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兼具的美学启迪

作者:张家鸿

梳理800年的历史之河,作家周华诚写的是宋高宗与宋孝宗两代南宋国君皆住过的德寿宫,写的还是杭州这座城市从南宋至今的发展史与变迁史,写的更是与南宋有关的或宏大或细微的方方面面。德寿宫是《德寿宫八百年》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与核心,以它为出发点,作者既从古今对比中展开纵向的探勘,又在同一时间维度里做横向的拓宽。如此一来,曾经只留地下遗址的德寿宫才能“立体”地矗立在现代人眼前。

如何才能立体地矗立?从遗址中找寻是必然的,此外也从宋画中找。德寿宫出土的鸱吻残件大约只是完整鸱吻构件的十五分之一,那么完整的鸱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以宋徽宗赵佶的《瑞鹤图》中描绘的宫殿鸱吻样式为主要参考形态,然后比对同时期建筑的鸱吻形态再进行整体优化,最终完成鸱吻的设计。从现存的南宋建筑中寻找参照,也从古代典籍与学术著作中找。北宋李诫所著的《营造法式》是必须一遍又一遍翻阅、一次又一次审读的,它确定的乐脊饰部件的制作和安放规则为后世树立起典范。“四阿殿九间以上,或九脊殿十一间以上者,套兽径一尺二寸,嫔伽高一尺六寸,蹲兽八枚,各高一尺,滴当火珠高八寸”,此后,这规则就延续下来,德寿宫屋顶脊饰的复原当可以此为范例。

需要寻找得力的依据,以之为主;也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以之为辅。历史遗址保护需要二者兼而有之,周华诚的创作同样如此。深入现场了解技术人员如何攻坚克难是必然的,否则创作会失去现实的依托。目睹出土之文物,遥想德寿宫建造过程中的细节,以及宫里宫外人的衣食起居、音容笑貌,又是人之常情。

喜欢“泛索”(即点外卖)的宋高宗游西湖时,遇见卖鱼羹的宋五嫂,得知她乃东京人氏,随驾南迁至此,太上皇宣召上船后,念其年老厚赐于她。走笔至此,作者写道:“当一句‘东京人氏,随驾到此’,可谓字字千钧敲打在高宗心上,唤起他对旧京的记忆与乡愁。”这正是厚赐的缘由。

对周华诚来讲,德寿宫遗址以及立体呈现之后最大的意义在于美学上的启迪。出土的小兽残件简单朴拙,有简洁有力的美;迦陵频伽残件翅膀收紧,呈现宁静安详之美;成团抱形奇丑的太湖石,其孔窍多且各具形态,让石头拥有空灵之美;把飞来峰搬进德寿宫里,就是把孤绝与清奇之美刻在后苑里;一件件被修复得完美如初的瓷器灵动、优雅,是南宋与别的朝代不同的独特风韵;包括猪胰胡饼、八糙鹅鸭、海蜇鲊、水晶脍、螺头、炒螃蟹在内的市食被送进宫里,食指大动之时,正是色香味俱全的美上加美。这种启迪甚至震撼来自遥远的历史深处,却又真实地展现于目前,既远又近,令人不得不敬服于工匠的创造力,感喟于美的穿透力。周华诚慨叹:“从某种程度上来看,800多年前的一部分人,也许比我们更浪漫,更天真,更有想象力;一部分人,也许比我们更纯粹,更坚定,更有满足感。”

“长卷正在缓缓展开。这是关于南宋时光的一次复活行动。”德寿宫遗址保护工程的实施与推进是涵盖历史学、文物学、建筑学、地质学等学科门类的庞大工程,每一个日日夜夜的付出,展示的是参与者严谨专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畏艰难的勇毅坚韧。与其说这是一群现代人对古代皇家建筑遗址的挖掘与保护,不如说是他们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下,寻找古代人的心跳足迹与音容笑貌的拼尽全力,而用心梳理德寿宫前世今生、以书立传的周华诚亦是其中的一位。(张家鸿)

来源: 文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启迪   鸱吻   雅俗   人氏   音容笑貌   工匠   南宋   遗址   美学   形态   建筑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