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向着“一带一路”的耀眼光芒,迈向130余个城市的美好未来

4月15日,一列满载165台吉利汽车的中欧班列从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10天后这批产品将被运抵俄罗斯沃罗滕斯克。

一条铁路贯通中西,“成都造”产品一路疾驰奔向全球市场,这样的情景已成为成都枢纽格局的常态。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成都国际班列开行十周年。

2013年4月26日,首趟国际班列从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远赴9826公里之外的波兰罗兹。截至目前,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突破2.2万列。

作为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国际班列运行十年来,成都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铁路通道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已联通境外10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过去十年,成都国际班列从无到有,从一条“线”到一张“网”。这条物流大通道拓宽成都开放之路,让本地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外贸企业掘金海外市场有了更加便捷的路径,也让成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枢纽地位愈发凸显。

成都国际铁路港

搭建一条物流大通道

拓宽企业海外市场掘金之路

4月15日,165台吉利汽车搭乘中欧班列从位于成都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始发,10天后将被运抵俄罗斯沃罗滕斯克。

这条物流大通道,凭借区位和价格优势吸引企业借此掘金欧洲市场。“得益于中欧班列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使成都基地生产的乘用车能够高效率‘走出去’成功拓展欧洲市场。”谈及下一步企业产品的出海打算,吉利汽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冯博洵说,公司已经和班列运营方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今年大概会有6000至7000辆整车通过中欧班列,从成都出口到俄罗斯。

成都青白江中欧汽车城

中欧班列(成都)带动了更多汽车产品闯关海外市场。“今年一季度,成都国际铁路港整车进出口业务迎来井喷式增长,实现整车及成套散件进出口5061辆,同比增长约92.95%,位于全国内陆铁路港领先位置。”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物流运输业务繁忙背后,离不开成都这座城市10年前的开拓进取。身处西部内陆腹地,成都既不沿边、也不靠海。曾经,成都的出口业务,要么借助东部沿海城市的港口“漂洋过海”,要么通过空运出口,既耗时且成本高。

如何打破区域物流运输僵局?成都谋势而动,将视线西移,成都国际班列应运而生,使成都从我国内陆腹地成为向西开放前沿。“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不仅车企在借助成都国际班列的物流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等领域的企业产品也通过这条通道抢占欧洲市场。

十年如一日,“成都造”产品源源不断走向全球。每天,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忙碌,6条产线同时运转,只需20分钟便能生产一个供电视机使用的机芯板,这批产品会被打包装箱,再通过中欧班列运往海外。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70%的产品面向出口,销往欧洲、英国、俄罗斯等地。

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看好成都物流运输优势,TCL光电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成为中欧班列的“常客”。“海外订单一直在增长,每周都有一批产品搭乘中欧班列实现出口,今年预计出口产值会翻番。”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说。

牵引多个开放平台落地

增强“买全球”“卖全球”实力

一条成都国际班列贯通中西,拉近成都和全球市场的距离。成都国际班列除了为企业提供掘金之路外,还能推动开放平台建设。依托铁路物流通道优势,在成都国际班列启动运行的第二年,成都铁路口岸获批国家对外开放临时口岸。在2015年,西部铁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为成都国际铁路港,同年,成都国际班列实现班列双向运行,货物大进大出的贸易格局得以形成。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办公室主任夏纪十多年来一直扎根成都国际铁路港,据他回忆,成都海关业务部门进驻铁路港时不到10名办公人员,而现在人员增加到近20名。在夏纪看来,这些改变都缘于从成都始发的国际班列。“经常一票查验指令还没有结束,下一票又来了。”夏纪说,目前成都青白江铁路口岸每个月监管的班列相当于过去一年的开行量,每天查验的集装箱从最初两三个,到现在超过60个。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国际班列开行突破4700列。以西向中欧班列为代表,连续十年不间断运行,累计开行量突破2.2万列,累计服务全国1.5万家企业,综合指标保持全国领先。一条铁路线给城市开放能级提升带来持续利好,尤其是随着一个个开放平台相继落地,成都“买全球”与“卖全球”的实力逐渐提升。

4月24日,成都国际铁路港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销售总监何婷和同事一直忙于店内的酒水陈设工作。“夏天将至,消费者酒饮需求会持续上升,最近为消费者准备了一批适合夏日饮用的酒水。”据何婷介绍,目前店内拥有400多款来自法国原装进口的葡萄酒,今年一季度,已经通过成都国际班列从法国进口了10万瓶原装葡萄酒。

亚蓉欧国家(商品)馆法国&荷兰商品文化馆

因铁路而生,因班列而兴,亚蓉欧国家(商品)馆于2020年4月开馆营业,是以国别产品和服务为载体,瞄准打造集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展示、投资、服务于一体的蓉欧双向交流综合平台,目前已签约30余个“一带一路”国家(商品)馆。

过去十年,伴随成都国际班列稳定运营,一系列开放平台持续落地。特别是成都国际铁路港获批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促进成都中欧班列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疏运体系。

筑牢外贸“朋友圈”

产业发展加速“乘势而上”

十年前,首趟蓉欧快铁驶向欧洲,目的地是波兰罗兹。运行之初,中欧班列(成都)线路较为单一。去年,成都中欧班列单日发送量超过30列、2500标箱,刷新历史最高水平,已联通境外100个城市、境内30个城市,早已褪去十年前的青涩。

从“单线”到“网络”,成都国际班列推动成都、四川乃至西部市场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自成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成都海关监管中欧班列开行763列,同比增加91.7%。

伴随不断加密的成都国际班列运输网络,更多的市场主体嗅到了商机,进而扩大外贸“朋友圈”。“截至目前,已经有16家企业办理了入驻手续。”去年12月,看好城市对外开放的发展前景,成都五八企服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58企服青白江跨境电商产业园落地成都国际铁路港,该公司总经理刘艳介绍,这个产业园聚焦跨境电商业务,主要为企业提供贸易转型和跨境电商方面的供应链服务、资源对接和行业培训,帮助川货借助中欧班列出海。

58企服青白江跨境电商产业园

嗅到商机的还有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这家从事平行进口车业务的企业正在借助成都国际班列的物流通道开展汽车进出口贸易,在成都青白江区打造了四川首个保税车城——中欧汽车城,设置300余个汽车展位,汇聚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平行进口车。“力争打造一个立足成都、辐射西南的汽车进出口业务分拨中心。”该公司总经理陈友富说。

由点及面看,成都国际班列带来的外贸利好正重塑区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香港玉湖、厦门象屿区域总部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成都,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玉湖冷链将利用成都国际班列优势,帮助川味食品走出去,进入全球交易链条,提升出口额,另一方面引入国内外优质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加工商和出口商,打造冷链市场。”玉湖冷链(成都)交易中心总经理李江涛说。

着眼未来,一个更加便利的智慧平台将赋能成都国际班列“跑”得更畅快。4月12日,成都国际陆港智慧平台正式上线,进出口货物口岸作业效率将提升40%以上,这意味着,成都“通”全球的速度将再次提速。

如今,置身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集装箱中心站,来来往往的大型运输车辆频繁穿梭其间;龙门吊24小时不停作业,一列列国际班列搭载出口货物由此驶出,一路急行奔向欧洲腹地。

在成都,一股股由国际班列催生的澎湃外贸动能将持续释放下去,做大做强外贸规模,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成序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青白江区   中欧   城市   青白   欧洲   成都   耀眼   美好未来   光芒   铁路   物流   国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