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长期下来有什么不同?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午餐过后,很多人都会昏昏欲睡,此时,打个10分钟至30分钟的小盹就可以挽救疲惫的神经,还你有一个精力充沛的下午。

研究表明,适当午睡不但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预防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

但也有一些人没有午睡的习惯,或者是想睡却因为环境、习惯等原因难以入睡,那从长期来看,午睡和不午睡有什么区别呢?

经常午睡和不午睡的人,长期下来有什么不同?

1、免疫力强弱

免疫系统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有足够的免疫力,就可以迅速地将入侵体内的病菌给消灭掉,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运转。

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经常午睡的人,其免疫力会更强,此时大脑会停止工作,身体会得到一定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活力的恢复,还能提高免疫力。

2、衰老速度

研究发现,那些没有午睡习惯的人比那些有午睡习惯的人衰老得更快。这主要是由于上午工作、学习造成的疲劳、疲倦,如果不能通过午睡来缓解,下午还要继续高强度的工作,身体的负担会大大增加,从而导致身体的各项机能、器官功能下降,加速衰老。

3、大脑反应速度

人在早上会有更好的精神状态,大脑会更快做出反应。时间越长,大脑的反应就越慢,到了傍晚,人会感觉到全身疲惫,大脑的反应速度会有所下降。

中午吃完饭后可以进行15-30分钟的午休,这样可以让大脑得到短暂的休息,有利于神经调节的恢复。

午睡对健康有益,那如何睡,才能睡出健康呢?

1、控制午睡时间

午睡的时间不能过长,通常半个小时后,人体就会从浅睡状态进入到深睡状态,此时醒来,会有全身无力、轻微头疼、头晕等症状,导致越睡越困。

有研究表明,30分钟以下的午睡能够减少患心血管病的风险,45分钟以上的午睡会使患心血管病的风险有所上升,而更长的午睡则会使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急剧上升。

2、不宜饭后立即午睡

在进食后,人体需要对食物进行消化,肠胃的运动会加速,使血液在肠胃内聚集,此时睡觉,一方面,很可能会对肠胃造成压力,使肠胃蠕动受阻。

二是会导致消化不良,导致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病症,也有可能会使大脑供血不足,导致醒来后出现头晕、四肢乏力等症状。午餐后最好休息20-30分钟后再午睡,让胃肠道有时间休息。

3、选择恰当的姿势

午睡的姿势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这样可以减轻心肺压力,还可以避免打呼噜、血液循环不畅等情况。另外,尽量不要选择坐着或趴着午睡,因为这两种姿势都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醒来后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的症状。

总之,午睡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有益的,但是必须注意方法和时间。使用这些技巧可以让您获得最佳的午睡效果,从而提高生产力,保持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午睡   都会   免疫力   肠胃   衰老   差别   大脑   习惯   身体   人体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