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去世前留下三条遗言,但只完成了一条,江泽民:还是要送的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溪知许a

编辑|溪知许a

前言:

被人民称为“布衣元帅的”徐向前,在1990年,因肺结核复发被送进了医院,这年他89岁,可能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在被送到医院之前,他把自己的女儿叫到床边,交代了自己最后的三条遗嘱,送到医院三个月后徐向前病逝。

而徐向前作为开国元帅,他的离去是我党的损失,各级官员前来悼念,但是家属看到这种情形知道徐向前留下的遗嘱可能完不成了,便找到当时的最高领导人江泽民同志,转达了徐向前的遗嘱。

江泽民同志听后说到:徐向前是国家的元帅,还是要送一下的!徐向前家属听后就明白了,这三条遗嘱看来只能完成最后一条了。

他的这三条遗嘱究竟是什么?为何只答应了最后一条呢?徐向前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徐向前

徐向前出生在山西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农民,母亲是一名典型的家庭主妇,并且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而徐向前从小被母亲带大,受到了母亲不小的影响,觉得人与人之间就应该相互爱护、和睦相处。

徐向前的父亲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自己虽然是一个粗人,但是想让自己的下一代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所以给徐向前找了一个当地很好的私塾读了三年,到了1914年家里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基本上掏空了家底把徐向前送到了高等小学去读书。

但是后来因为家庭条件,实在交不起学费了,在小学读了两年又回到了村子里的私塾,即便是这样,回来之后也因为家里的经济情况,在私塾读了一年就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因为自己非常热爱学习,所以这次辍学其实对徐向前的打击还是蛮大的,但是徐向前并没有和家里抱怨,因为他知道家里确实为了自己付出了太多。

16岁的徐向前在当地的书店找了份工作,一来可以有些收入分担家庭的开支,二来可以抽空看书学习,这份工作徐向前一干就是两年,这两年徐向前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典小说,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这些书籍让他萌生了为国捐躯的雄心壮志,而成为一名军人成了他毕生的理想。

蒋介石最大的“损失”

1924年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这让徐向前看到了实现理想的希望,最终也是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而这也是徐向前在革命道路上的第一步。

黄埔军校的课程安排是7个月,第一个月是思想教育,要给你灌输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后面的六个月会教你战场上指挥官需要具备的能力,最后你需要通过考核,才能从黄埔军校毕业。

但是当时的局势比较混乱,黄埔军校也是成立初期,在徐向前开学不久就直接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后面还参加了第一次东征,在东征的时候他看到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为了祖国,不怕牺牲、不怕流血的精神,深深触动了徐向前,在这个时候徐向前认为这就是自己以后该有的模样。

1925年徐向前以优秀的成绩从黄埔军校毕业,加入了国民党,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并且和白龙亭、孔少林等人一起分到了国民党革命军第二军,而在这里徐向前目睹的不是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而是军阀贪污、军纪败坏,这种心理落差给了徐向前很大的打击。

但是徐向前没有被这种风气所侵蚀,依然保留着那颗最初的心,1926年徐向前所在的国民党革命军来到了武汉,被当时的工人运动所感染,心中的那团革命的火焰再次被点燃,同时自己也陷入了迷茫,自己在这支军队中真的可以实现心中的那份理想么?

他自己也不知道,于是他想在工人运动的浪潮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和共产党的积极分子经常聚集在一起,一同探讨救国之路,并且先后阅读了列宁的《二月革命》《远方的来信》在这些书籍和周围共产主义思想的包围下,他终于认识到“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

再加上国民党的官僚主义和当时政客的无能,只有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于是在1927年的3月当时国共合作濒临崩溃的局面,徐向前终于坚定了决心,樊炳星、杨得魁两名同志的介绍下,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后的徐向前

当时的局势还是国民党以雄厚的经济储备和军队规模全方面占尽优势,而共产党经常受到打压,徐向前加入后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失败,但是每一次的失败徐向前都会认真总结,这让他成长非常的迅速。

很快的就被任命为东北红一军三十一师的副师长,虽然是一个师,但是刚开始只有300多人,也可能是人少的优势吧,徐向前很快地和这三百多名战友打成一片,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处理军民关系,在当时都深受爱戴。

而这支三百之师很快就遇到了第一次的考验,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遭到了敌人的三次围剿,而徐向前总结之前失败的原因,很快就制定了战术,那就是打游击,面对装备精良、人数远超自己的敌人,那就应该扬长避短,不与之正面对抗。

把敌人的“罗李会剿、鄂豫会剿、徐夏会剿”相继粉碎,并且让自己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这一次的成功不但打出了我党的信心,更是打出了徐向前所在三十一师的作战风格。

在之后的研讨会上提出了“分散游击、敌进我退、敌退我进”的战术金句。

徐向前“封神”之作

让徐向前真正意义上威名远扬的战役是“临汾之战”他带领着区区几万的民兵,直接拿下了被阎锡山称为“东方马奇诺”的临汾,直接改变了当时的格局。

当时的情况是1948年山西运城和安邑两地都被解放军攻克,但是临汾的防守非常地坚固,我军久攻不下,并且伤亡惨重。

为了拿下山西,徐向前临危受命,带领着晋冀鲁豫军区成立攻城指挥部,开始对临汾展开攻坚作战。

当时的临汾虽然在地图的一角,看起来就像一座孤城,但是经过胡宗南的魔改,在日军留下的防御工事的基础上,大大地加固了临汾的防御系统,然后又到阎锡山这里,又修建了非常多的堡垒,把临汾城变成了一座“坦克”。

徐向前面对固若金汤的临汾,自己的部队显得非常的寒酸,先不说他只有6万人的军队,这6万人还参杂着水分,最要命的是攻城作战,连火炮都供给不上,从这几个点来看,这个任务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果不其然,这场攻坚战一打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没有丝毫的进展,这种消耗作战对徐向前的部队非常地不利,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第二种的声音,有人主张应该先不管临汾,应该把重心放到石家庄上面。

而徐向前的思路比谁都清楚,临汾的战略地位是最重要的,只要拿下了临汾,山西就剩一个太原了,而只要攻占临汾,太原基本上就稳了。

中央在面对这两种意见的时候也是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朱总司令站出来拍板,支持徐向前的意见,并且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攻占临汾应该吸取攻打石家庄的经验,先用炮火在正面吸引火力,主要攻打一个点,然后在利用“地道作战”进行爆破,这样应该能争取到10分钟的作战先机,趁这个时候火力跟进扩大这个突破口,临汾必定成为囊中之物。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两人准备对临汾发起“土行孙战术”,但是这个战术说起来简单,真正要运用在实战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就比如挖地道需要规避地方的视线,如果被地方发现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只能选择较远的地方开始动土,这项工程就变得非常的庞大。

刚开始进展非常的顺利,但是后来被敌军给察觉了,敌军把火力全部掉转到了地道附近,数百枚迫击炮弹应声落下,让很多工兵永远的长眠到了临汾城下。

但是地道挖掘的进展丝毫没有变慢,很快的就挖到了火力覆盖的盲区,城内敌军看到火力已经无法压制,就采取了“翻挖坑道法”在我军地道的必经之路上,挖出了一道“天堑”只要有人敢露头,等待着的就是机枪的扫射。

我军没有办法只能见招拆招,只能靠挖掘“U”型地道来绕开那一道“天堑”,最后将那一万两千斤的炸药放到了指定的地点,一声爆炸后这个被称为“中国马奇诺”的临汾城被成功拿下。

到此为止,山西大局已定,阎锡山只能夹着尾巴缩到了太原城中,至此解放山西只是时间问题,经过此战后徐向前成功“封神”

新中国建国后,徐向前被任命为中国解放军总参谋长,在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到了1954年他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并且第二年授予他元帅的军衔。

到了1988年为了支持邓小平同志的干部年轻化,自己主动辞去了身上的官职,为中国的下一代让出了位置,此时的他已经87岁的高龄了。

本以为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是战争留下的后遗症已经让他的身体千疮百孔,不久之后因病住进了医院,可能是感知到自己的大限将至,把自己女儿叫过来说:

我死之后一定不要搞什么遗体告别仪式,也别开追悼会,我只想安静离开,火化之后把骨灰分别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河西走廊就可以了,这些地方是我曾经和兄弟们战斗的地方,兄弟们还等着我诉说新中国的繁荣呢。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与世长辞。


他交代的这三条遗嘱前两条都是不希望浪费国家的资源,可是没有您的奉献,我们岂能有现在美好生活,如果您默默地离去不掀起一丝的波澜,我们的良心岂能过得去?

所以江泽民同志知道后说:还是要送一下的,因为他不光是你们的父亲,他还是我们的元帅。

徐向前一生勤劳朴实,为祖国奉献了一生,值得我们一生的尊重

各位读者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跟笔者一同交流讨论,最后大家也不要忘了点赞转发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黄埔军校   临汾   太原   私塾   作战   山西   敌军   遗嘱   遗言   元帅   火力   国民党   中国   共产党   地道   地方   江泽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