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严重流失,为什么我们“留不住”科研人员

中国从不缺顶尖人才,而是被“人精”遮蔽了光芒。现在,几乎有3.2万中国科学家获得美国公民身份。

这个数字实在是太让人心疼了,这些本该为国效力的栋梁之材,为什么最后都选择去了美国?

我国科研人员大批流失,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在2021年,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人选择了去国外留学。

事实上,华夏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人才涌入美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对待科研人员的待遇并没有多好。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研究人员的平均年薪在10.9万元相对于一般的工作来说,十几万元的年薪已经是相当可观了。

当然,天才永远都不会少。一个有能力的科学家离开,哪怕走了一个也可惜。

有人说,“不能留住人才”,那是满怀着对国家对人民的一片热忱,只不过是结论下的偏激了点而已,这无可厚非。

一方面,因为国外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工作环境,对科研人员的吸引力也更大,再加上政策上的制约,使得科研人员想要留在国内发展就更加困难了。

另一方面,科研院所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但目前我国许多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晋升机制还不健全,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重视和激励。

他的行为,让我们国家不得不反思,我们国家的人才培养计划,是不是有什么漏洞,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研究所并不是一个赚钱的地方,他们必须得到应有的回报。要让科研人员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一个勤勤恳恳,没日没夜工作的科研人员,最后得到的收入,甚至还不如一个大明星拍一部戏的收入。这种情况下,还能留住人才?

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每个人都像“韦东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们不应该去指责他们,也不应该去指责我们国家的体制,毕竟我们国家的学术水平和美国比起来,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我们希望我们国家的学术水平能够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

国内舆论的病态导向

先是因为钟南山的儿子戴着“爱马仕”的皮带,上了热搜,让他身败名裂,后因袁隆平先生摸了一下豪车被网友群起攻之,千夫所指。

但国内网友对精英人才极其严苛的同时又对小鲜肉过度宽容,品行不端叫人无完人,炫富、穿大牌叫本色出演。

前后的双重标准何其讽刺。

并且,伴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从2003年起,我们国家每年都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归国。

2017年,我们国家在国外留学的人数约为60万,然而归国的却有48万,几乎有80%的人归国,这就像是一位伟人所说:“十之八九的人才归国。

重视人才、营造高质量的学术氛围、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是值得我们思考并实践的。

人才流失的痛,给国人敲响了警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栋梁之材   人才   美国   年薪   中国   科研院所   科学家   重视   学术   收入   国外   我国   国家   国内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