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往事:谢晋 原点 事迹

1923年11月21日,谢晋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谢家塘镇的一个书香门第。

火苗初起,光影如豆,却给这个大家庭带来许多温暖。


图为谢晋在家乡资料图片


相传浙江的谢氏家族由中原南迁而来,按家谱排序,谢晋为东晋宰相谢安五十三世孙。为纪念这位曾赢得淝水之战的名将,谢晋的祖父为这个新出世的长房长孙起号为"淝捷"。谢晋喜欢追溯自己的先祖,为他的热血找到远古的基因。


谢晋的母亲嫁到上虞谢家,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乡中每有社戏演出,她都是从不缺席的观众。幼年谢晋是母亲的尾巴,被拖来拖去,也带到了戏台前。他瞪大眼睛,看舞台上演绎的跌宕变幻、悲欢离合。这是他的艺术启蒙。母亲带他进入虚拟的故事情境,悠扬的吴越曲调,拨动他幼小的心田,催生想象的枝芽。谢晋与母亲长得很像,眼睛大而亮,像有火苗在跳跃。即使经过几十年,遭遇过许多事情,这双眼睛依然有几分单纯。

酿酒时分,是谢晋脑海中除越剧以外,对童年和家乡留存的深刻怀想。每年秋收过后,整个村庄都弥漫着酒香。酿酒师来到家中,大灶头烧得很旺,酒缸很大,透着殷实人家的生活气息。谢晋跟在酿酒师后面欢快地奔跑着,一口一口地品酒,从这缸喝到那缸。然后,胖乎乎的脸蛋像苹果似地红了起来,脑袋开始发晕,往柴火堆里一躺,便做起了美梦。直到天黑,大人们找到他,才把他抱回家。他记得自己那年才四岁。

绍兴戏与绍兴老酒,就这样伴随着谢晋度过愉快的童年。


童年谢晋


谢晋十岁生日那天,从祖父和父亲手中得到一件珍贵的礼物-一套多达五百册的《小学生文库》,他爱不释手。这套书和以后他喜爱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文学名著一起,在谢晋的心中铺下了湿润的艺术底子。谢晋崇拜民族英雄岳飞的爱国精神,自小养成敢作敢为的性格。他幼年时没有受过贫穷的折磨,没有"苦大仇深"的感受,他体验的贫穷与辛酸,多是戏台上、电影里的故事。这种福分和境遇使他不用算计,甚至一生都没有学会算计,无论是对钱财还是对人对事。世人虽有"绍兴师爷"一说,作为工于计谋的代名词,但绍兴人谢晋始终不属此列。哪怕到了八十岁,在有些方面,他的思考与行事方式依然很单纯、很直线。

从绍兴上虞到上海,只有十来个小时的旅程。所以家乡对谢晋来说,从来就不曾远去。上世纪80年代,谢晋将祖传老宅修缮一新。每个春节和"五一"、"十一"长假,夫妇俩都带着孩子们去乡下。在物资紧张的时候,每次回去都准备十几个旅行包袋,连米和咸肉都带着,在老宅的灶头上烧出喷香的饭菜。谢晋与族亲们一起喝酒,吃着臭豆腐、霉千张,一顿饭可以从中午吃到深夜。这是他一年中最舒心的日子,好像农夫忙过了一年中的大部分日子,终于熬到了农闲。


谢晋在他的家乡


笔者曾经几次跟谢晋导演去他的家乡。第一次是上世纪80 年代初,为上海电视台拍摄他的纪录片写脚本。当时拍摄小组只有几个人,行动很自由。我们参观白马湖和著名的春晖中学,在拍摄《舞台姐妹》的湖里乘乌篷船,游鉴湖,走过一桥又一桥,我们还拜谒了谢晋先祖谢安公之墓。谢晋做着导游,兴奋地诉说家乡的一切。

绍兴是举世闻名的万桥之乡,秀美的家乡是谢晋的根,他生于斯长于斯,所有的创作与燃烧,都与这孕育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土地有着切不断的关联。每次说起绍兴,谢晋总是豪情满怀,如数家珍:绍兴出过许多革命家、思想家,很多文人学者,还出过一百多个院士……确实,光上虞这片山清水秀之地,就曾经孕育出三国"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东晋的谢安、南北朝的谢灵运,还有近代文化名人经亨颐、夏丏尊、胡愈之、吴觉农。生长于斯的谢晋,又怎能不为家乡而骄傲?

谢晋是个性情中人,乡土情、民族情、爱国情,深深地浸透了他的一言一行,也渗透在他电影的每一格胶片中。就像他的血液,无论做什么样的透析,都洗不掉绍兴酒的浓度。

1998年,中国电影家协会为谢晋从艺五十年组织了纪念活动。谢晋选择家乡作为活动的举办地,把一场有点程序化的过场戏,演练得十分轻松、随意、欢乐,带着温热醇厚的生活气息,透出花雕般的香醇。李准、张贤亮、卢燕、斯琴高娃、王心刚、祝希娟、王玉梅、刘晓庆、姜文、徐松子、吕晓禾,呼啦啦来了一大帮作家、明星,搞得轰轰烈烈,像谢晋电影狂欢节。老头兴高采烈地带着一大伙子去看他新修的祖屋,笑呵呵地站在那里,像一个慈祥的父亲,看孩子们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地参观,有点衣锦还乡的味道。那回,一班人马还去游兰亭,在刻着王羲之墨宝的石碑前照相。然后浩浩荡荡地开往绍兴古城,在咸亨酒店大发雅兴,留下不少七歪八瘸的题词。李准题写的"小店名气大,老酒醉人多",日后被用作店招,那是谢晋和于是之、李准等人在那里一边喝一边想出来的。在另一幅有数十位影星签名的"群英会"合照的角落里,题有"孔乙己同乡谢晋"的字样。


图为谢晋在家乡资料图片


谢晋的父亲大学毕业后到上海当会计师,八岁的谢晋也随父母迁居上海。生活顿时变得丰富复杂,令他目不暇接。 上世纪30 年代的上海,是生机勃勃的国际大都会,集聚着很多西方物质文明带来的新鲜事物,汽车、洋房、高楼、舞厅、赌场、教堂、电影院、夜总会、俱乐部、跑马厅、咖啡馆,可谓应有尽有。到处都是中国内地乃至世界各地前来寻梦的人,平民、商人、流氓、政客、投机家,还有许多知名学者和文人。来自北京、江浙,以及从欧美和日本留学归来的大批知识分子,在上海译著、办报、兴学,传播新知识,还搞文艺演出,拍电影,这种多元的意识形态,使上海在工商业繁荣发展的同时,成为令世界瞩目的新文化中心。上海也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30年代的影坛已经十分活跃,电影院每天都放映好莱坞和各种国产影片令人目不暇接。看电影,在当时的上海人生活中,也是一种时髦和享受。

这个完全不同于青山绿水、米酒豆腐乡镇的花花世界,强烈地冲击着少年谢晋的视野,就像从黑白片飞跃到彩色电影,让他喜欢都来不及。头脑聪明、性格活跃的他,在学校课余,拼命地汲取着那个物质生活与文明的知识,很快就适应了多姿多彩的生活。父亲成天忙于工作和应酬,很少管孩子。悠闲寂寞的母亲把对家乡戏的热爱转移到了电影上。活动的银幕故事,对她来说是一种非常新鲜的消遣和娱乐方式。她每周一两次,频频光顾电影院,当然也没有忘记带上自己的小尾巴。坐在漆黑的电影院里,谢晋很兴奋,目不转睛地瞪着银幕,心中激情荡漾。《渔光曲》、《姊妹花》、《大路》、《天伦、《狼山喋血记》,无论是言情片、武打片还是惊险片,谢晋都像母亲一样,看得津津有味,散场之后,还要议论一番。在这一次次的观赏和想象中,谢晋迈向电影之门。现在人们知道谢晋是学戏剧出身的电影导演,其实在他踏入戏剧大门之前,已经是一个超级影迷了。

1937年,谢晋小学毕业正准备考初中,日本侵略军打到了上海。"八一三"事变的炮声轰响了,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郊区,在上海抗击日军的中国军队撤退转移,市区内由英美势力所占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成了两个"中立区",犹如浮出水面的孤岛。而在日本占领区,行人进出必须出示"良民证",还要受到搜身的侮辱。生长于斯的上海人,内心深感屈辱。

"孤岛"期间,爱国文化工作者以各种方式进行抗日宣传活动。不少救亡演出队走上街头,深入工厂和农村,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活报剧,以及反映"孤岛"生活的话剧,表达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于伶领导的上海剧艺社,黄佐临、吴仞之等名编导组成的上海职业剧社等,都经常组织演出。大大小小的电影制作公司共拍摄了两百多部电影,一些小公司像拍照片一样生产电影,几天时间就可以弄出一部电影来。其中有一批宣传爱国抗敌思想和反封建的电影,也有部分情色糟粕,与进口的好莱坞电影一起,形成了畸形的繁荣。

非常时期的爱国民族文化运动和繁荣的电影景象,给谢晋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此时的谢晋,已经不满足于只坐在电影院里看别人的人生故事了,他期望自己能像片中人那样粉墨登场,演绎悲喜人生故事。于是,他经常在放学后,来到华光戏剧专科学校、金星电影训练班,学习表演。夜校训练班的指导老师中有黄佐临、吴仞之、孔另境等戏剧大家。他还参加了于伶等人支持的学生戏剧活动,在多幕剧《岳云》中披挂着少帅的盔甲,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沉醉在如梦如幻的戏剧情境中,令他获得奇妙的艺术感受,而扮演各种不同的戏剧人物,更让他获得一次次新的生命体验。上海是一个充满诱惑和机会的大舞台,谢晋被这个舞台上的灯光照得眩目而兴奋。 影剧艺术可以如此尽情尽兴地宣泄人生的郁闷,开拓广阔的想象空间,实在是太过瘾了。他心中早已萌动的艺术火苗被点燃了。

"八一三"事变之后,谢晋跟全家人一起回到乡下避难,在春晖中学读初一。然后再返回上海,进浦东中学继续学业。1938 年,父亲去香港入交通部驻港办事处工作,谢晋又在那里读了一年半中学。至今他还保存着香港中学的学生证,会几句"麻麻"粤语。当时有一支著名歌唱家组成的抗日救亡宣传队,从武汉出发,一路唱着爱国歌曲到了香港。救亡歌咏队在香港举行了一场演唱会,谢晋前去观看,同他们一起高唱《松花江上》、《游击队之歌》等慷慨激昂的抗日歌曲。在学校,他还和同学们一起排练《木兰从军》等小话剧,表达抗日激情。第二年,谢晋跟母亲回到上海。转入大夏大学附中、稽山中学等继续读书时,他已经不可遏止地爱上了表演艺术。

谢晋迷上了表演艺术,对数学和理化等其他课程缺乏兴趣。每天放学,他都要参加业余戏剧活动,在于伶领导的业余戏剧活动中,他参加了《王三》、《求婚》、《人之初》等话剧的演出,在多幕剧《岳云》中扮演了主角岳云。在高中时代,他考入了金星电影训练班。培训班老师有黄佐临、丹尼、吴仞之先生。在黄佐临老师的鼓励和指点下,他为自己的一生做出了重要的选择-去四川江安报考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投身艺术创作。当时没有电影学院,话剧又是个新兴的剧种,职业话剧团很少,谢晋并没有过多考虑谋生就业等复杂的问题,便对自己的学业和前途作了决定。这也可以看出他性格中敢作敢为、做事决不瞻前顾后的特点。父亲无法接受儿子的决定。在他眼中,孩子的选择太离谱了,简直是胡闹。以当时的社会观念,演员只是"戏子",书香门第之家,谁愿让孩子去学戏呢?父亲的心愿是叫儿子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后便去美国深造。然而,谢晋已经在父亲的不知不觉中长大,父亲对他一点都不了解,甚至觉得很陌生。当他意识到应该管教一下这个倔强的、不安分的孩子时,谢晋已经不肯轻易服从了。任何责骂和讽刺都无法改变他的主张,这让父亲深感失望。

十八岁的谢晋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对自己认准的道路,表现得非常执著。此后,他用一生的奋斗去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证明了自己当年的选择。当谢晋走过六十年从影之路,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电影大师,我们为他十八岁时的选择而庆幸。当年,对谢晋的志向不满意的只是父亲一个人,而喜爱他、敬佩他的观众多得数也数不清。每当回首当年违背父愿,谢晋总是无怨无悔。内心只有一点悲哀-他的父母没有跟着儿子的成就而显赫,最后双双死于非命,结局十分悲惨,多多少少,与他事业中遭受的磨难有关。

火焰再辉煌,也会留下阴影。这是谢晋的宿命。

1941年夏,年仅十八岁的谢晋离开即将沦陷的上海,独自南下,开始漫长的求艺之路。

离开被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孤岛,走出"皇军"的天下,将外白渡桥上的太阳旗抛在身后,谢晋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此行是为了到千里之外的四川江安,报考国立戏剧专科学校。

他绕道香港,经广东、广西、贵州,再进入四川。这一路所见,可谓满目疮痍。几十年过去后,谢晋依然没有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制造的悲剧-"我在上海念初小的时候,发生了'九一八'事变。大量的东北人逃来上海,我和他们一起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就在我小学毕业那年,日本军队到了上海,我的记忆中非常清晰,我正准备考初中,'八一三'的炮声响了。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听到炮声,我很震惊。童年的印象是永远抹不去的,这炮声至今还在我耳边萦回。'八一三'以后,我随父亲开始了逃难生涯。我们逃到乡下,逃到汉口,再逃到长沙,到香港,从香港又到了重庆。我换了不知多少个学校,才完成了我中学学业。在重庆时,日本飞机天天来轰炸,我的几位好友,上午还和我在一起,下午就被日本炸弹炸死了。这就是我,我们这一辈人,中国老百姓们的普遍经历。现在我的年龄大了,我的阅历深了,我的职业又让我学会了理解各种各样的事,宽恕各种各样的人;然而,我至今不能宽恕那场战争,不能宽恕那些杀害了几千万无辜中国人的杀人犯们!"

经过长时间的颠沛流离,谢晋总算到达了国民党士兵站岗的国统区的"边境"。当他看到青天白日旗时,他激动地流下了眼泪,长期压抑的郁闷情绪得到了释放。后来,在华北革命大学学习期间,他把这种真实的心情写入了自传。没想到,这份厚厚的自传跟了他几十年。而那句话,让他吃尽苦头。"文革"中,造反派反复拷问他:"为什么看见青天白日旗会流眼泪?为什么读大学不去革命根据地苏北、延安,要跑到四川?"面对造反派的质问"为什么要去四川",谢晋的答案是:因为热爱艺术,因为国立剧专在重庆江安,那里有很多戏剧大师。但造反派不相信这些,他们的逻辑是:四川是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地方,延安才是革命圣地,是进步青年应该去的。你谢晋不去延安去四川,思想意识就是反动的。你得交代,去四川为了什么,干了些什么反动勾当?这种奇怪的逻辑无限制发展的结果,是以讹传讹,称谢晋参加了国民党的"三青团"。为此,他长期被纠缠在所谓的"历史问题"中,得不到安宁。

在填写履历表时,造反派曾经指着大学那一栏里,叫他填上"伪剧专"。倔强的谢晋坚决不肯依从,反诘:"如果那时读清华大学,是不是该写伪清华?" 造反派语塞,但批斗却不因此而停下。因为写了真话而挨斗,这样的经历是刻骨铭心的。此后,谢晋写检讨,宁愿挖空心思说假话,给自己无限上纲,也不愿说真话给自己套上精神枷锁。和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一样,他对此是痛苦的,但又是无奈的。

当"文革"结束,时间洗去人们眼中的尘沙,历史才能恢复它本来的面目。谢晋终于得到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以他一贯积极向上的人生,这件事的解决似乎晚了一点。入党申请报告在50 年代就已经随着自传上交过了,迟迟不被接纳的原因是,"青天白日旗"一说,在红色革命时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思想疙瘩,在他的个人历史上打了一个死结。当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时,上海市委宣传部的一位领导和上影厂的党委都仔细审阅了他的材料和自传,然后,十分感叹地说:"你写了真话。"

去国立剧专学艺术,是谢晋一生最重要的选择;但由于特殊时期与特殊的地点,他的学习被染上了另类政治色彩。在向党交心时,他如实交代了当时的真实感受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但谢晋无怨无悔。国立剧专给他带来如此丰富的幸福与痛苦,展示了如此坎坷与华丽的前程。即使再给他一次生命,再给他一次机会,也许他还会从国立剧专开始。

从国立剧专毕业的谢晋,带着黄佐临先生的推荐信回到上海,去文华和大同电影公司报到,开始了水银灯下的工作。对于学戏剧的谢晋来说,摄影棚向他展现了一个新天地。电影拍摄中,话剧演出时的一气呵成的过瘾,舞台上那揪人心魄的紧张消失了,人物的表演被切成零碎的片段,甚至只是一个脸部表情,一个局部的动作。开始时,谢晋觉得有点不可思议。但他勤奋好学,有着南方人的机灵,每天都按导演和剧本的要求,事先准备好拍戏用的道具,认认真真地在水银灯下打板,做场记,还给演员说戏,跟导演学剪辑,仔细琢磨摄影棚与舞台空间不尽相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不久,他便适应了电影拍摄的工作方法。

初涉影坛,谢晋跟的是吴仞之和张石川,两位都是当时很活跃的名导演。他进摄制组的第一部电影《哑妻》,是吴仞之从法国同名舞台剧移植改编过来的,谢晋担任了助理导演。吴先生是位儒雅之士,十分耐心,令谢晋受益匪浅。之后,谢晋又在洪深编剧的《几番风雨》,以及田汉编剧、张石川策划的《梨园英烈》(又名《二百五小传》)中担任副导演。张石川是洪深的好友,两人早在20年代就合作编导了不少电影。在跟张石川拍片学艺的日子里,谢晋一年中拍了三部电影。

1947年,黄佐临先生再为文华电影公司撰写的制片方案中写道:"一个文艺工作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任务是运用自己的敏锐感觉来反映大众生活的要求,一方面启示人生的深意,一方面提出与个人与色还会的正确关系……朴素、自然、明朗、健全、有血有肉、带泥土气息的才是真正的文艺作品。"佐临先生在文华公司拍的《表》中,运用了大量非职业演员,以及在街上偷拍等新的拍摄手法,被西欧、日本一些电影史学家成为战后出现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系列中早于意大利的一部影片。

新现实主义电影给予谢晋深重的影响,在日后谢晋电影的现实主义根基中,既有意大利电影的影响,也有身边大师思想对他的渗透。

在繁忙的电影拍摄中,谢晋和上海的电影工作者一起,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经历过战乱的动荡,从小就接受民族主义思想和爱国教育的谢晋,和许多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对建设一个平稳、安定的国家充满了向往,他的精神为此振奋、激动。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思想和情感的转折,在他来说十分自然就完成了。

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在洪深和田汉的介绍下,谢晋北上进京,考入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当时的校长是刘澜涛,副校长是杨献珍。首都北京与上海具有不同的文化氛围,政治研究院里朝气蓬勃,革命气氛很浓重,学习环境和课程与剧专完全不同,但年轻的谢晋没有丝毫的不适应。他与同学们一起,学哲学,听艾思奇讲马列主义。艾思奇是著名的马列主义哲学家,当他年仅二十多岁时,就已是30 年代上海哲学界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成名作《大众哲学》再版了数十次,畅销数百万册。当年很多青年人捧着他这本著作,追随他去了延安。八个月的日子,对谢晋来说,又进入一个大开眼界的殿堂。在国立剧专打下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底子,如今又染上一层鲜红的革命色彩。我们也许很难辨识一个优秀艺术家的底色,但可以肯定,它决不应该是单色的。每一次人生经历,对艺术家来说,都是一次上釉和烘焙的过程。积累越多,色彩越重,鲜艳夺目的艺术之花需要厚实肥沃的土壤,需要不断的磨炼。

八个月的学习结业后,谢晋回到上海,被分配到由多家私营电影公司联合组成的长江影业公司。此时,上海已经完成了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各种电影制片公司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合并成立了国营的上海电影制片厂。谢晋成为其中的一员。由于他性格活跃,为人热情,还担任了工会文教委员、工会主席。在广泛接触电影厂新老职工的过程中,谢晋虚心求教,真诚待人,为他以后当导演打下了良好的人缘基础。

担任厂长的瞿白音、徐桑楚、识才爱才,很欣赏年轻热情的谢晋,让他在拍片之余,给从旧社会过来的演员们上课,把他在革命大学读的哲学传授诶更多人。谢晋十分乐意地走上了讲台,面对许多比自己年长的导演和演员,他毫不怯场,以充分的准备,结合电影界的现状和片场职工的情况,将老师的授课重温一遍并加以发挥。这些锻炼令他的口才初步形成。也因为这段经历,徐桑楚对谢晋增加了了解。以后几十年的风雨岁月中,作为一名有眼光的电影事业家,他一直全力支持、保护谢晋,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此为后话。

从旧社会过来的电影人,不少人是因为喜欢或生活的原因入行,接受的教育也比较陈旧。自中国电影史上,"郑正秋逝世表示了电影史的一章,而蔡楚生的崛起象征着另一章的开头{(柯灵语)。谢晋是中国电影第三代传承者,同时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导演。既经过大师开导,又接受了革命理论熏陶,他已经学会用新中国的语言来拍摄电影,在一些旧知识分子影人还不得不经历痛苦的脱胎换骨时,谢晋已经脱颖而出了。

刚过而立之年的谢晋就从副导演的职位被提升到了导演,成为可以领军拍片的导演。与他同时获得提升的郭维和林农,都是在解放区从事文艺工作的"老革命"。谢晋虽无这份红色履历,却也受如此信任,可见他的政治地位与突出的才华都得到了认可。谢晋独立导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蓝桥会》,童年时观看越剧的印象经过多年的发酵,融入了这部电影。镜头的转切运用到位,充分展示了这出戏的韵律与美感。《蓝桥会》上映后很受欢迎。接着,他与林农联合导演了故事片《一场风波》。多年以后,陈荒煤前辈曾为谢晋写文章时,把这部电影的片名揶揄一番,说谢晋自此便"风波不断"。这是回顾时的感言。而在当时,风华正茂的谢晋,展现身手都来不及,并不会顾及那点小风小雨。

谢晋独立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水乡的春天》,是描写农村合作社的。当时一些电影人对此类新社会新事物和新政策新概念并无深入了解,拍出的电影大多是图解政策式的,人物和故事的处理也很简单化。但谢晋不一样,他在革命大学里对共产党有所了解,心向往之,更受过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美学思想的训练,所以,他初涉影坛时,便十分认真地以艺术的规律来执导电影。他的戏剧根底,逐渐在电影中显影。人物性格的戏剧化表现,好莱坞电影的叙事技巧,传统的伦理道德,年轻时乐观浪漫的人生态度,犹如一煲靓汤,经过精心煨制,开始散发鲜香。他的电影作品,渐渐有别于他人。(封红艳:《谢晋 原点 事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绍兴   爱国   日本   原点   上海   事迹   戏剧   家乡   导演   往事   父亲   艺术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