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莱部队第一团

素有兵城之称的莱阳,曾驻扎了20多个团级单位。称为26军第一团的76师226团,是名气最大,驻守莱阳时间较长,给莱阳人民留下深刻记忆的部队。

莱阳城北枣行通往河洛的路称共建路,是90年代初,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部拨专款,修建的226团通莱阳城的市政道路。之前,河洛乡周边村民进城走的还是沙土路。

有一个红军血统的连队

226团诞生于1938年,是抗战初期太行第一游击队改编而来。但团中有一个连队,具有红军血统,即226团9连,称为“红9连”。

“红9连”1927年组建于鄂豫皖根据地,1930年编为红四方面军4军11师32团9连。1949年了参加渡江战役,建国后荣获“四好先进集体”、“援建胜利油田先进连”、“基层建设标兵连”等荣誉。226团成为当年山东纵队为数不多具体红军血统的团,也是山东军区十三个主力团之一,是26军及76师第一主力团。

226团的一支特别步枪

2022年6月27日《解放军报》《中国军网》刊文《大练兵大比武的生动见证》,讲述了枪号为52739的步枪背后的传奇故事。以下节选刊文的部分内容。

1964年6月15日,汇报表演当天,北京西郊射击场上彩旗飘扬。毛泽东、刘少奇、董必武、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顶着烈日,来到了检阅场。

参加半自动步枪快速精度射击表演的共有4名射手,原济南军区第26军第76师第226团第2营第4连连长宋世哲就是其中之一。宋世哲在指挥员的带领下持枪跑步到主席台前,向毛主席报告后便转身进入射击位置。想到要给毛主席汇报表演,宋世哲的心便怦怦直跳,眼前的40个钢靶突然变得模模糊糊,连成了一大片。

“你们是第一个表演课目,要打响第一枪,你们汇报的好坏,影响着下面的课目,任务很重啊!”想起了罗瑞卿总参谋长的再三嘱咐,宋世哲深呼一口气,强迫自己平静下来,并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要紧张,按照首长的指示办。”

站到掩体后面,宋世哲先用脚感受了一下地面的硬度,随后卧倒,调整好身体姿势,眼睛直盯着前面的目标。“放!”指挥员口令发出。宋世哲按照已经训练过无数遍的射击要领快速扣动扳机,并且不断挪动枪口指向下一个靶子。

结果不负众望,宋世哲在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中间还更换了3次弹夹,动作干净利落。看台上,毛主席连连称赞,高兴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多年后,宋世哲颇为自豪地回忆:“这是我最好的一次射击成绩。自打响第一枪开始,观看台上一直在鼓掌,我看到毛主席带头站起来鼓掌。我按口令验枪后,罗瑞卿总参谋长已从观看台上走下来,笑着对我说,‘祝贺你!打得好!毛主席很高兴,要看你的枪。’我当时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恭敬地用双手将枪递给他。”毛主席接过罗瑞卿递来的枪,先仔细端详了一阵,然后又举起来瞄了瞄。现场的摄影师看到毛主席举起枪、眯着眼做出瞄准动作后,立即抓拍下这个经典时刻。同时,这一过程也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向毛主席汇报》真实地记录下来。影片公映后,极大地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练兵备战的士气。

如今,这支枪号为52739的步枪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静静地向参观者诉说着半个多世纪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26团简史

原为2野11军33师97团,前身是抗战争初太行第一游击支队

1938年,编为八路军129师385旅独立团

1940年,改为385旅13团1943年,编为太行军区第六分区13团

1945年,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3纵9旅25团

1949年,编为第二野战区3兵团11军33师97团

1951年,作为接受苏联援助的首批改装师,编入志愿军预备军序列并入朝作战

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进驻莱阳,归第26军建制

1969年,根据全军统一番号的命令,改为26军76师226团

1998年,退出现役,改为山东陆军预备役步兵第76师226团,个别连队仍保留现役

226团撤销前,团党委成员与时任26军副军长、原226团老团长刘龙光将军(中)合影

点右上角关注,阅读更多原创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董必武   沙土   莱阳   太行   周恩来   课目   总参谋长   指挥员   连队   步枪   山东   军区   血统   口令   红军   部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