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为何干不过滴滴?网约车司机最有发言权,高德缺了这几点

滴滴在网约车这一块已经无敌了太久,同时也寂寞了太久。哪怕是下架了一年半时间,网约车行业也没有一个能真正威胁他的对手,这是为何呢?

在滴滴下架的一年半时间里,各家平台都对出行领域发起总攻,势必要蚕食滴滴打下的江山。据统计,总计307家有证经营的网约车平台分食打车市场。其中,高德、T3、曹操等大平台们在乘客端以高性价比打响补贴战,在司机端则以免抽佣、入驻门槛低等诱饵吸引司机入驻。但奇怪的是,这个市场越补贴越打不过滴滴了。

在这次的行业围剿中,高德无疑是最大的赢家,有小道消息称去年T3的单量近40%来自高德,曹操50%的单量来自高德和美团

高德通过聚合平台,也确确实实在滴滴身上咬下一块肉。目前,高德与滴滴市占率接近3:7分成。根据多方公开数据显示:高德市场份额近30%,日活用户稳定1.2亿左右。

为什么高德在这种优势之下,还是干不过滴滴呢?这点只有网约车司机知道了。

首先,聚合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解决了运力问题,但同时也给自己埋下了隐患。为了平衡旗下众多出行平台,高德一直走的都是“高性价比路线”,既低抽成、低单价,让司机有钱赚,乘客有优惠

但这其实只是乌托邦似的幻想罢了,从抽成看,滴滴抽成24%-28%(抽成30%以内合规),在一众平台中抽成最高,但高抽成伴随高客单价,最终滴滴司机们到手还是最多。以4趟高峰期路线一致、用时相近的行程为例,滴滴平均到手32元,高德平均到手28元。虽然抽成低,但是高德赚的也少

司机开车是为了赚钱了,哪家平台赚钱多就去哪家。高德在运力上就打不过滴滴,那自然市场份额就低了。

其次,与滴滴、一喂顺风车这样的自营平台不同,高德在舆论方面压力极大。旗下的出行平台大小不一,难免会有一些小平台突然爆出一些负面舆论,但这些舆论往往都会被算在高德的头上,因为乘客是在高德上打的车,他们不管真正接单的是哪个不知名的出行平台。

总结一下,高德之所以干不过滴滴,其实就两点。

一、低抽成、低单价带来的是司机赚不多,大量司机流出,虽然可以用订单数量来弥补这个问题,但运力不高,订单再多也没人开了。

二、舆论压力极大,小平台爆发的客服、服务等问题会结算在高德身上,乘客会对高德产生不信任感,进而转向其他平台。

只能说滴滴真不愧是老大哥,哪怕一年半不运动,这个地位还是能保持不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乌托邦   司机   运力   发言权   单价   乘客   舆论   旗下   路线   订单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