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调研“五字诀”

原标题:善用调研“五字诀”

如何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对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辅助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之江新语》中有精到论述,指出调研工作务求“深、实、细、准、效”。调查研究的这“五字诀”,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方法论意义。调查研究工作想要做好,就要用脚探路,用手记录、用脑过滤,脚下沾满泥土,身上带着灰尘,手上捧过沙土,真正读懂民意、知晓民情、汇聚民智,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

身入心到才能致“深”。要把群众当作自己血脉相连的亲人,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实践,广泛了解情况,听取群众意见,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用心用情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获得正确认识,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决不搞作秀式调研、盆景式调研和蜻蜓点水式调研,要做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自选动作”和随机性调研,让调查研究走深走实。

改进作风才能致“实”。在调查研究中,要以踏踏实实的作风摸清实情,办好实事。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调研报告才最接地气,让基层干部群众畅所欲言的调查结论才有说服力。顺耳的要听,逆耳的也要听,听实话才晓实情。要善于转换角色、换位思考,才能了解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以及急难愁盼问题,要主动调研、揪住影响群众幸福感的问题不放,才能获得真知、收到实效,夯实正确决策基础,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全面入微才能致“细”。调查研究中,必须要“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情况,要点面俱到,精准可靠,不能走马观花,粗枝大叶。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刨根问底,“究”现状,还要“揪”根源;解剖典型,还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发展局面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情况复杂、问题多,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只有做到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点面兼顾,经由全面细致的高质量调查,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致“准”。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提高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精准度。在充分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要注重对策的可行性、实效性,精研细磨、对症下药,避免生搬硬套,华而不实。对调查结果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反复琢磨,把零散认识系统化,把粗浅认识深刻化,由表象深入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

强化可操作性才能致“效”。调查研究的方法要切实可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制定的政策要有较强操作性。要根据调研目标任务,采用包括召开调查会、研讨会,开展走访调查、蹲点调查、典型调查、实地考察等在内的最适合的调研方法,还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最新的物质技术条件,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要以经常性地“回头看”,持续跟踪对策的效果,及时根据新情况做出调整,以确保对策持续有效。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时代急切的呼唤,也是脚下必行的任务,更是发展的必需。开展好新时代调查研究工作,用好“五字诀”,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谋求新发展、开创新局面。(柳 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沙土   方法论   大兴   实情   研究工作   调查研究   实事   对策   细致   作风   实效性   脚下   群众   正确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