是足三里,对应的是脾。脾是后天气血生化之源,如果它出问题了,我们就容易出现消化不好,腹泻便秘,容易乏力,甚至出现免疫力差,容易生病等情况。这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按摩足三里来健脾胃,它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一横指。足三里一直是一个保健要穴,按摩它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力,补中益气,调理脾胃,扶正祛邪。

第四个就是太渊穴,对应的是肺。平常外感疾病最先侵犯的就是肺,它出问题了,我们就会出现像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等。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找到太渊这个穴位,它是手太阴肺经的原穴,也是八会穴的脉会,经常按摩它,可以理血通脉,宣肺平喘,清泻胃热,像现代的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的症状都能有效的缓解。

第五个就是太溪穴,对应的是肾。现在太溪穴这是肾经上的一个穴位,但在古代最早的中医看病,诊脉不单单是手上的寸关尺,而是三部九侯,在下肢的太溪穴就是专门候肾脉的,是肾经的原穴,,它就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正所谓‘肾藏精,病在溪’,所以肾不足了,出现了腰酸背痛,遗精,小便频数,耳鸣耳聋,潮热盗汗等等情况,按摩太溪都有很好的效果。

好了,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我是张医生,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穴位   来安   太溪   太渊   足厥阴肝经   太冲   气血   肝脏   心神   情况   收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