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行业知识产权之战

今年4月初,德国曼海姆地区法院裁定vivo侵犯了诺基亚的三项蜂窝标准必要专利,且诺基亚的行动是公平合理的。法院授予了诺基亚针对vivo的禁令。4月中旬,诺基亚发布声明称,“希望该判决能促使vivo承担相应的义务,以公平的条件达成许可。”

德国对知识产权保护有着严格的判罚制度,一旦授予禁令,则意味着败诉方将无法在当地市场继续从事相关商业产品销售。据悉,vivo已经在准备上诉事宜。

在此之前,诺基亚同样在全球多个市场起诉OPPO,在德国的部分诉讼获得了胜诉,其他地方则结果各有不同。OPPO方面表示,诺基亚共有数十件专利在德国、中国被无效、中止或被德国当地法院判定OPPO未侵权,在印尼的诉讼已被印尼当地法院全部驳回。

这只是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出海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走向全球市场进程中,必然会面临一些摩擦和分歧。但中国企业这些年正着重发力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并积极参加各项标准制定过程。

慢慢让这些成果和实力被世界所知晓,或许是当前知识产权领域的重要命题。

近日,中兴通讯知识产权部副部长、首席许可官童心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与欧美等国家百年时间的知识产权发展历史相比,中国真正从第一部专利法、商标法颁布至今只有近40年历史,但我国却用这4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别国百年的发展历程。

“国家重视科技创新背后也需要对应的制度建设。其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对专利加强保护就成为重中之重。”他续称,通信行业属于专利密集型产业,且往往与通信标准紧密相连。标准意味着国际化,身处其中的企业要参与行业发展,就需要高度重视。

疾跑

经历了3G跟跑、4G并跑阶段后,在5G阶段中国厂商基本进入引领状态,尤其是关键的标准方面。

中国信通院近期发布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及标准提案研究报告(2023年)》显示,从有效全球专利族占比来看,华为的有效全球专利族数量占比为14.59%排名第一,高通占比10.04%排名第二,三星以8.8%排名第三。

排在第四和第十位的企业依次是:中兴、LG、诺基亚、爱立信、大唐、OPPO和小米。粗略估算发现,前十家企业共占比75.4%,其中五家中国企业共占比35.36%。

童心对记者指出,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中国企业早期参与通信标准讨论和制定相对偏少,这时候公司高层对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更突显了企业对科技创新保护的战略前瞻性,进而从机制上确保资源投入和创新持续。“2022年中兴通讯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达到营业收入的17.6%,为专利工作提供了坚实后盾。”

在他看来,专利是一种以公开换授权的制度,是把自己的技术贡献和研发成果向社会大众公开,任何人可以查阅专利和被保护的具体技术方案内容。企业也通过公开专利,在法律上获得对公开技术方案的保护。

当然,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开拓并深耕新的市场领域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发展动能,在专利方面也要对应开展前瞻性的专利布局,与技术创新趋势协同共进,提前进行专利资产储备。

童心强调,一个知识产权管理成熟的企业,不会把专利资产当成“壁垒”或者“屏障”使用。通过知识产权创新造福客户和消费者,创新者获得相应回报,后续才有更多资源和动力,开发更好的产品和技术回馈业界。“知识产权不是孤岛,通过多样化的专利运营路径回收合理研发投资,通过商业互动实现新技术到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创新成果的共享,可实现良性循环和互动,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期中兴没有公布过知识产权具体收入,但资料显示,其在2021年曾披露,知识产权对外许可业务的持续突破,正持续为公司带来现金流收入,预计2021-2025年知识产权业务将给公司带来45亿-60亿元的收入。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迭代演进,面向未来已经趋势明确,但具体标准参数尚未确定的通信技术,又该如何进行准备?

对此,童心向记者表示,通讯技术的显著特征是标准化,通信标准的制定和确定往往通过标准化组织共同讨论实现。“以6G为例,虽然其标准规范尚未最终确定,但标准组织会组织大量的标准会议讨论。这时候我们的标准专家和工程师,就会把公司的研究成果形成提案,希望最终得到标准组织采纳。”

他指出,因为标准制定明显早于产业化,因此标准制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各个主体进行思考碰撞、最终形成大家都认可的技术选择过程,标准固定之后,整个行业都将围绕这一标准进行下一代产品研发。

摩擦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并产生较大影响力或者占领较高市场份额,这成为更多企业面临的挑战。

前述在德国的诉讼中,诺基亚主要是针对以往通信技术中的几项专利,涉及LTE网络相关技术、3G网络中自适应调制技术等提出诉讼。

诺基亚方面称这些许可专利在2021年12月底到期,此前已经跟vivo提出续约谈判,但vivo拒绝接受“公平合理”的报价,还提出“独立和中立的仲裁”,再次被vivo拒绝。

OPPO面临类似的情境。此前OPPO首席知识产权官冯英就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OPPO正在与诺基亚进行的5G专利诉讼中,诺基亚对相关专利的要价远高于4G专利价格,这并不合理。因此需要进行专利论证,确立合理的费用。

据信通院统计,诺基亚于2018年公布5G许可费率为不超过3欧元/部,以头部手机厂商“亿台”为单位的出货量计算就可知,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支出。但在5G专利方面积累最深厚的华为,其2021年宣布5G标准单台手机专利许可费上限为2.5美元/部。

在专利领域通常遵循FRAND原则,冯英对记者表示,OPPO方面也认为,厂商间应当互相尊重彼此的知识产权,公司在积极应对诺基亚在多国发起的诉讼。“综合诉讼现状看,诺基亚的确有强大专利积累实力,但也不能低估OPPO的专利积累,过高的专利价格会影响到公司发展,这也是OPPO绝不妥协的原因。”

童心则向记者表示,中国企业近些年在海外涉及的诉讼案件数量在增加,这是客观事实,也说明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商业存在感越来越显著,且参与全球知识产权风险治理的意识和能力也在提升。

当然,这需要系统性应对,而不仅仅是参与个案诉讼。应对个案诉讼只能解决个案问题,只有站在更高的角度,立足全球规则积极发声,把自己的想法、利益诉求,以及对行业的认知表达出来,才能从制度和根本上降低风险、解决问题。

“如果谈建议,对于公司内部来说,组建一支复合型的团队共同作战非常重要。”童心续称,专利业务涉及技术、法律与商务多个方面。

生态

无论国家还是企业层面,近些年来对于知识产权能力的构建,和积极参与全球知识产权话语权方面都在积极努力。

智慧芽发布的《2023全球企业知识产权创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在2021年制定《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后进入密集的政策落地时期,各方面制度正在快速完善。

“每个国家司法体系对知识产权的实践不同。中国已经进行了大量有力探索,包括司法制度、行政机构等都进行了很多尝试。”童心看到的新动向是,越来越多知识产权争议在中国本土寻求解决方案。中国的法院、知识产权局等司法和行政机关,始终坚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在司法解释或者行政规章中给出观点指引,也在个案中积极探寻新的解决方案。

对司法领域有重大意义的是2020年,OPPO夏普专利战首次以成文裁定的形式,确立了中国法院对标准必要专利全球费率享有管辖权。最高人民法院把该案例列入2020年度中国法院知识产权十大案例。

而通信行业的重要特点就是,其底层技术在持续升级,覆盖的产品种类也在不断拓维。这背后也需要更丰富的知识产权生态参与。

“随着通讯技术向其他垂直行业延伸,比如物联网等,我们也在积极关注,在这些行业专利的商业化要以什么样的机制、框架运行,如何让我们的技术成果能服务于更多客户和消费者。”童心指出,由于专利商业化属于二级市场,这依赖于实体市场的繁荣。因此物联网随着实体市场的繁荣,对应的专利商业化需求也会旺盛起来。

同时,由于知识产权授权许可是随着市场容量而成长,第三方咨询和服务机构也逐渐起到重要作用。童心认为,无论知识产权许可还是交易,不可避免要第三方中介机构加入,比如律师、交易中介、资产评估、市场数据挖掘和分析、数据库等。与欧美相比,我国的第三方服务企业从规模到数量,都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三星   知识产权   诺基亚   中国企业   个案   童心   中国   法院   记者   专利   标准   全球   市场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