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热评〡把“自找苦吃”作为追求人生价值的 “不二法门”


把“自找苦吃”作为追求人生价值的“不二法门”

文/陈逍


中国有句老话,叫“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不说非要做什么“人上人”,但“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种延迟性满足的合理性,业已成为当今社会所公认的处世真谛。反观现下的年轻人,大都是没吃过什么苦的,作为父母的“掌中宝”、祖辈的“心头肉”,不能说个个娇生惯养,却也基本衣食无忧。新时代年轻人生逢盛世,鲜有机会遇到真正的苦难,但树立正确的吃苦观也是其成长成才之路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生吃的苦是定数。早吃苦,吃苦一阵子;晚吃苦,吃苦一辈子。”这是目前很多部队在针对新兵入伍开展的吃苦教育中常用的话,让人深受启发。军营如此,其他领域也大同小异。能吃苦不是要受罪,而是面对困难所秉持的达观态度。正如《士兵小唱》里的那句歌词“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雷锋董存瑞”,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是难以想象战争之残酷的,但先辈们在生死存亡之际依然能够保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很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不要等到高考落第,才后悔高中没有好好学习;不要待到考研失利,才反思大学只顾通宵游戏;不要直到裁员出局,才醒悟上班摸鱼毫无业绩……读书的时候,为何不能再多努力一点?工作的时候,为何不能再多付出一分?什么年纪就应该做什么年纪的事,年轻人正处在学习知识、练就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吃点苦,远胜穷途之

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就吃过很多苦,他的七年知青岁月就是一段吃苦耐劳的奋斗历程,他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情勉励年轻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当前,各领域单位在招录应届毕业生时也都非常看重对吃苦方面的训练。国企、央企新员工常常被派驻分公司锻炼一段时间;主流媒体新人要被安排去分社、分台采访报道一到两年一线消息,再回总部定岗;公务员选拔体系中非常热门的选调生,也要先在基层挂职两年……这些基层经验,不是单纯为了丰富履历,或者所谓的“镀金”,而是真真切切要让年轻人“俯下身,沉下心,接地气,察民情”,了解基层一线的工作内容、工作性质、行事作风、现实困难与需求等。只有这样,当这批年轻人未来有机会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才不会“拍脑门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意识到吃苦的必要性后,如何选择应对措施又成了摆在年轻人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有的人选择“躺平”,觉得苦是苦,忍忍就过去了,不懂分析总结,这样以后恐怕还是要反复吃苦;而有的人则选择“以苦为师”,主动申请艰苦岗位,积极参与急难险重任务,在苦中学,在干中悟,终有提炼与升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生如逆水行舟,岂能事事顺心。面对挫折和苦难,我们要抱有“人生能有几回搏”的韧劲,坚持“办法总比困难多”的决心,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对于年轻人来说,多扛几次重活儿,肩膀就硬朗了;多挑几回大梁,能力就提高了。在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许多年轻医生、护士义无反顾冲在一线,网上流传的那句“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迎难而上,和死神抢人罢了”,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这群年轻人选择了吃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的担当,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新时代年轻人应在身体和心理上充分做好吃苦的准备与实践,把“自找苦吃”作为追求人生价值的“不二法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黄莲蕊(实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自找苦吃   法门   黄莲   董存瑞   现下   之义   总书记   基层   挫折   困难   时期   年轻人   青年   年轻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