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不小

过三馆而大嚼、过花海而大嚼、过大桥还在大嚼,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首届美食文化节成功“嚼动”漳州。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吃面”回,与其说“吃在漳州”,不如说“漳州在吃”。

尽管“漳州在吃”,可我们依旧“吃吃地等”。同样是福建小吃,沙县小吃早已走出“闽”这扇大门,拌面扁肉携手爱拼会赢,成为富民强县的大产业。

而漳州小吃,依旧囿于九龙江平原,唱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谣。若你身在省外,一碗沙县小吃离你有多远?也许只是楼下。一份漳州小吃离你多远?那可能就是与故乡的距离了。

小吃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更有底气思考——漳州离沙县有多远?其实,看清自己尤为重要。“玩在苏杭二州,吃在福建漳州”,此言不知何处起,但必出自漳州人之口——是的,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总会以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跳出漳州看小吃,我们或许就能明白,如果美食界有围墙,那漳州小吃面临的困境,就是“墙内佳人笑”,路人不上道。比如,芗城人挚爱的大树碱卤面,到了浦云诏东就不灵了,更遑论以面为主食的北方人。所谓“看清”,就是在自豪和“自嗨”之间,还必须保留一份清醒、寻找一条出路,让漳州小吃走出围墙,在外人的接纳中走得更远一些。

小吃不小,它是餐饮业最大的赛道,商户数量多、交易规模大、从业人员多、民生联系紧。我们不仅仅是在美食范畴内探讨,更多是要用产业的眼光来看待它。在美食节上,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云霄的“老万鸡”已抛弃“摆摊”模式,转向白斩鸡产业化生产、全程冷链配送,不少直营店已经开出福建,在“美食之都”潮州汕头站稳脚跟。

当小吃成为产业,必须大胆地告别作坊思维、师傅模式,甚至是家乡味道。我们应以中央厨房的形式,健全完善质量把控体系,建立仓储和运输渠道,让漳州小吃走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让每一家异地店面输出的产品都能稳定复刻它应有的味道。

守正是根本,创新是关键。无需害怕改变,也许本地人会说这味道改得不正宗,但不可否认的是,标准化产品嵌刻着的味觉体验系属同源DNA,让大众更易接受,从而培养出新的、更广阔的受众群体。

其实,小吃哪有故乡呢?来自中原的先人们,把“味道”带到这里,传承并变革着。如今我们要做的,无非是找到漳州小吃“回家的路”。(己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沙县   云霄   小吃   紫陌红尘   潮州   漳州   白斩鸡   多远   福建   围墙   故乡   味道   产业   美食   龙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