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饮茶之“道”是为逍遥

余好茶,前日友人游滇南,归来赠余一饼茶,乃正宗普洱,适逢五一闲也无事,取山泉水煮沸泡之,便闻清香满溢,茶雾缭绕,如同仙台,遂品之,先有苦涩滚舌,后接略酸上达鼻翼,少许,便觉回甘,持久细腻,清香沁人,下入咽入喉,上冲天灵出窍,瞬感灵体通透。甘味渐逝去,闭目通感,细品“无”味,始觉飘然,如出窍,如羽化,如登仙。方触及老庄梦蝶之大道,甚感逍遥。

若“苦”“涩”两味为天下普洱共有之味,则“甘”“无”则为上等普洱独有之味,尤以“无”味冠以“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之名,世人少有察之,吾甚幸,得品之,发于心,感于情,乃随笔记之。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乃吾之感于“无”味。

无拘无束闲逸自由生活皆是碌碌世人追求之目标,然何能无拘无束闲逸自由?世人尚不能名其状也。功成名就又或者是大权在握?亦或是跳出法理之外,超脱道德之缚?求功?追名?逐利?进禄?非也,追求甚多,则身形愈加劳累,心为形役,难以实现精神之升华,遂距“逍遥”远矣。

至人无己,“无”味乃是无我,“无我”乃是“无私”的至高境界。然人性使然,自私乃为本性,秉承“无”之信念,虽不能引导世人入“忘我”境,但可教化众生坚守界限,不为小利而忘命。人之所以为人,在于远见和卓知,能理智践行“无我”。不限于囚徒困境,以实现社会团体中的利益最大化。人人忘我,方能人人为我。

神人无功,“无”味则是无为。该思想回归于老庄一脉的道家思想本质。当今世人压力巨大,不间断地“作为”“多为”最终却是“碌碌无为”,由此更需反思,何为为“为”?何为为“无为”?困于心,限于形,何时方能放下枷锁实现逍遥?一人一茶一世界,简单无为,皆在一念之间。佛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可劝诫于世人“放下包袱,立地逍遥”。

圣人无名,“无”味则是无心。此乃“无”味的终极感受。庄周梦蝶,羽化鲲鹏,终为逍遥,无心无形,超脱形体,乃能跳出三界,与同寿于天地,同光余日月。老庄未逝,隐于天道,鲲鹏之志,励志万世,一曲逍遥,跨古亘今。

茶之道乃为道之道。

一杯润唇舌,疏人体筋道。

二杯提精神,通思想气道。

三杯冲天灵,点人间世道。

四杯反无味,守乾坤天道。

随心而动,道法自然,以自然之茶悟自然之道,顺应天道才能长生,这才是最高的养生,品得此茶,吾幸甚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神人   仙台   圣人   普洱   逍遥   闲逸   鲲鹏   忘我   无拘无束   超脱   天道   清香   世人   思想   自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