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观潮|支撑经济回暖向好,“企业敢干”信心何来

今年以来,我市主要经济指标回暖向好,呈现整体好转、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困难挑战,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经济工作等不得、慢不得,二季度是巩固向好趋势、奋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关键时期。观察一地经济之“形”,要从“数字账本”看运行变化,从市面“冷”“暖”看活力几何,从行业、企业发展看预期信心。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4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5月14日,南通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张謇杯”杰出企业家等系列评选推荐情况汇报,强调要在全市上下持续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健康成长和尊重创业、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截至2022年底,南通拥有市场主体118万户,年工业应税销售突破1.36万亿元,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新材料等主导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当前,“把发挥政策效力和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的要求有没有贯彻落实下去,企业家怎么想、怎么干?5月上旬,南通报业“江海观潮”栏目记者走访了部分企业。


过去三年,波及全球的疫情给南通广大企业带来艰苦的磨砺,更锤炼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让企业家增强了应对不确定因素的信心。

信心来自优质的营商环境,政企双向奔赴、拼搏奋进。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去年12月初,我市组织63家外贸企业组团赴日本东京参加AFF展会,重启了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的“快进键”。相关职能部门一方面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参展费用给予支持,鼓励企业赴境外开拓市场;另一方面,组织企业抱团参展,并积极协调展会主办方、外事、出入境、海关等部门单位,解决企业参展后顾之忧。政府护航、企业出海,从纺织服装、体育用品、到机械制造、船舶海工……一场场境外展会,一次次线下、线上交流,让企业收获满满、信心倍增。

4月下旬,“万事好通”南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新66条发布。新66条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推动行政审批“简而再简”,优化扶持政策“实而更实”,力促进市场主体“活之又活”。

“把耽误的时间和工期抢回来。”拼搏赶超的奋进姿态、大干快上的火热气息洋溢在江海大地上。今年一季度,众多企业订单饱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在寒冬过去的首个春日里干劲满满,全力奔跑,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速度位居全省前列。

中天钢铁是2020年8月底才开工建设的企业,如今,一座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的现代工厂已崛起于黄海之滨。“我们按照既定目标,奋力冲刺首季度开门红,实现产销两旺。”在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耿冬雷眼中,这个春天是奋进的春天,企业发展质态良好,全体员工干劲十足。

图为中天钢铁

从年初召开持续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到一季度项目观摩点评、经济形势分析会,如何将南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是政府和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中天科技集团历经30年发展,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产品出口147个国家和地区。对话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他最由衷的感受是:南通是中天的福地,中天科技在南通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成长壮大。作为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今后,中天科技将进一步焕发“敢闯”的激情,专注先进制造业,深耕“专精特新一企一品”,在打通产业链堵点、补强核心技术方面不断探索,打造单项冠军,持续扩大主营产品的全球市场份额,同时积极策应数字经济发展潮流,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深度融合,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信心来自百年通商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愈是艰难愈向前。

百年前,南通先贤张謇创办大生纱厂,拉开了近代通商走上历史舞台的序幕。张謇先生在创办实业时,历尽艰难、百折不回。百年来,“强毅力行、通达天下”的通商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企业家,他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把办好企业、回报社会作为毕生追求,艰苦创业、务实奋进、敢闯敢干成为流淌在企业家血液里的基因。进入新的时代,张謇企业家精神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下,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有着更为深远和现实的意义。

传承张謇企业家精神,就是要务实奋进,脚踏实地谋发展。企业是一步步干出来的,尤其是在非常时期,既来不得盲目冒进,又不能畏首畏尾、停滞不前。我市面广量大的传统企业在稳住阵脚的同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提档升级。

江苏泰慕士针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企业。这几年,企业持续加大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智能设备150余套,先后将染色车间和裁剪车间打造成“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企业掌门人杨敏十分感慨,这几年企业努力克服疫情反复的不利影响,在当地政府部门保姆式、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下,没有按下“暂停键”,而是切入“快进键”,呈现出“火力全开”的发展势头。去年1月11日,企业在深交所主板上市,成为资本市场“南通板块”的第55位成员。今年3月,泰慕士成为如皋首个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定的企业。

传承张謇企业家精神,就是闯关夺隘,愈是艰难愈向前。对于立志于创新的企业而言,市场门槛、技术储备、人才招引、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需要一一攻克,然而他们不畏艰险,向难而进。

位于如皋的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立足于机械基础件及汽车零配件的制造,是国内主要的专业化钢球生产基地。从生产自行车辐条,到为高铁做滚子,从传统制造迈向智能制造,每一次突破,都是凤凰涅槃般的蜕变和重生。

图为江苏力星通用钢球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场景

“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品自主可控、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装备制造,是企业义不容辞的使命。”企业行政综合管理部部长何海航透露,未来5至10年,企业将充分利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一平台优势,在高精度滚动体领域突破高精度产品的核心工艺技术、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和新产品研发的瓶颈问题,打造国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滚动体创新研发制造基地和人才集聚地。


信心来自于科技赋能,内涵式增长孕育持久、澎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南通,一批企业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细分领域,努力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核心科技,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培育壮大新动能。

在海门临江新区,落子已将近9年的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专业从事模式动物规模化开发和应用的高科技生物医药企业,去年,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图为百奥赛图江苏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建立的药理药效评价平台已经为全球300多个合作伙伴完成600多项药物评估。”百奥赛图江苏公司动物中心总监樊利军说,百奥赛图计划今年在科创板完成上市,成为“A+H”的上市生物医药公司。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支点城市,南通把融入长三角作为核心战略,加强与上海、苏南的产业和创新协同协作,加快推进沿江科创带建设,加快培育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专精特新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集群,聚力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2018年,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落户南通,创始人奚岩带领团队研发出移动式C型臂术中三维成像系统,打破了传统影像设备对患者体位和部位的限制,且具有辐射剂量小和空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我们研发中心设立在上海,目前与上海华山医院、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等展开了合作。”落户南通5年,企业发展蒸蒸日上,创始人奚岩满怀信心,希望通过不断更新发展医疗设备,推动医疗技术向精准化领域不断迈进,从而辅助医疗水平提高,帮助患者解决更多医疗难题。

借得雄风成亿兆,何惧万里一征程。当前,南通正处于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黄金机遇期、跨越赶超的重要窗口期,众多企业在新的蓝图上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新篇章,一个“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万马奔腾的场景,正成为江海大地上最美的风景!

采写:南通报业全媒体记者 汤晓峰 丁威程

图片均由企业提供

编辑:刘铃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如皋   信心   中天   南通   企业   江苏   上海   车间   企业家   优势   精神   生物   环境   国家   经济   科技   江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