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引领企业司库体系转型

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要充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及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近年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高质量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但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差距,要充分借助数字化转型机遇,才能实现逆势而上,破局制胜。具体可以从数字化引领走向世界一流、企业财务变革以及司库体系转型驱动这三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数字化是迈向世界一流之路

首先,数字化是中国企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

数字经济时代下,对于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已然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数字技术带来商业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数字化通过极强的数字资源获取能力和数据技术处理能力,常常以颠覆式创新方式破坏主流市场的价值创造方式和价值获取模式,倒逼产业主导的商业模式的新旧更迭;第二,数字能力帮助企业重塑市场链接能力、管理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等更为高阶的企业战略柔性和核心能力,支撑企业的商业模式转变;最后,数字技术和管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技术支撑的企业制造服务化转型和服务制造化转型,帮助企业实现数字视角的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并通过构建全新的服务生态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全流程管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创新效率和服务效率。

第二,政策监管引导企业积极拥抱数字化。

在改革创新、对标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国务院国资委明确了“国有企业要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的要求和期望。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骨干和中坚力量,要牢牢把握新部署新使命、新要求,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加快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步伐,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新的力量。2020年9月,国资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要求国有企业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加强对标,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把握方向,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创新。

2018年,国资委遴选基础条件较好、主营业务突出、竞争优势明显的航天科技等11家央企,组织开展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工作。2020年6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引导国有企业从先进的管理中要质量、要效益、要增长,推动一批企业效率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同时,根据安永调研发现,世界一流企业在数字化方面能够将数字技术与管理、业务高度融合,充分结合数字技术对模式、组织、流程的变革,实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管理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战略引领企业财务变革

落实数字化转型绝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不同规模、目标的企业,要面对不同层次的环境、经管和技术的综合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经归纳总结而形成的核心战略,应当分解为企业在各价值创造环节需要形成的战略能力,也就是数字驱动下的企业文化。然而,这些高阶的战略能力通过业务架构落实到具体的业务中,继而通过企业架构,由业务侧传导至技术侧,完成业务和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转型,从而实现数字经营。

作为企业数据的天然经营部门,财务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应尽早参与新的数字化战略计划,这是充分进行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的关键,也是财务部门加强自身业务领导力的核心部分。

三、双轮驱动企业司库体系转型

国内金融科技的发展,孕育出了全新的商业模式,也推动了企业运作模式、组织架构以及业务流程进行转型升级。同时,企业自身规模的壮大,精细化经营管理思维的升级等,也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司库作为管控企业资金命脉的重要职能之一,也同样面临着价值转型与创新。

首先,新商业模式是驱动企业司库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外部因素。

在《2022—2023年中国司库报告》的调研中,77.78%的企业将数字化、生态化、平台化等商业模式的创新排第一位。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的商业模式又决定着不同的司库管理内容。数字化时代的司库管理也从原来偏重于内部的现金管理、融资管理,发展为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打通企业内部资金流,以及外部产业链资金流和资本市场,并呈现出精细化、集成化、智能化、实时化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平台化、生态化的智慧型商业模式给司库管理带来了另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向产业链和生态圈财资经营的延伸。

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的发展也推动了司库体系建设。近几年,财政部多次发文大力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开展。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这意味着对财务资金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可以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认为管理会计的发展,也成为推动企业财资管理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融服务创新是推动司库体系建设的第三大重要因素。在金融科技的推动下,金融机构不断进行着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创新,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企业司库体系的建设。比如新一代票据系统的成功上线,能够实现票据等分化,也推动了企业电子票据管理平台的建立,为商业票据全流程线上管控奠定了数字化基础。

图1 司库体系建设的外部驱动因素

第二,业务扩张、精细化变革与高管理要求的内部驱动。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企业营收规模扩张、司库管理精细化变革需求以及财金资源的高管理要求是推动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

在《2022—2023年中国司库报告》的调研中发现,近62%的企业认为企业规模扩张,尤其分子公司数量增加,会增加资金浪费现象,容易出现“高存款、高贷款、高费用”的矛盾现象,所以,像这类企业就迫切需要通过司库体系建设来改善内部流动性管理难题。49%左右的企业内部高管层认为通过建立司库体系,可以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有效提高资金运营效率,严格防范资金风险,从而全面提升司库管理精益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另外,还有将近44%的企业认为司库体系建设形成了账户统一管理、资金集中管理、结算统一管理、预算统筹管理、风险集中管理等,并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够更高效地满足企业对金融资源更高的管理和配置要求。

图2 司库体系建设的内部驱动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司库   企业   国有企业   商业模式   体系   资金   能力   战略   业务   数字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