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遭虎虾入侵!比亚洲鲤鱼猛,个头比人手臂大,下毒都无法消灭

文|芝士派讲解员

编辑|芝士派讲解员

●○前言○●

国际交流的日益加强让世界经济不断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生鲜食材的进出口虽然让更多的美食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却也带来了生物入侵的风险。

亚洲鲤鱼入侵美国的新闻曾经轰动一时,但是鲤鱼的隐患尚未解决,美国就又遭到了亚洲虎虾的入侵。

虎虾对于美国的破坏相较于鲤鱼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体型庞大,还在美国深深扎根迅速繁衍,美国对此已经焦头烂额却一直无计可施。

嚣张的亚洲虎虾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美国又为何总是被生物入侵呢?

●○怪异的庞然大虾○●

近十年以来,美国不断有媒体报道在各个区域都发现了不属于其本土种类的鱼虾,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直到2015年,美国特洛特河捕鱼公司的收获却让美国人不得不打起精神,他们在7月份的时候收到了一只体型长达30厘米,如同成年人手臂一般的大虾。

佛罗里达州的一位渔民在捕鱼的时候发现渔网当中有一个奇怪的东西,倒出来之后发现竟然是一只壮硕的大虾。

尽管已经在捕鱼行业工作了几十年,但这位渔民还是第一次看到海里除了龙虾以外还有这么大的虾。

他将这只大虾和自己的手臂放在一起拍照,两者之间的大小竟然不相上下,要知道这位渔民可是一个体格强健的成年男性。

这个渔民虽然惊奇,但是他并不知道该怎样处理这只虾,于是就将它寄给了特洛特河捕鱼公司。

特洛特河捕鱼公司原以为这是一只基因变异的新物种,还专门请了专家对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这就是一只普通的亚洲虎虾。

其实亚洲虎虾在庞杂的虾类当中还属于比较好分辨的一种,因其颜色较深,尾巴背侧以及背部有黑色和橙色的条纹形似老虎而得名,又被称为黑虎虾。

虽然能够确定他们捕捞上岸的只是普通的黑虎虾,并不是什么未知的神秘物种,但是美国人仍然不放心,毕竟这只黑虎虾的个头实在太大。

媒体将其报道之后就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有人非常担心,但也有人并不在意,并且说自己早就已经见过了这样的大虾。

2006年时密西西比湾的渔民就已经捕获了许多体型超过15公分的黑虎虾,直到超过30厘米的黑虎虾打破了他们的认知,美国人才终于意识到他们又遇上生物入侵了。

美国专家为了应对这次生物入侵绞尽脑汁,然而黑虎虾危机依然在美国本土爆发,政府耗费财政无数依然束手无策。

黑虎虾原本就是亚洲虾,不仅肉质鲜美,是多个国家青睐的餐桌美食,更因其富含丰富的虾青素而风靡美妆界。

虾青素是一种独特的抗氧化剂,并且应用前景是非常广泛的,国际上已经有非常多的企业将虾青素运用到了多个领域。

虾青素最早就是从虾蟹等生物当中提取出来的,而黑虎虾之所以能够如此风靡,就是因为它所含的虾青素比虾类所含平均值高出足足20%。

黑虎虾在亚洲因营养元素丰富、肉质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还因其“虾青素之王”的美誉令无数爱美之人趋之若鹜。

有条件繁殖黑虎虾的东南亚国家都借着出口黑虎虾赚得盆满钵满,但如此受欢迎的东西在美国竟然变成了祸害。

●○为何不端上餐桌○●

在亚洲人看来,水里到处都是黑虎虾可不是什么生物泛滥,这不就是纯纯的免费食材嘛,只要是能吃的东西就不可能造成政府的负担。

但是美国人却不这么想,他们不仅没有丝毫兴奋,甚至很少有人会去捕捞黑虎虾,原因很简单,他们根本就不习惯吃黑虎虾。

黑虎虾在中国有非常多的烹饪方法,不论是煎炒烹炸还是炝蒸烧烤,每一种都能让人大快朵颐。

美国人习惯的饮食方式并没有这么复杂,他们的烹饪方式就一个宗旨,搞熟能吃就行,甚至只要能吃,不熟也行。

这就让黑虎虾的价值难以体现,作为食材却没有适合的烹饪方式,自然是难以被端上餐桌。

有人觉得美国人又不是不吃虾,为什么黑虎虾就偏偏入不了他们的眼呢?

这就要说说地域的原因了,《晏子春秋》曾有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黑虎虾在亚洲的时候肉质鲜美,但难保漂洋过海不会对其产生影响,又在美国经过了几代繁衍,水质的改变也让黑虎虾肉质干硬,美国人自然吃不惯。

既然美国人根本就吃不惯黑虎虾,那么这样一种亚洲浅水虾又是怎么跑到美国本土并且还占地为王呢?

●○进口虎虾后泛滥成灾○●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人看到了黑虎虾所蕴藏的商机,就想大力发展养殖业出口黑虎虾。

刚开始的时候美国人从泰国引进了一批黑虎虾,进行商业养殖之后再反出口,剩下的少量黑虎虾就会在商场超市进行售卖。

但是由于上述原因,黑虎虾在美国一直都属于小众食材,进行商业养殖的黑虎虾养殖场也只剩下了南海岸的零星几个。

原本这些黑虎虾养殖户的生意虽然不温不火,但是也能够维持生活,直到一场天灾的降临,养殖户们不仅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也造成了黑虎虾的泛滥。

1988年9月的加勒比海宁静祥和,海边的居民们像往常一样,辛苦劳作的间隙会在海滩上享受阳光和海风。

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万里之外的非洲正在形成一场巨大的风暴,而这场风暴会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9月3日,非洲大陆上出现了一群没有组织的雷暴云,这时的热带扰动还非常不起眼,但已经在慢慢向西方移动。

一周之后,这个没有什么存在感的热带扰动已经强势转变,成为了一级飓风,而后又花了一天的时间成为了三级飓风。

这股巨大的风暴被命名为吉尔伯特飓风,并且迅速袭击了牙买加、开曼群岛以及优卡坦半岛。

但是吉尔伯特飓风似乎并不满足,经历了一番破坏之后升到了五级,这已经是飓风的最高等级。

满级大佬吉尔伯特飓风将大半个加勒比海笼罩,所有的沿海居民都在祈祷着上天能在这场飓风当中保佑他们。

但是世事无常,吉尔伯特飓风就像是特意对着墨西哥沿岸和佛罗里达的居民耀武扬威一样,以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疾驰而来。

恐怖的海啸席卷了美国南海岸,沿岸的几十万民众的家毁于一旦,而岸边为数不多的黑虎虾养殖场也在这场飓风当中消失无踪。

这场飓风造成了318人死亡,美国的经济损失也到达了近百亿美元,在巨大的悲痛中,几个小小的养殖场又怎么会有人在意。

理论上来说,养殖场被飓风摧毁之后,所有的黑虎虾都“逃亡”到了海里获得了自由,即使飓风会杀死一部分,但还是会有一部分存活下来。

飓风之后,南海岸也慢慢恢复了生计,这时就有人担心当初被飓风带到海里的黑虎虾是否会在大海中繁衍传播

但是两年时间过去了,人们并没有在附近的海域发现黑虎虾的踪迹,这就导致美国人认为进口而来的黑虎虾并不能适应美国海岸的环境已经销声匿迹了。

然而他们没有想到,黑虎虾不仅没有灭亡,之后还以强势的姿态再次出现在了他们的面前。

2006年再次捕获到黑虎虾的时候,人们才知道当时黑虎虾并没有因为环境的会改变而全部死亡,甚至在悄无声息的扎根安家。

黑虎虾的平均寿命一般在三年左右,但可怕的不只是黑虎虾的数量,更是其在适宜环境下惊人的繁殖速度。

一般的海湾虾一年产卵一次,每次产卵的数量不会超过50万,黑虎虾不仅每次产卵都能达到150万个,而且每年都会产卵两次。

美国并不是第一个受到黑虎虾入侵的国家,在此之前就已经有泰国这个前车之鉴了。

泰国虽然靠着饲养与出口黑虎虾赚得不少,但当地的环境也因此遭受了非常严重的破坏。

当时的泰国开始繁殖黑虎虾之后就发现,虽然黑虎虾的经济效应远远高于其他的水产品,但是却导致红树林不断减少。

每年一到产卵期,黑虎虾的卵就会在红树林中肆意生长,而幼卵在张达之前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胡吃海喝。

泰国自从将黑虎虾作为经济产业大力发展之后,在短短20年间就损失了超过一半的红树林。

红树林素来被称为“海岸卫士”,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海洋生物之间微妙的平衡,还能净化海水。

美国的海岸原本也有不少红树林,但是自从黑虎虾肆虐之后,红树林的面积一天天的减少,政府心急如焚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红树林不断消失。

美国想要彻底消灭黑虎虾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美国的环境实在是太适合黑虎虾生存了。

前面我们提到了黑虎虾在肉质鲜美的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中国每年都会进口大量的黑虎虾。

至于为什么自己养殖的不够还要依赖进口,很大程度上与黑虎虾繁殖所需要的海洋环境有关,而这也恰恰是黑虎虾在美国泛滥的原因。

水产动物的养殖原本就对水质以及温度的要求非常高,而黑虎虾在集齐了一身优点的同时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黑虎虾产卵的时候对于水温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必须精准控制在13到33度之间,否则黑虎虾的卵是难以生存的。

黑虎虾每年的产卵时间都在2到4月份以及8到11月份,这个时间段的海水温度在13到33度的地方并不多。

原本美国海岸的温度并不适合黑虎虾繁衍,但是好巧不巧,黑虎虾自由拥抱美国的时候正好赶上全球变暖。

如此一来,黑虎虾在美国不仅享受着舒适的环境,而且根本就没有天敌,恣意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黑虎虾在美国迅速繁衍抢占生存空间,让原来的本地虾“流离失所”数量越来越少,甚至还偷偷“健身”,个头一年比一年大。

美国当地水域中原有的生物苦不堪言,普通的鱼虾繁衍被影响数量减少,体型稍微小一点的还会成为黑虎虾的盘中餐。

黑虎虾的生存环境舒适而且不愁吃喝,直接就成为了美国当地的“虾王”,而虾王不仅要壮大族群,还要攻占更多领地。

黑虎虾用了十年的时间在美国的南海岸称雄称霸,而美国人当时丝毫没有意识到这将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损失。

黑虎虾在近海已经难逢敌手,就开始向东面和北面扩散,之后的十年,不断有渔民在各个地方发现体型惊人的诡异外来虾,而本地的鱼类虾类却在不断减少。

黑虎虾能从仅有0.3毫米的卵长到堪比成年男性的手臂那么大,可想而知有多少本土生物被捕食消灭。

美国原本的生态环境已经因为生物入侵变得不堪一击,生态平衡的循环一旦被打破想要恢复可就难了。

为了控制黑虎虾的繁殖与扩散,美国政府就想出了用药消灭的办法,每次一有黑虎虾出现,政府就会派人前去撒药。

这种做法就像是消防队员接到火警报案一样,哪里有火就立马前往那里浇水,但是黑虎虾被药物杀害的同时,同一水域的其他生物包括红树林也难活命。

如此往复就造成了恶性循环,红树林不仅没有保住甚至数量更少了,而黑虎虾也成了“毒虾”,毕竟没人能保证黑虎虾没有被毒之后就会彻底死亡。

万一幸存的黑虎虾带着毒性与其他地方的同类进行繁殖,那就有可能产生更多的毒虾。

而且美国内河自从被严重污染之后,治理了几十年仍然处于重金属超标的情况,本地生长的鱼虾之类大部分的美国人几乎都不考虑。

肉质差且有可能还被毒过的虾任谁也不会去买,美国自然也不可能像某些东南亚国家一样将其出口。

吃也没人吃,杀也杀不完,黑虎虾便从外来入侵物种慢慢的成为了美国的本土生物。

美国政府治理黑虎虾泛滥也有十多年了,却并不见什么成效,而黑虎虾也和亚洲鲤鱼、黑鱼成为治理野外生态的最大难题。

●○结尾○●

黑虎虾在国外泛滥成灾,这就不免让人担心中国的生态环境是否也会遭到破坏。

就目前而言我国暂且是不会有这方面的问题的,我国拥有非常严密的预防外来物种入侵的政策,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外来生物泛滥的情况。

并且我国的生态环境在多年的治理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我国的水产养殖也都正规安全,不会出现美国那样的“毒虾”。

除此之外,黑虎虾在中国的的确确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喜欢吃黑虎虾的大有人在,别说泛滥承载,养殖的黑虎虾甚至逢年过节根本不够卖。

但是说到底黑虎虾对于中国来说仍然属于外来生物,购买鲜活的黑虎虾之后可以采用各种烹饪方式享用,但是千万不要随意放生。

生物入侵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各个方面的,“吃光”毕竟只是玩笑话,生态治理是决不能够儿戏的。

目前我国对于生物入侵是非常重视的,也采取了非常多有效的防范措施,但保护生态环境并不仅仅是国家的任务,还需要大家一起坚持和努力。

如果你喜欢我的写的文章,麻烦请点个“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一同探讨,愿世界和平。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亚洲   美国   鲤鱼   吉尔   南海   泰国   红树林   肉质   渔民   美国人   养殖场   飓风   大虾   体型   个头   手臂   生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