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再提推动储能设施建设,广东谋划高增长新万亿产业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详见链接)。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其中提到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今年以来,中央层面已多次定调支持储能产业发展。

在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制造业当家”下一个新的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这意味着未来数年广东新型储能产业年均增长将达到50%以上,成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点。

广东储能产业已形成千亿基础

“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装机规模达到71万千瓦。”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方面获悉,广东省储能电池产业基础较好,覆盖了储能电池材料制备、电芯和电池封装、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集成和电池回收利用全产业链,新型储能产业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备全球竞争能力。

据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是国内储能电池产业发展最早、产业覆盖最全、最成熟的地区,覆盖了电池材料、设备、电芯、储能变流器、储能系统及电池回收利用等产业链各环节。

近年来,广东省储能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储能电池出货量全国领先,储能变流器占全国四成市场份额,整体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许多细分领域已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拥有比亚迪、欣旺达、亿纬锂能、德方纳米、贝特瑞、易事特、南网科技、邦普科技等一批储能龙头企业。

同时,广东省正积极推动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建设,比如近期融捷投资50亿元的新能源智造及研发总部二期项目在广州南沙开工,星源材质投资200亿元的锂电池隔膜项目在佛山南海开工。据了解,一季度广东在新型储能领域投资达50亿元以上的项目共15个。

在优势基础上,广东今年高标准谋划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其中《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实现营收达1万亿元。要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下一个新的万亿级战略性支柱产业。

高增长目标下这些领域机会突出

广东对新型储能产业一系列高增长目标的提出,也意味着大量的产业机会。3月底,《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产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印发,据了解,《若干措施》衔接《指导意见》相关目标及任务,聚焦供给侧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新型储能产品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清晰。

结合《指导意见》和《若干措施》来看,在技术层面,广东将加大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力度,包括提升锂离子电池技术、攻关钠离子电池技术、融合能源电子技术、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创新智慧调控技术、发展氢储能等技术以及开展储能前瞻技术研究。同时将提升包括IGBT等功率器件、智能传感器等储能电子元器件产品供给能力,开发安全高效的储能集成系统,开展电池高效综合利用。

在区域产业方面,广东将优化锂电池产业区域布局以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实力。例如,将以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为重点建设珠江口东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肇庆、江门、珠海、中山为重点建设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以佛山、韶关、江门、清远为重点建设正极材料集聚区;以深圳、惠州、东莞、湛江为重点建设锂电硅碳负极材料集聚区等。而对于投身于新型储能产业的企业来说,广东也将在企业培育、产业平台、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例如,在优化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方面,《指导意见》提出,将加大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构建国际市场服务支撑体系,完善新型储能电力市场体系和价格机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将设立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天使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建立早、中期创投和重大产业项目让利机制。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支持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加快广州期货交易所电力和碳排放权期货品种研究和上市。

将探索推动金融机构建立储能设备厂商白名单及分级制度,推广优质安全产品。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推动融资租赁支持储能项目设备采购。引导保险机构设立新型储能专属保险,开发产品质量责任险、产品质量保证险等险种。

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

《若干措施》中也提出,在“大环境”方面,将以新型储能多场景创新应用为牵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引导新型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生态。支持企业积极申报相关行业规范,强化全流程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策划举办中国国际能源电子大会,搭建行业前沿技术成果展示和国内国际产业合作交流平台,深化行业交流合作。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广东省工信厅方面获悉,在《若干措施》出台后,下一步广东省工信厅将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以重大项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新型储能招商目录,对准产业链“短板弱项”,充分发挥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市作用,精准龙头企业,滚动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建立“省市联动、分级负责”的储能项目跟踪服务机制,推动在建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尽早投产达产。

同时,将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新型储能产品供给能力。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大财政资金对锂离子储能电池材料、单体、系统、工艺、设备以及核心芯片等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支持力度,加强安全关键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补齐功率器件及模块、高端传感器等产业链短板,同步开展钠离子电池、氢储能、液流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方向产业布局。

此外,将深化交流合作,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广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积极争取工信部等国家部委支持,举办中国能源电子产品展览会,展示储能先进成果,促进应用及消费,深化国内外贸易合作,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出品:南都湾财社·科创工作室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广东   变流器   江门   产业   广东省   产业链   制造业   力度   电池   机制   措施   中央   材料   项目   产品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