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五四历史,面向未来

1918年11月11日,持续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协约国包括英、美、法获胜,同盟国包括德、奥等国战败。1919年1月,获胜的协约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中华民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中华民国代表在会上提出废除外国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等正当要求,均遭拒绝。会议竟然决定由日本接管德国在华的各种特权。

妥妥的弱国无外交。

对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华民国代表居然准备签字承认。

5月4日,北京的爱国青年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picket),进步青年掀起的五四爱国斗争运动开始了。斗争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扩展到二十多个省区、一百多个城市。

插播学习一个单词,picket,[ˈpɪkɪt],抗议示威。

青年是国之希望,在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中,“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孕育并形成,成为指引广大青年勇敢前进的精神旗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协约国   战胜国   丧权辱国   爱国   中华民国   特权   精神   未来   青年   代表   会议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