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名城 匠心闪耀丨王已熏:“锱铢必较”成就碧海蓝天里的“中国精度”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有一群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他们,就是当代中国的大国工匠。他们身上承载和彰显的艰苦奋斗、勇挑重任的精神犹如一道明镜,折射出崇高的精神风范,激励,为中国式现代化株洲实践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推动株洲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聂千川 通讯员 何杏 株洲报道

远洋的轮船,坚定地驶过每一个浪尖;小巧的无人机,平稳地飞过每一道气流。这种信心来自手中罗盘——光纤陀螺,而株洲菲斯罗克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菲斯罗克)研发中心副主任王已熏,正是一位为舵手打造精准、可靠罗盘的人。

工作中的王已熏。

光纤陀螺即光纤角速度传感器,它是各种光纤传感器中最有希望推广应用的一种。光纤陀螺和环形激光陀螺一样,具有无机械活动部件、无预热时间、不敏感加速度、动态范围宽、数字输出、体积小等优点。由于起步较晚,中国的光纤陀螺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2008年,刚毕业的王已熏离开江西老家,北漂到北京成为一名一线电子调试员。5年后的偶然机会,王已熏结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纤陀螺研究方向的老师,并加入研发团队,从事高精度光纤陀螺研究工作。

“2018年,了解到菲斯罗克准备攻坚精密级光纤陀螺业务,本着提高专业技能的想法,我就过来了。”王已熏回忆,当时在北京参与的项目已小有成绩,但精密级光纤陀螺的技术难点,较高精度光纤陀螺的更为复杂、更具挑战性,便来到了菲斯罗克,参与精密接光纤陀螺研发生产工作。

王已熏说,干一份工作,首先要有责任心,要讲职业道德,要干就要干好。而支持自己干好这份事业的动力,则源于热爱。

面对精密级光纤陀螺前所未有的高精度要求,王已熏与团队一起展开了一场与指标“锱铢必较”的鏖战。数十个关键参数、每个参数上百次实验,不断地计算、仿真、再实验,只为找到每一个参数的最优解。密密麻麻的实验记录里,实验序号标记到了近十万次。最终,他们做到了。

王已熏和他的技术团队攻克了高精度光纤陀螺标度因数误差补偿技术、光纤陀螺小型化设计技术和复杂环境适应性精密级光纤陀螺综合设计技术等难题。同时,研制的精密级光纤陀螺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光纤陀螺在此领域的应用空白,开发的产品累计为企业创造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

“我起点很低,如果有能力更强的人参与,一定做得比我好。”提起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王已熏依然很谦虚。“这个行业涉及光学、机械和控制算法等领域,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未来我将继续在学习中定位目标,在磨练中瞄准方向,做好陀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锱铢必较   标度   角速度   株洲   无人机   匠心   精密   陀螺   名城   光纤   北京   中国   精度   碧海   蓝天   成就   团队   参数   领域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