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房买宝贝,捐建航海博物馆-专访航海文化志愿者马桂山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张文艳(署名除外)

“每件藏品的背后都是一段航海故事,都在传承着航海历史记忆。”山东海事局四级调研员马桂山说。而每件藏品背后,对于他来说,何尝不是一段故事,这其中有欣喜,有感激,也有酸涩,更是成为他执著研究航海文化的动力。

团岛三路16号,青岛海岸电台旧址,探访青岛市南针路航海博物馆,专访中国航海学会科普专家、山东省道德模范、山东省和青岛市最美志愿者、青岛文明市民、博物馆志愿导师马桂山,聆听全国劳动模范、航海博物馆支部书记王炳交对他的评价:“他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

筹建历程

卖房买藏品,投了350万

“要想干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恒心和毅力,我的人生格言就两个字:坚持!认准了就干到底”,马桂山说。

夏初季节,团岛山新植的树更绿了。再次来到青岛市南针路航海博物馆探访,已有了不同的心境,第一次是好奇,第二次是充满敬意。

尽管位置隐蔽,仍不时有游客进入。博物馆不大,却肩负着航海文化研究、水上安全进校园、“海洋强国梦 科普我先行”、海员心理健康等公益项目。与马桂山老师落座交谈,他顺手拿起了一套中小学生防溺水教育的书,笑着说:“这是我们组织编写的,共印刷72万册,被中国航海学会评为科学技术奖,我们编写的新书《海洋文明简史》已经获批印刷……”

时间回到2014年,山东海事局筹建信号山航海展览馆,负责宣传的马桂山接下了这一任务,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钻进去了,一下子就迷上了航海文化。”

“青岛的航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包括我们青岛在内的胶东半岛是中国海权思想的发源地,梁启超在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就有了论述”,马桂山侃侃而谈,他致力于研究青岛与航海的历史,这也成为他去寻找航海藏品的脉络。“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三次登临琅琊台,实现了南粮北运,贯通了中国首条海上生命线。同时也派遣徐福东渡,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促进了造船和航海贸易的发展,也奠定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空前发展,板桥坊建立市舶司,成为贸易中心”。

回溯青岛航海发展的历程,他滔滔不绝,这个是在青岛胶南出水的南宋的“手榴弹”,在南宋时,发生了历史上的最大规模的海战——宋金海战,宋军使用了火攻,远距离用火箭攻帆,中近距离用这种“手榴弹”开炸,全歼金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海战经典案例,同时是世界史上首次使用火器攻击的海战,这是航海史上的大事。

因此,航海藏品的背后,蕴含着的正是源远流长的航海文化。这一切,都让马桂山不由得为之着迷。他要去寻找的,就是深厚的航海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

于是,他向局领导申请,在团岛山青岛海岸电台旧址也建一个展览馆。

从小生活在团岛,马桂山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里有百年灯塔、炮台遗址,有电台旧址,但是,当时这里是一片破败的建筑和遍地垃圾。经过不懈努力,2018年,由山东海事局联合驻地的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办事处指导建设,团岛山的航海展览馆于2019年7月11日对外开放。

后来,在青岛市、市南区两级文旅主管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2021年12月展览馆取得博物馆资质,成为青岛首个航海主题博物馆。

要知道,博物馆需要大量的藏品,藏品背后,有马桂山许多的故事。

马桂山刚开始时,盲目地寻找航海藏品,他遍寻船厂,因为一些看似破旧的零件,却是一段航海历史的印记。马桂山清晰记得,获悉山东有一家船厂修船拆出了不少老船零件,他揣着1万元满心欢喜地赶过去,结果厂长开价46000元,马桂山一听傻了眼,自己带的钱远远不够。后来厂长获悉马桂山此行的目的是为建展览馆后,厂长当即表示,免费奉送!马桂山非常激动,要请厂长吃饭以示感谢,谁知饭后厂长直接结了账。这让马桂山感动不已,也增强了他研究航海文化的信心。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始料未及。

陆陆续续购买了三年的藏品后,马桂山碰上了宝贝:哈里森的航海天文钟,让他不由得眼前一亮,这可是好东西啊。

那是1707年,四艘英国军舰就因导航失误迷失方向而触礁沉没,造成1500多人丧生的悲剧。这一事件震动当时的英国,促使英国国会成立“经度委员会”并设立了高额专项奖金,招募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能工巧匠。一位名叫约翰·哈里森的木匠横空出世,他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无数次改进,终于在1735年造出了第一台震惊科学界的航海钟,此后他更新换代,用精确的机械,解决了“经度问题”,改变了航海业的命运。

所以,当看到哈里森的航海天文钟拍卖时,马桂山激动得彻夜难眠。然而,包括天文钟在内的几件藏品价格高达几十万元,家里的积蓄已经所剩无几。怎么办?他打起了家里房子的主意。

家人问他:房子呢?答曰:卖了?钱呢?在地下室里。怎么不存银行?都买成航海展品了。那你去地下室睡吧!

父母资助的10万元买车钱,也都投了进去,“我前前后后花了350多万元,说实话,我也想剁手,现在是咬着牙不敢登录账户,一看到好的航海藏品就想买”。

藏品往事

每件文物背后都有故事

引导半岛全媒体记者浏览展厅,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博物馆的藏品,像小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一样,眼睛里闪闪发光。每一件藏品都像他的孩子,与他有着深厚的感情,“它们是我一件一件地收过来的,每一个藏品后面都有一个航海故事,也有我与它们的故事”。

谈及筹建博物馆的初衷,马桂山说:“博物馆浓缩了历史的记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青岛有6000年的海洋文明史,是千帆之都,亿吨大港,正在打造世界海洋名城,可是我们连个航海博物馆都没有,所以我们需要建立航海博物馆,与世界沟通和交流,彰显我们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作为小精特专的场馆,航海展览馆迎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两年前,文旅部门的有关领导参观后觉得展览馆可以变成博物馆。

于是,在青岛市和市南区文旅局的扶持下,针路航海博物馆建成为全国第一家民办航海博物馆。但是,问题来了,改建博物馆,馆内的所有展品必须全部捐给国家,并进行公证,才能得到政府的承认。这就意味着,马桂山4年斥巨资投入的藏品不再属于他。

“当时心疼吗?”

“一点儿也不!”

马桂山回答得很干脆,他说,这些藏品放在家里也没人看,捐出来,作为公益事业,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岛航海史,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航海历程,非常有必要。

站在馆里,马桂山随手拿起一件藏品,就能讲述出它背后的故事。“这是一把辟邪剑,是我从一位德国老人的手里拍来的,他的祖父曾在胶州、高密附近镇压义和团,见到义和团的成员背着这把用铜钱做成的剑喊着号子往前冲,他祖父当时很好奇,这种剑能杀人吗?能作战使用吗?后来终于搞清楚,背着这把剑能够“刀枪不入”。可以说,这把剑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这件事可以启发我们的孩子们,思想愚昧、科技落后就要挨打受欺侮,国弱被人欺,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学习,建设科技强国,海洋强国!”

说起馆内的镇馆之宝武田毅雄的航海罗盘,马桂山也提到了它背后的经历,这件藏品是他从长春一个藏家的手里买过来,当时一看到藏品上的书法就很有兴趣,通过不断研究查找,发现罗盘的主人是中共王牌间谍武田毅雄。其原名为王毅雄,是中日混血儿,他的母亲是日本人,1904年4月28日出生于中国辽宁旅顺,1929年加入中共,以及联共党员。他曾打入日本军部内部,是20世纪最著名的间谍之一。他在日军核心部门战斗了14个春秋,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这种背景让他欣喜万分,连价都没还,赶紧买了下来,生怕对方反悔。这件藏品有着谜一样的故事,成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里,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船员发明的原始的木质波浪洗衣机、滚筒洗衣机,可以说是洗衣机的鼻祖,充满着海员的智慧。从将衣服拴着绳子扔到水里,让船拖着走淘洗,到发明木制波浪洗衣机,大海上的船员们是洗衣机的发明者。

当在国外网站上看到这些洗衣机的时候,马桂山十分惊喜,立刻下了订单。然而,洗衣机进馆的经历,可以用漫长而曲折来形容。当时正值疫情期间,国际运输困难,物品进入国内需要经过特殊消杀,还要鉴定是否濒危木,整个运输流程下来,三个多月后才抵达博物馆,前后花费了5万多元,还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不过挺值的,这应该是全国第一台木质手动洗衣机”。

购买藏品并非都是物有所值。

马桂山曾经从网上花了上万元淘了两部百年前的电台,因为无法通关,最后只能退回去,结果路上电台破碎,卖家拒绝退费,与卖家协商后,最后只退了150美元,可谓损失惨重。马桂山说,尤其是航海天文钟,是非常精密的仪器,运输途中很难保证完好无损,往往修一个最少要花费3000元,成本确实很大。在他的仓库里,还存有一批破损的古老船灯,因在运输途中意外破损,已经无法修复,每一个价值好几千元,现在一提起来就心疼。

不仅如此,马桂山还有过被骗的经历。

毕竟,航海收藏不普遍,作为半路出家的新手,马桂山有不少看走眼的时候,有造假者把瓷碟丢在海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取出来当成沉船陶瓷兜售,原本几元钱的碟子,变成了上千元的藏品。交了五六万元的“学费”后,他才逐渐掌握了一些鉴别技巧。

回想9年的新路历程,马桂山感慨万千。“这一路走来,我醉过,哭过,失眠过,但是我觉得认准的事情就要干到底,只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对海事有利的事情,认准了就坚持到底”,马桂山动情地说,“海事培养了我,给了舞台,我要干出成绩回报社会,我在团岛生活了50年,我对社区有深深的感情,我要建设我的美丽家园。”

致力公益

三位模范携手传播航海文化

“他办事比较认真,我们也比较认可,他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非把它搞好不可”,全国劳动模范、博物馆支部书记王炳交说。

博物馆不大,人才不少。

“我们聘请了许振超同志担任我们的名誉馆长,他是中国产业工人的代表,是全国劳动模范。还有王炳交同志,他也是全国劳动模范,他一生守护团岛灯塔,保障万船平安,退休后,他继续发光发热,传播海洋文明,他也是我的榜样”,马桂山说。

对于马桂山,王炳交给予很高的评价,对他为了航海事业倾尽家产的行为感到佩服,“他想用毕生精力把这块搞好,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针路航海博物馆已经入选中国航海学会航海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科普教育基地、青岛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青岛市中小学生社会课堂、全国交通优秀文博馆等,并广泛联合社会组织开展水上安全进校园和“海洋强国梦 科普我先行”等志愿服务活动,承担了中小学生水上安全与防溺水教育、海员心理健康与法律援助等社会公益项目,开展“走进深蓝”“中国航海日”“小小航海家”等研学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深受学校师生、家长和群众的喜爱。

长长的名单,凝聚着每一位参与者的心血。

目前,博物内以“航海”为主题,“博物”为基础,涵盖文物收藏、研学教育、陈列展示、学术研究等功能,分设海上丝绸之路、船舶通信导航技术、青岛海岸电台等专题历史展区。馆藏航海展品近600件,最远可追溯到宋代,拥有古老的航海天文钟、罗盘、船灯、沉船瓷器等一批珍贵展品。

展品中藏有青岛的航海史,博物馆也正在打造青岛历史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情景剧,把青岛的航海历史搬上了舞台,搬到公园、搬到广场上,让航海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打造青岛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海洋专业平台和品牌。

正如博物馆的研学实践证书上每一位模范所说的那样:同学们行动起来,探索深蓝,奔向大海,让海洋成为我们新的家园(许振超);擦亮灯塔,照亮航程,文化引领,向海图强(王炳交);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海洋强国梦,科普我先行(马桂山)。

语句中,满是对孩子们的期望。

谈及对未来的规划,马桂山说,下一步,还会成立航海文化品牌创新工作室,开展航海文化研究、文学创作、文创产品的研发等,“在我们的沿海城市,包括我们的济南都有航海博物馆,一地一品牌,一馆一特色,扎根于本土,服务于文化,把航海博物馆文化和本土文化紧密融合起来”。

采访结束,走出电台旧址大院,回望团岛山畔,坐落着一家公益博物馆,里面有一位公益讲解员,有一群为青岛航海史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来自四面八方,聚在一起,为一座馆,一座城,为一段还没有写完的航海史而忙碌着,传承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天文钟   岛山   灯塔   博物馆   青岛市   文化   青岛   展品   藏品   展览馆   中国   洗衣机   志愿者   专访   电台   海洋   宝贝   故事   马桂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