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恩人-拉贝

约翰·拉贝(以下简称拉贝),德国汉堡人,西门子洋行代理人,二战时期中国南京安全区主席。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组织他的外国友人们倡议设立的安全区,曾经救过二十余万中国难民的性命,被当时的中国难民们称为“活菩萨菩”,他是中国人民永远的朋友。

拉贝的父亲是一名船长,在拉贝十四岁那年,父亲就病逝了。当时拉贝刚刚初中毕业,因为家里没了顶梁柱,陷入了经济危机,为了维持生计,拉贝不得不辍学,提前步入社会打工赚钱。他先是在一家出口商行当伙计,而后为了多挣些钱,又前往非洲东南部的葡萄牙殖民地莫桑比克的一家英国公司工作数年。在这段时间里,拉贝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同时也是他以后的妻子道拉(一作多拉)。

一九零八年,时年二十六岁的拉贝与爱人道拉先后来到了中国北京,并在这里结为夫妻。拉贝到中国后,受聘于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这家公司位于北京东城的苏子胡同,拉贝在这里担任会计兼文书,后来他又被调到西门子驻天津分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而后又回到北京,在这期间,他还曾回国探亲。拉贝很热爱中国文化,他曾收集过许多有关北京的照片和绘画,他怕人看不明白,还特意在这些画作和照片上都加了文字版的注释,对于近代北京方方面面的情形,都有比较详尽的介绍。

一九三一年,四十九岁的拉贝,担任德国纳粹党驻中国南京分部副部长。同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堂而皇之地全面侵华,拉贝对身处战火之中的中国人民深感同情,并开始写作著名的《拉贝日记》,来记录自己在南京所见所闻的日军暴行。这本书,后来在战后审判时成为了一份非常重要的证据。因为在南京的德国人的孩子们上学很成问题,所以拉贝就在他的住所南京广州路小粉桥一号附近,自费建了一个德国学校。这下不仅德国小孩上学的问题解决了,就连附近的中国孩子,也可以来这里读书了。

一九三七年,日军进攻南京前夕,拉贝和十几位外国传教士、教授、医生、商人等共同发起建立了二十五个南京安全区,还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朋友们的推举下,拉贝担任了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自己家也是安全区之一,在日军飞机轰炸南京的时候,经常会有中国难民到拉贝家里避难。拉贝在自己的院子里竖起了一面很大的德国纳粹党党旗,因为当时日本和德国是盟国,所以日本飞行员在看到这面旗子时,一般都会主动避开。拉贝还在自己家里修了一个小型的防空洞,里面储存了食品和药物,以供中国难民们藏身和休息。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期间,先后有六百多名中国人到拉贝家中避难,并保全了生命。当有日本兵闯进家中时,拉贝会挺身而出,把中国难民护在自己的身后,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把日本鬼子赶走。除了拉贝自己家外,拉贝和他的外国友人们在南京所建立的安全区,在整个南京大屠杀时期,共救助中国难民二十五万多人。

一九三八年新年时,中国难民们曾经到拉贝家的院子里排队向拉贝三鞠躬,还献给他一块写着“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的大红绸布,以此来表示对他的答谢。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拉贝在日本大使馆便宴上的发言中说:“由于我们委员会的绝大多数委员以前一直在这儿从事传教工作,他们一开始就把战争期间不离开自己的中国朋友视为自己基督徒的责任……这就是促使我们这些外国人坚持留在这里,试图帮助遭受苦难的中国人的原因。”

拉贝在南京的种种行动,引起了日本方面的注意,他们以同盟国的身份,向德国方面提出了严重抗议。迫于日本的压力,德国不得不命令西门子总部从中国召回拉贝。一九三八年二月,拉贝离开南京启程回国,在拉贝临走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对拉贝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国民政府授予拉贝三色彩玉勋章,编号九十八。

回到德国后的拉贝,连续举行了多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告会,他向人们详细介绍了中国人民此刻正在遭受的劫难,并痛斥日本人的禽兽之行,向德国社会各界作出强烈呼吁,希望人们可以给此刻正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拉贝还曾经写信给希特勒,向他提交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见闻报告,但因为其时德日两国的同盟关系,这份报告在当时并未公开。

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为曾经的纳粹党员身份而被西门子公司开除,并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直到一九四六年,他才被确定为非纳粹分子,并重新回到西门子公司担任办事员和翻译员。这时的拉贝生活拮据,一家人住在公司分配的一间小房子里,家中的大人还能凑合着啃啃干面包过活,孩子们年岁小,根本吃不动干面包,只能给他们煮菜汤,蘸着干面包吃。很快,家中就连干面包也见底了,一家人眼看着就要饿死了。拉贝一家生活困难的消息传到中国以后,南京市民自发组织募捐了一个亿,由国民政府出面,将这笔钱折合成两千美元,寄给了拉贝。

一九五零年一月五日中午,时年六十八岁的拉贝在德国柏林的西门子公司中突发中风,于当晚去世。拉贝留下的日记等资料,由他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以下简称托马斯)保存。亲人将拉贝安葬在了柏林西郊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墓地。后墓地到期,由中国南京市政府出资,将原有的拉贝墓,扩建成了一个拉贝纪念墓园,并竖立了新的墓碑。拉贝原本的墓碑,起先存放在柏林拉贝外孙女的车库里,后在中国驻德国大使的请求下,德国方面同意将这块墓碑赠给中国南京市政府以作纪念,后来又经过多方沟通协调,一九九七年,拉贝墓碑终于成功迁往南京,现该墓碑保存于南京江东门纪念馆。

在二零二零年的时候,全球疫情肆虐。因为德国新冠疫情严重,拉贝的孙子托马斯作为医生,在抗疫期间不慎全家感染了新冠病毒。当时抗疫的药品物资在德国已经极度紧缺,万般无奈之下,托马斯只能通过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向中国求助,希望中国能给自己寄一批抗疫物资。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就紧急联系了南京市政府,南京市政府收到了托马斯的请求后,迅速在短时间内筹集了三万只口罩、六百二十套(瓶)抗疫药物和二百套防护服。而后用专机把这批物资送往德国,交到托马斯手中。八十三年前,拉贝不顾日寇烽火,救我中国二十余万国民,八十三年后,中国在自身物抗疫资极度紧缺的情况下,依然慷慨解囊,像拉贝的孙子托马斯伸出了援助之手。这段施恩报恩的故事,必将成为千古佳话,中国人民也永远不会忘记拉贝,这位中国的朋友和恩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中国   托马斯   纳粹   活菩萨   孙子   安全区   德国   恩人   南京   难民   日本   日军   墓碑   北京   市政府   面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