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是怎么牺牲的?彭德怀绝密电报被公开,揭秘毛岸英真实死因

1950年11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朝鲜大榆洞,遭遇美军轰炸不幸牺牲。

当得知毛岸英壮烈牺牲后,时任志愿军总司令的彭德怀,曾给毛主席发过一封绝密电报,这件尘封已久的绝密电报的内容,直到2020年被公开出来,才揭密了毛岸英牺牲的真正原因。


毛岸英

这封彭德怀给毛主席的密电,其中内容究竟是什么呢?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一度将战火烧至鸭绿江边,还大放厥词,不断威胁新中国的安全。

美军:麦克阿瑟 仁川登陆

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渡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彭德怀临危受命,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当时的毛岸英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支部副书记,毛岸英得到消息后,立即向组织上打了申请报告,提出自己想要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

彭德怀


“彭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

彭德怀总司令在离京赴朝前,毛主席在中南海为他饯行,毛岸英向彭德怀提出了想一起去朝鲜的想法。

毛主席指着毛岸英对彭德怀说:“我这儿子不想在工厂干了,他想跟你去打仗,早就交上了请战书,要我批准,我没有这个权利,你是司令员,你看要不要这兵?”


彭德怀起初是不同意的,毕竟战争是很残酷的,当面说道:“现在国家正在搞经济建设,正好需要像岸英这样的人才,在这个岗位上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

毛岸英见彭德怀不同意,着急了,“我要去朝鲜发挥更大的作用!彭叔叔,你就答应了吧”

彭德怀一脸为难的看向毛主席,毛主席说:“我替岸英向你求个情,我看,你就收留了他吧。岸英会讲外语,可以让他担任翻译工作。”

就这样,第二天毛岸英就告别了刚刚结婚的妻子,跟随志愿军一起出发了。

毛岸英与刘思齐

彭德怀总司令被毛岸英积极要求上前线的决心所感动,他说:“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进入朝鲜的毛岸英,深知自己的身份会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即使是与他朝夕相处的同事们,也并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只知道他是一个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同志。待人也是十分友善。


毛岸英牺牲

抗美援朝的时候,我军的装备还比较落后,制空权完全在美军掌握之中,敌机经常狂轰滥炸。

1950年11月24日,美军的侦察机突然出现在了志愿军总部驻地上空,在盘旋了一个小时左右,这两架飞机才离开。

时间来到11月25日清晨负责总部安全的同志,安排彭德怀及其工作人员搬入防空洞,当时毛岸英和其他三位工作人员还在外面的小木屋收拾文件,听见敌机轰鸣,便离开房子,但此时敌机只是侦察,并没有投掷炸弹,在空中盘旋一阵,便离开了,他们几个见状也返回室内,继续收拾电文准备转移至防空洞。

然而,就在这时,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敌机突然调头,开始向小木屋搭建的办公室飞来,并投掷下密密麻麻的凝固汽油燃烧弹。这些炸弹在空中形成一道强大的幕墙,覆盖了整个办公室。顷刻间,整个办公室都变成了一片火海。

离门较近的参谋成普、徐亩元和彭德怀的两个警卫员逃出了火海,成普面部受了轻伤,可是离房门较远的毛岸英和高瑞欣却最终没能跑出来... ...

毛岸英在大火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彭德怀在得知消息后,头晕目眩差点摔倒,心情沉重,在防空洞愣了很久。在随后的志愿军司令部党委会议上,彭德怀说道:“岸英为国捐躯是光荣的,我想迟早都要报的,迟报不如早报,今天就上报,给中央的电报我来写。”

然而这封电报虽然只用了一页纸,彭德怀却写了一个多小时。


这封承载着悲痛和历史的电报,在当时并未公开。由于毛岸英的特殊身份这封绝密电报,直到2020年曝光后,毛岸英的真正死因才被揭开。

根据这份绝密电文,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毛岸英是为了抢救小木屋中的文件,才折返小木屋,最终... ...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惨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是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写下的,人间悲痛,莫过于此。


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至此,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彭德怀总司令在后来的《志愿军工作报告》,留下了一句掷地有声的名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电报   麦克阿瑟   绝密   牺牲   电文   敌机   朝鲜   防空洞   志愿军   总司令   作战   死因   壮烈   火海   美军   同志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