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王洪文凭什么入毛主席的眼,38岁成正国级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1972年9月初,张春桥打电话通知王洪文到北京学习。当时,张春桥领导全国的文化革命运动,而王洪文是上海“文革”的先锋。两人可谓沆瀣一气,都是搞批斗的好手。

但王洪文此次到北京来,却令张春桥有些不爽。原来,王洪文挡他的道了。

张春桥从江青那里得知,康生向毛主席推荐了上海的“工人领袖”王洪文。当时,林彪空中爆炸,毛主席在物色新的接班人。他还向张春桥询问王洪文的文笔怎么样,这引起张春桥的警觉。

王洪文来到北京后,毛主席特意在书房召见了他。毛主席很热情地和王洪文聊了很多,并嘱咐他:“要多读马列的书,多参加会议,听听各方的意见——”

王洪文在北京住下后,感觉没有在上海自在。因为他在上海的工作主要就是各种玩。钓鱼、打鸟、玩牌、看电影、吃吃喝喝——

在北京,领导们都在忙工作,他哪敢明目张胆地出去娱乐?张春桥将王洪文想回上海的想法,透露给毛主席。

毛主席一听笑了,他说:“我想提议王洪文来当副主席。当然,现在只是我个人的想法,这还要经过政治局讨论。你先不要告诉王洪文,也不要传出去。”

张春桥一听,心里凉了半截。本来张春桥在林彪爆炸、陈伯达下台后,已经从第七号人物提升到第五号人物。他的前面有毛主席、周总理,再就是康生和江青。这下又来个王洪文,才38岁,自己看来是没什么机会了。

在随后的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后,王洪文果真成为国家副主席,成为最年轻的正国级干部,站上接班人的位置。

毛主席曾经对张春桥说,王洪文出身农民,当过兵,又进工厂当工人,是工农兵三结合的代表。毛主席还感慨,他和张春桥的出身都没有王洪文好。

在看出身的年代,王洪文无疑是幸运儿。当然,他能得到毛主席的青睐,和康生的推荐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经过几次考验,毛主席发现王洪文没有独立担当的能力,最后还是重新起用邓小平。

王洪文和江青一伙人,加紧谋划篡权夺位。在毛主席去世后,叶剑英和华国锋、汪东兴等人果断“亮剑”,一举铲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还中华大地朗朗乾坤。

1981年,王洪文被判处无期徒刑,58岁因肝病去世。他是“四人帮”中,最年轻的,也是离世最早的。如果当年康生不向毛主席推荐王洪文,他的结局大概不会如此大起大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工农兵   无期徒刑   先锋   王冠   马列   吃吃喝喝   接班人   文革   文凭   北京   上海   出身   工人   想法   领导   人物   工作   王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