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行广东|藏粮于技,出海寻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 茂名、湛江报道

在广东最南端的湛江徐闻,有一片种植面积达35万亩、年产值达25亿元的“菠萝的海”。2021年,返乡创业的湛江小伙魏仕峥在这片红土地上创立湛江三木食品有限公司,主营“鲜切小菠萝”,每逢菠萝上市旺季,公司用工可达200多人,月加工产量约达9.6万斤。

“新产品新市场要想真正做大走远,必须依靠新模式和新场景赋能加力。”为加速拓展网络销售、直播带货等新经营模式,魏仕峥正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我们了解到纳税信用等级已经实现与各大银行信用互认,我们要争取评上A级纳税人,就可以享受更优惠、更大额度的免抵押银行信用贷款政策。”

作为广东“12221”市场体系建设最早的“试验田”,徐闻菠萝是观察广东农业发展版图的一个切口。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广东多地也发现,从藏粮于技,到出海寻机,广东各地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正徐徐展开一幅升级进阶的新图景。

在这场以农业现代化升级为目标的“长跑”背后,税元素颇为常见。“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已经走过十年,从减税降费促研发到优化服务助出海,常年“隐身”于经济运行脉络之中的税收,也在关键时刻撬开农业升级的重要关口。

算不平的农业“科技账”

“这笔账,单算研发环节的投入和产出,是算不平的。”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兴”)财务负责人胡燕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作为水产行业头部企业,也是广东省战略性产业集群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恒兴自2002年在水产种苗科研攻关项目上已先后投入超2亿元。

“优质种苗研发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经济效益慢,我们的资金压力也很大。”被誉为农业“芯片”的种苗,其研发攻关是一个漫长征途,胡燕直言,恒兴主要依靠其他环节的产业链布局实现整体盈利,基础研究环节很难“回本”。

税费优惠政策的快速落地,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企业研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资金差与时间差。2015至2021年间,恒兴共获税收减免1.2亿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651万元。

“为了让我们及时了解相关优惠政策,税务部门专门成立‘种苗强芯’专业涉税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上门和远程辅导,还通过大数据推送税费政策。”胡燕表示,目前恒兴可享受符合条件的饲料产品免征增值税、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及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税前100%加计扣除等系列税费优惠政策。

团队式服务也是湛江近年探索推行的税收征管新模式。

“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取消了税管员固定管户制度,改革推行高频事项‘机器管事’、重点税源‘团队服务’、审批事项‘并联会审’、核查业务‘远程核查’的税源管理模式。”国家税务总局湛江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王立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王立表示,目前湛江全市90%的重点税源由33个专业的税收服务管理团队实行清单式管理、微信群组服务和纪检专干监督,推动425项涉税业务平均审批用时下降90%,实地核查任务量下降40%。

“改革措施一方面提升了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专业度和精细度,提升了税收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经营主体不必要的打扰、加快了涉税事项的办理速度、减轻了生产经营者的负担。”王立说。

经过数十年攻关,目前恒兴已主持并参与完成饲料及育苗技术等九项国家标准,现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103项,并与中山大学共同选育出第一个国家认定的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抗病新品种“中兴1号”。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注意到,广东善藏粮于技。湛江对虾的种苗产量、养殖面积、养殖产量、饲料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和交易额七项指标均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市第一。除对虾外,目前广东海水鱼苗占全国逾40%,也居全国首位。

(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郑玮/摄)

农业“出海”版图加速扩张

从种苗依赖进口到实现育种自主,关键技术的成功突围也推动广东农业产业影响力加速向海外市场“反向输出”。

凭借在食品精深加工、智慧农业装备等领域的研发成果,斩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的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简称“泽丰园”),就是粤西地区最早从事荔枝等农产品加工出口的企业之一。

泽丰园董事长林波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目前泽丰园以“龙头企业+合作社+科研单位+农户+基地+互联网”为经营模式,已形成集生产、科研、电商、销售、加工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2022年共向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区出口荔枝600多万元。

谈及出口业务,林波直言,农产品特别是生鲜农产品出口,资金时间线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以前我们申报出口退税,时间周期有时候会拉得很长,资金无法快速回笼。这几年不一样了,出口退税的快退快享确实是做得好,基本上第二天退税款就能打入公司账户。”

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以“提速”为主题推出28条便民服务措施,正式启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此后该品牌活动连续十年在全国税务系统推行。十年间,出口退税办理系统得到持续优化升级,审核审批时长从2014年的20个工作日内压缩至2022年的6个工作日内,其中一类、二类出口企业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办理时间保持在3个工作日以内。

林波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今年4月21日,荔枝刚刚上市不久,泽丰园已执行全年第一批荔枝出口计划,2023年计划出口荔枝3000吨,预计出口金额超1000万元,出口退税将接近100万元,“力争实现翻倍增长”。

除初级农产品的直接出口外,部分农业企业还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整建制”复制输出。

“‘专业化恒兴、产业化恒兴、国际化恒兴’是公司的发展定位,其中国际化是再造一个恒兴的重要举措。在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我们承接建设了埃及国家渔业产业园,在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布局水产业务。”胡燕表示。

作为行业龙头,恒兴一方面利用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快海外直接投资,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同时还建立“设备出口+工程承揽+技术服务+标准输出”的水产产业链项目整体输出模式,将技术、经验、人才优势组合打包,帮助外国政府和私人机构建设水产产业园项目。

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双重征税、解决涉税争议是企业需要跨越的众多“关卡”之一。

“不同的国家税收政策差异很大。税务部门除给予相关的税收政策指引外,还针对我公司的海外项目及时成立项目服务团队,辅导归集海外成本费用、收集报关单、认证发票,并推动28笔共计3700多万元的出口退税实现直达快享。这也是我公司敢于出海的底气所在。”胡燕说。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统计,2022年广东进出口农产品达3301.8亿元,同比增长28.1%,占全国农产品进出口总值的14.8%,其中出口1157.7亿元,增长69.1%,进口2144.1亿元,增长13.3%,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排名全国第一。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徐闻   广东   税源   种苗   荔枝   产业链   水产   农产品   记者   农业   项目   媒体   国家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