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2天内“捡”了23个娃!

5月3日,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一则#景区2天内捡了23个娃#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原来,江苏的张女士和5岁女儿在某景区游玩时不慎走散,报警后幸运地找回孩子。而据当地警方透露,仅2天时间就已帮助家长找回23名走失孩子。

(来源:荔枝新闻)

“天啊,2天找回23个,是不是有点夸张”“千万别让开心变成伤心”“不要让人贩子有可乘之机,家长们长点心吧”“建议出门时给孩子戴个牵引绳”……从网友们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很多人都被家长们的“粗心大意”所震惊,假期出游本来就人多车多,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没提高警惕意识,任由孩子乱走乱跑,出现走失情况就在所难免了。如果再被有心之人利用,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悲剧。

因此,这则新闻能够引发热议,一方面是大家觉得两天内走失孩子数量惊人,有必要对这一现象进行反省;另一方面是许多热心网友对假期携娃出行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分享。毕竟,五一假期携家人出游正成为大部分人的常规选择,而这也意味着很多人可能要面对与孩子走散的风险。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假期景区游客众多,父母带孩子尤其是比较小的孩子出游,容易出现走失情况。这一点也可以从各地的五一假期新闻中看出:

4月30日下午,上海市黄浦公安分局外滩治安派出所接到求助警情。家长求助称,自己6岁大的孩子在外滩十六铺码头附近走失。民警结合公共视频及周边警力上报情况,最终在距离走失地2公里外的外白渡桥发现小男孩的行踪;

5月1日,在济南市千佛山景区,有4名儿童与家长走散,幸好有景区驻点保安队员及时相助,才帮助4名儿童与家人团圆;

(图片来源:齐鲁壹点)

5月2日,在南京市中山陵景区,执勤民警收到来自上海的游客陈先生求助,称自己11岁的女儿与家人走散。经询问后,得知陈先生的女儿戴着定位手表,最终通过定位找到了孩子的位置;

……

从以上案例和张女士的经历不难看出,五一假期期间,小孩子在景区走失情况时有发生,绝不是偶然事件,也说明其背后确实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与教训。

而这些报道也或多或少点出了孩子们走失的原因:一些孩子处于“撒手没”的年龄段(2-6岁),稍不注意就被人流裹挟着找不到;一些父母家长“心很大”,自己玩手机、看美景,忘记了监护人该有的监护责任;还有人甚至觉得孩子“碍事”,给孩子买点吃的,就让他们在一个地方等着家长……

对此,就有网友提出,很多家长既没有掌握携娃出游的安全知识,也没有尽到监护人应有的责任,才导致这么多孩子被警察或者热心市民“捡到”,而其中蕴藏的危险,让人不得不觉得后怕。

实际上,对于假期是否应该带娃去人多的地方,网友们本身就存在认知分歧。

有人认为,家长有责任评估一下自身情况,如果觉得自己没有精力与体力看护好孩子,就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否则会更容易出现丢孩子情况,到时追悔莫及。但也有人认为,遇到难得的假期,携全家出游是人之常情,不能“一刀切”,彻底否定带娃出游的行为。而泺源君认为,假期带娃出游本身不是问题,关键是家长们能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孩子安全。

首先,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必须要加强责任心,明白假期出行与平时出行的差异,知道自己要比平时投入更多精力来看护孩子。有些家长平时就“心大”“马虎”,到假期出行的时候,这些“毛病”会被不断放大,导致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其次,假期出行前应该做好规划,做足防范措施。在前往景区之前,家长应该提前规划好行程,了解目的地的交通、地形、人流量等情况;可以提前给孩子穿上颜色鲜明的衣服、写上家长联系方式,或者使用牵引绳、定位手表等设备,让孩子与自己能时刻保持联系,或者在自己的视野范围内。

最后,家长还要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出游安全教育。比如,告知孩子不要自己乱走乱跑;走散后让孩子知道可以留在原地等待,也可以寻找穿制服的警察或保安求助;要让孩子知道父母的姓名、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方便民警等人员联系孩子父母。

可以说,在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这样一条新闻冲上热搜,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再次提醒我们,假期人流量大,外出游玩时,家长一定要履行好自己的监护责任,看管好身边的孩子,要让孩子具有安全意识,以免发生走失或意外等情况。

(资料来源:潮新闻、荔枝新闻等)

来源: 大众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景区   外滩   民警   假期   家长   父母   来源   情况   孩子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