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摄影工作记 作者/梅梓祥

“铁道兵”摄影工作记

梅梓祥

公众号发了《铁道兵摄影家》系列,铁道兵战友在微信群陆续发了多张“铁道兵摄影家”的合影照片,我将合影照片集中发一次,也想“捉襟见肘”地说说铁道兵的摄影历史。

铁道兵时期,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摄影工作者不断退伍、转业,有关摄影工作没有留下太多的文字记录。因我收藏铁道兵的文献资料,从旧的画册与报刊上,经常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及作品,对铁道兵的摄影队伍有个大概的了解。

铁道兵成立之初,就有专职的摄影人员,拍摄铁道兵抢修铁路的资料照片。“铁道兵报”(《铁军》《铁军报》)创刊头几年几乎不发新闻照片,可能是因为缺乏照片的制版技术。摄影器材也缺少。曾任铁道兵报社记者的吴大中晚年写的一篇文章介绍,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他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求他参加开国大典的新闻摄影,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有一台照相机。他拍摄的天安门现场庆祝照片,被当时主持组织开国大典摄影报道的《华北画报》选刊。可见,照相机在当年是稀缺的新闻摄影装备。

解放战争时期铁道兵抢修铁路的照片,我也收藏了几百张,曾以《烽火岁月》在公众号发布过。拍摄的水平比较高,但照片均是2吋以下,观赏效果差。

铁道兵的摄影工作者,第一代应该是李文秀、傅培敏、彭顺成等。他们几乎在铁道兵刚组建时就参军,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为铁道兵的宣传工作做出了贡献。

李文秀过世早,他是铁道兵摄影的功臣。他的孙女因看到我公众号发李文秀的摄影作品,同我加了微信。杨志钦、庞永贵等人与我交流,一致赞扬李文秀。现在我们从老画册、纪念性的展览中所见到的早期经典照片,很多出自他之手。

傅培敏后来担任铁道兵及兵改工后的中铁建宣传部副部长,他的足迹遍及铁道兵的建设工地。他的吃苦耐劳精神广为传颂,对后来的摄影工作者产生积极的影响。中铁建机关有个离休支部,成立之初几十人,我每年受邀参加“七一”支部生活会,看到傅培敏老人家参加,发言踊跃,念备好的发言稿,颂党恩。因方言重,有的同志不耐烦听。他是一位忠诚的共产党员。已故去。“离休支部”也仅剩几人,不再开支部会了。

我与彭顺成住一个楼,早期报纸刊发过他不少摄影作品,他的多幅作品被新华社做通稿发。我曾拜访他,请他将自己拍摄的照片整理,我扫描以后在公众号发。他认真允诺,不知是否做过?就病故了。我以前回家经常在楼下看到他坐着轮椅。

第二代摄影工作者,是晨亮、杨志钦、庞永贵、郑仁安等。他们不仅支撑了一个时代《铁道兵》报的新闻摄影,在新华社及中央、地方媒体发表了数以千计的新闻照片,让一代代中国人更多地了解铁道兵,直观地看到铁道兵指战员战天斗地的精神风彩,建造铁路大动脉的不朽业绩。因为编发“铁道兵摄影家”系列,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照片终于“找到”了摄影者。因某一个时代批判个人成名成家思想,当时的文字与摄影作品不署名。这些摄影工作者是宣传铁道兵的无名英雄,他们踏遍千山万水拍摄铁道兵,让铁道兵的形象、功绩永垂史册。

我1982年调到《铁道兵》报做编辑工作,铁道兵最后一批摄影工作者,也是兵改工以后的第一代摄影工作者,我最为熟悉他们的作品和人,多数成为朋友。

1984年兵改工后,企业领导继承铁道兵的传统,重视宣传报道,在新闻摄影方面配人、配设备,举办新闻摄影培训班,多次与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铁路文联举办《大路摄影》;我供职的报社设立美术摄影部,每月岀版摄影专版,人才和优秀摄影作品像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摄影者用镜头记录铁道兵、企业员工风餐露宿、沐雨栉风、勇于奉献、顽强奋斗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采的火热生活,为队伍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一座丰碑。中铁十一局李作描专注“春运”摄影几十年,这种“专项”题材,是责任与恒心的结晶,已是中国摄影史的重要作品。中铁十八局杨宗友调任新华社担任摄影记者,在全国“两会”与重要国际体育赛事上大显身手,拍出了诸多传布很广的“名人名作”。贾国春是我的挚友,写诗、摄影都有成就,他的作品屡屡获奖,他拍摄的职工走出隧道欢呼雀跃的照片,后来有许多模仿者,也被画家临摹成油画作品,是一尊筑路工人的雕像。

摄影这行当,入门容易,尤其是现在端起手机就能拍照,其实的确是一门“学无止境”的艺术。安剑承是铁道兵摄影队伍中优秀一员,但不是巅峰上的几位。他拍摄过我几回照片。有一次《小小说选刊》杂志推介我,我选照片,一眼就挑中他那次一进我办公室“咔嚓”一下拍的照片。我在中铁十二局参加新闻报道学习班,在台上摆乎,剑承在台下坐着,我走下讲台,他拍的一组照片就发到我微信中,后来网络媒体介绍我,都选他拍的那组照片。现在,你拍照我拍照,专业与业余的差別大,剑承便是一例。我很佩服他。

我退休了,退休之前,对中铁建徐云华、景礼红、金伟、杨光、范成涛等年青人的摄影有印象,他们的特点还是舍得吃苦,摄影作品富有探索、创新,大有可为。

这期公众号选发“铁道兵摄影家”每人一篇作品(除安剑承外),以及多张铁道兵、中铁建新闻同仁集体合影的照片,特别从老报纸上截图李文秀、傅培敏、彭顺成几位前辈的摄影作品,以示缅怀。

所选照片排列顺序,除个别外,系从电脑的桌面直接上传自动生成。

铁道兵摄影家作品选:

抢修战士与洪水搏斗。李文秀摄

李文秀摄

李文秀摄

傅培敏摄

傅培敏摄

彭顺成摄

彭顺成摄

《大山的捷报》无论山腹多复杂多凶险,踏进去就是一场决胜决战,跳出来就是一次欢庆盛典(摄于号称“地质博物馆”的南昆铁路白石山隧道)贾国春摄

《大兴安岭上铁道兵丰碑》李仕兵摄

《快乐的打工族》1996年拍摄于南京碌口国际机场建设工地。刘考摄

《工地小憩》高宗成摄

《成昆铁路隧道口》齐肃生摄

《野餐》杨进摄

《建设者》刘民主摄

《老司令员王震来到我们中间》(获全国铁路摄影展特别奖)1985年10月4日 摄于北疆铁路乌鲁木齐西站。张治国摄

1982年铁11师新兵营阅兵式、分列式。周秀中摄

1985年11月9日,抗日名将、开国上将、原铁道兵政委,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政操视察兖(州)石(臼所)铁路。孙荣刚摄

1983年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前排右6)等领导视察引滦入津工程,在6号支洞与参建指战员代表合影。杨宗友摄

1995年大京九全线接轨。贾鹏翼摄

《传承》曾令辉摄

《大树下的渝万铁路测量点位》景礼红摄

《济莱高铁超高压迁改施工》范成涛摄

《京通铁路隧道掘进》杨志钦摄

《绝壁作业》赵延凤摄

《披霞出征》徐云华摄

《铺架》陈海良摄

1980年,铁道兵三师十三团卫生队医护人员经常到大兴安岭鄂尔古纳满归为鄂温克族民众送医送药。郑仁安摄

铁道兵司令员陈再道(手握拐棍者)在南疆铁路视察。庞永贵摄


《信步龙脊好快活》刘小花摄

《优秀饲养员》杨进摄

《祖国颂》(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天安门阅兵的中国铁建国旗方队)晨亮摄

《梅梓祥演讲》安剑承摄

《最后一个军礼》周启斌摄

铁道兵时期及兵改工以后,摄影工作者合影照片选

编辑:乐在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铁道兵   大兴安岭   天安门   指战员   新华社   摄影家   支部   工地   隧道   工作者   公众   铁路   照片   作者   作品   工作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