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曹小荣42年守国门

上午6时,晨光熹微。卷帘门的“咔咔”声,打破了拱北口岸旅检大厅近5个小时的寂静。“五一”长假结束,粤澳两地人们又恢复了往常忙碌的节奏,第一批客流涌入口岸的那一瞬,全国客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开始了它忙碌的一天。

“荣叔,今天又是大早?”

“是啊,年纪大了觉少,上大早也挺好。”7时,工作了一个小时的曹小荣,回到了备勤室,摘下老花镜,使劲地揉了揉眼睛,爽朗地回答着年轻同事的话。

是不是真的觉少,曹小荣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在这个岗位守了42年的他,早已不需要闹钟提醒自己起床,却也从未迟到过一次。

1981年,18岁的曹小荣怀着军旅梦,成为了驻守拱北的一名边防战士。在艰苦简陋的环境中,曹小荣和战友们日复一日巡逻在粤澳边境线边的泥泞小路,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1998年职业化改革时,曹小荣已经工作了17年,虽然换上了警服,但个子不高、动作标准的曹小荣还是被不少经常通关的旅客一眼认出。“曹sir啊,那时候就很熟啦,天天都看到。”澳门居民刘先生,祖籍江门,年轻时就在粤澳一线经营着小生意,后来与家人一起迁到了澳门。他清楚记得,寻找丢失的证件、喝醉酒帮着联系家人、借钱凑路费……这样的“小忙”,曹小荣总是不厌其烦帮助他。

这样的“老熟人”,曹小荣还有很多,42年,他帮扶过的、救助过的人与验放的旅客数量一样,早已数不清了。

42年沧海桑田,曹小荣见证拱北口岸的蝶变,现代化的查验设备、人性化的通道设置、快捷通关的日益普及,焕发口岸新颜。“只要组织需要,我绝无二话,一定完成!”曹小荣说,这是自己还是新兵时写在日记本里的话,42年间,他始终牢牢地记在心头,从未改变。

2021年,国家移民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检查员等级能力评定考试的通知,拱北边检站火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年近60岁的曹小荣,在上班之余又捧起了书本,“年轻人能行,我干了一辈子,凭什么不行呢?”困难不少,曹小荣冲劲不减。

对许多老民警而言,检查员等级能力评定考试中,英语是一大难点,但凭借着年轻时在外宾科的工作经验,有着扎实英语基础的曹小荣主动担任起了其他老民警的“辅导员”,帮助他们啃下英语这块“硬骨头”。成绩出来后,曹小荣顺利通过了首次检查员等级能力评定考试,成为了全站获得评定资质中年级最大的民警。

当日历翻到2023年,曹小荣的心里开始感到“别扭”,几乎每天倒数着这是自己的最后第几个早班、第几个中班、第几个晚班,心中不是期待,却尽是不舍。“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但这平凡而又执着的坚守,便是对移民管理事业最长情的告白。”曹小荣笑着说。

【南方+记者】何丽苑

【通讯员】何志金 龚瑶

【作者】 何丽苑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江门   检查员   澳门   国门   英语   老将   口岸   民警   年轻时   旅客   移民   忙碌   家人   等级   能力   小时   考试   曹小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