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报考必读 - 在清华未央书院学习是种什么体验?

编者按:

在清华大学,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挑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经历和想法。无论你是想成为一名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作家、艺术家、企业家、律师,还是想从事其他职业,清华大学都能为你提供丰富的专业课程和实践机会,帮助你实现梦想。专业如此丰富,究竟哪一个专业最适合自己,每个专业的同学又是如何学习的?这个甜蜜的问题往往会困扰填写志愿时的同学和家长。


BINGO!


“清华招生”陆续推出“在清华学习____是什么体验?”专栏,邀请不同专业的清华大学学生,介绍他们的专业特点、学习方法、兴趣爱好、未来规划等,让我们一起为丰富的清华生活做好准备吧!


未央书院主要负责“强基计划”数理基础科学(含工程衔接方向)专业的理工双学位本科人才培养。着重突出数学、物理学等基础学科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结合对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志趣引导,在国家亟需而清华一流的工程专业方向上,发挥清华大学的工科优势,积极探索“理+工”双学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规模化培养数理基础扎实,发展潜力深厚,创新能力突出的理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今天为我们分享“在清华未央书院学习是种什么体验?”的是2020级本科生杨艺欣和徐子淦,2021级本科生邓芊彤雍卓远和温欣洋,2022级本科生李珂如,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简介:杨艺欣

杨艺欣,未央书院未央-精01班本科生。曾获综合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优秀奖学金、文艺优秀奖学金、优秀科协骨干。现任未央书院科协副主席。曾任未央书院科协从游部部长、未央-精01文艺委员。曾获清华大学第四十一届挑战杯三等奖,清华大学马杯艺术体操乙组第三名。入选未央书院第一批“本博贯通”培养计划。


杨艺欣个人生活照





书院从游,贯通成长


强基书院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投身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高层次人才。未央书院的“本博贯通”计划能为我们提供探索学习的机会与平台,个性化的培养方案也能使课程学习更符合自身发展需要。所以“本博贯通”计划一公布,我便毫不犹豫地选择提交申请,希望能通过该方案,根据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志趣方向得到个性化的培养,并期待能融合衔接本科与博士阶段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在基础课程学习、科研训练、习惯养成与能力提升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为将来能进行高水平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仪系关联学科众多、涵盖方向广泛的特点令人着迷,方向多意味着更多可能性,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要在众多方向中找寻到兴趣所在。书院鼓励我们通过文献调研、与导师交流、旁听组会、参与科研训练等各种方式,增强对本专业的学科结构、研究方向与前景的理解认识,这为我们寻找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与支持。


本博贯通计划阶段性汇报展示





勇敢尝试,持续探索


在未央书院开设的定制课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验证探索实践中,学习了有关光的重要理论、开展了一系列验证探索实验,我由此产生了对光学方向的兴趣。在学业导师曹良才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始研究基于全息显示的无接触交互技术,并以“‘跃动指尖’全息无接触人机交互技术”成功申报了北京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大创项目给予我开始科研的契机与持续钻研的动力。在夯实基础知识方面,我根据研究的需求进行递归式学习。同时,我也尝试动手科研。从一篇研究手指轨迹全息绘制与擦除的文章出发,复现已有结果,尝试提出一些创新的想法,关注本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调研相关文章,听线上报告,从多种途径汲取知识和灵感,及时调整、更新研究思路。在对项目持续的推进下,最终成功搭建了无接触交互系统并实现交互功能。在曹教授和课题组学长学姐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将此项工作整理成论文并投稿,同时积极参加挑战杯等科创活动。


在科研探索的过程中,我努力培养自己的习惯和兴趣,如定期阅读光学领域论文,关注学术网站、学术直播平台,有困惑时积极向导师请教,及时形成文字与图表记录。我旁听课题组的报告,也跟随课题组参加学术会议。不断学习、探索未知的过程令我着迷。也许自身在基础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与优秀的科研者仍存在一定差距,但我有不断提升自我的坚定决心与信心。


杨艺欣参加学术会议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


在学习、科研之余,我也适当参与学生工作和文体活动。我曾在校科协星火论坛部和未央书院科协从游部做学生工作,科协举办的讲沙龙座、餐会交流等活动,能为同学们了解前沿研究方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同时,我也加入了校合唱队,110周年校庆晚会、建党100周年鸟巢晚会等演出活动都给我的大学生活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如果说学习和科研是贯穿大学期间的主旋律,那么其他的活动是悠扬的和声,每个人都能找到种植自己爱好的一方土壤,在业余时有一个放松身心的途径。


杨艺欣参加建党100周年演出活动







个人简介:徐子淦


徐子淦,未央书院未央-水木01班本科生。曾任未央书院学生会常设代表、学习部部长与未央书院极限飞盘队队长等职务。于2021、2022年先后获得清华大学校级综合奖学金、科创优异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负责的《基于柔性传感芯片的流体压力分布监测系统》项目获清华大学挑战杯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国家级立项。


徐子淦在微纳加工中心进行工艺实验





没有一个学科是一座孤岛


高中时的我曾一直有一个关于大学学习与研究的疑问:“在进入大学选择完确定的专业以后每天学习的都是同一个学科的知识会不会感到枯燥与乏味呢?会不会让自己的视野变得狭窄呢?”那时的我天真地以为大学的学习与研究就是在同一门学科中闭门造车的过程,直到踏入清华的校门,走进未央书院的大家庭我才明白原来每个专业都有着如此丰富的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不同的专业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没有一个学科是一座孤岛,似乎在清华上的每一门专业导论课上,我都能在课程的最后几页PPT上看到“学科交叉”“交叉研究”这样的词。特别是在未央书院这样一个以“理工融合、交叉培养”为培养理念的书院中,学科交叉的思想被融入到每一个角落。对于书院同学而言,日常生活可以算得上是“第二课堂”,身边同寝室的同学都是不同衔接方向的同学。通过平时叽叽喳喳的闲聊,环境方向的同学能了解工程物理学科的脉络,土木水利方向的同学也捕捉到了微电子学科的发展。渐渐地,我们的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扩展,指引我们去主动寻找不同学科之间碰撞出的火花。





学科交叉无处不在


身为理工双学位的学生,从我进入校园起就在询问自己,究竟什么是学科交叉?初入清华时的我,通过两种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学科交叉的理解更多集中于如何用理科的知识辅助工科专业课的学习。例如修读了物理系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之后,流体力学和工程力学不会再显得那么吃力。学习了量子力学和固体物理也会让我们在学习半导体器件课程时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而随着学习的时光日渐增长,我发现理科和工科的学科之间碰撞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深层次的是思维方式的磨合。学习数理基础科学的课程培养我们理论分析和问题抽象化分析的能力,而工程方向的课程则涉及更多经验性质、非理论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更加注重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非理想因素。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思维方式的磨合势必是困难的,但是也在逐渐锻炼我们以更加多元、完善的视角去分析学术问题。


如今一步步接触科研的过程让我对学科交叉有了新的认识,我发现在学术研究中学科交叉几乎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问题背后都是多学科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大胆地将不同学科结合也能寻找到许多崭新的研究领域。大二期间,通过自主选修的课程我发现自己对电子电路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在国家“强芯”战略的号召下,我决定投身于微电子芯片的研究。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探索工程力学与微电子学科的交叉研究,尝试将柔性电子芯片与土木水利工程应用相结合,开发新型的柔性传感芯片。这样的课题既需要电路和芯片设计的知识,也需要对应用场景有着深入的理解,是一个几乎崭新的研究视角。


清华让我看到了学科之间丰富的关联,理工交叉、工工交叉赋予了许多学科新的可能。我通过在清华探索学科的交叉,将自己的知识储备、兴趣方向与国家的重点战略需求进行有机的融合,探求最适合自己的学术道路。


徐子淦参加党支部活动(右四)







个人简介:邓芊彤

邓芊彤,未央书院未央-机械11班本科生,曾任未央-机械11团支书、清华大学校团委组织部主题教育组组员,现任未央书院学生会体育部部长。曾获清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综合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优秀奖学金。曾作为副支队长获评清华大学学生社会实践金奖支队,未央书院2023年海外社会实践支队支队长。


邓芊彤参加新生赤足运动会





学科交叉,向上突破


我是一名未央书院一字班的学生。在清华大学的近两年里,从中学到大学,从校园到世界,我在专业学习中探索基础学科在生产应用前线的交叉融合;在社工中思考基层工作的初心与使命;在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看到理想落地现实的可能——向上突破,向下扎根,向外交融,这是我在清华学习领悟“青春所向”的记忆。


初入清华学习时,几乎没有竞赛基础的我对必修的数理基础课程有些发怵,但真正进入课堂后,老师细致的课件与全面的讲解打消了我的顾虑。遇到难题时,有同学、助教、答疑坊为我排疑解惑;面对压力焦虑时,有辅导员、班主任、学长学姐的贴心宽慰。在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一门门不同的课程在我脑中相互联系、相互呼应构成了更具系统性的知识体系,真正看到“强化基础学科”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体现。


而未央书院特别设置的自主创新实践课、未央书院工程导论课,让我看到了不同工科的交叉融合,也在老师带领下尝试接触前沿领域知识、一点点探索创新科研的过程。“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这是清华大学的强基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也是作为未央书院学生的我学习生活的立足点。





社会工作,向下扎根


如果说专业学习让我看到了青春向上突破的方向,那么社会工作则让我找到了向下扎根的大地。初入大学时,对社工几乎没有概念的我在辅导员、班主任的鼓励下竞选了团支书,带着同学们的信任,我开始了自己“摸着石头过河”的社会工作道路。


为将活动办得“有益、有趣”,我不断探索思想教育的新形式、新主题,不断与同学交流,听到更多声音、满足更多需求。第一次主题团日,看到同学们知识竞赛时的笑容,听到老师和辅导员的一句“超出预期”,我激动得完全坐不住,在桌间来回走动时只觉得话筒也要随时脱手。我知道,大家学到了、玩到了。


在大一春季学期,我加入了未央书院学生会体育部,尝试在院角度观察、解决问题。在我参加的第一个“马杯”闭幕式上,我看到了惺惺相惜的集体、代代延续的热血,胸中涌起滔天的志向:未央虽然只有两年时间,但我们也一定会如此,体育将见证我们的激情、坚毅与不止的拼搏。


社会工作带给我的,不止是个人能力的锻炼,更是让我在不断的交流与反馈中思考自己的来路与初心。即使面对再沉重的压力、再严峻的困难,有身边的社工伙伴相互鼓励、并肩前行,有同学们的笑脸与满足的喟叹,我都能记起最初开始社工时那份纯粹赤诚的心意。


邓芊彤实践中在南洋理工大学介绍书院与支队基本情况





社会实践,向外交融


而校园之外的社会实践,也给予了我走向社会的机会。我曾在天津、新加坡高校与来自不同“书院”的同学共话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也曾在福州、马来西亚看到前沿科技产业落地扎根的过程,在海外与马来西亚“八大华青”、新加坡通商中国青年组共同助力构建国际人才的沟通纽带……


在福建,我和支队同学前往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到访的厦门市军营村,听高泉国老书记讲述军营村脱贫致富的故事:曾经的他们“看不到军营村的太阳”,在总书记“山上戴帽、山下开发”嘱托下,在专业技术支持下,村内通了电、开了路、种了茶、脱了贫。看到如今村内砖墙黛瓦的新式民居、绿意盎然的茶山茶田,我明白了技术研发要因地制宜、要利国利民。


在马来西亚,我和支队同学了解到马来亚大学“校企抢毕业本科生”的现象,便根据此前在新加坡的见闻提出了一些关于校企合作的建议。我们详细介绍书院的“从游文化”,院长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提出可以在马来亚大学也推行类似文化。这让我认识到,作为本科生的我们也能尽自己的微小力量,在社会、甚至世界做出贡献。


在清华的近两年里,我找到了自己的“青春所向”,学业、社工、实践共同构建了我的成长记忆,也将在未来不断告诉我,我的起点在何处,我的未来向何方。


邓芊彤实践中与福建省电子商务协会座谈







个人简介:雍卓远


雍卓远,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未央-电11班本科生。现担任未央科协项目部部长、未央-电11团支书。曾获国家奖学金、校级学业优秀奖学金、第一届高校电气电子工程创新大赛赛区一等奖、清华大学第四十一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四星级紫荆志愿者等荣誉。


雍卓远在清华日晷前留影





暂时的失败成为宝贵的财富


我想,每个人最初多少都是有点理想主义的。然而,理想随之而来的便是可能面对的失败,有些失败可能是过程中的挫折无奈,有些失败也许便是最终结果的宣判。而刚上大学的我,便遭遇了一系列沉重的打击。


还记得梅赐琪老师在开学典礼讲话时谈论失败在大学的功能和意义,当时的我对此甚至有点不屑一顾:大学怎么就一定会失败了?未曾想到大一秋季学期便会体验到:开学初的班委竞选以大比分落选,两门数学基础课期中考试成绩面目全非,满怀热情参加科创竞赛却都铩羽而归。


那段时光是最难熬的,并不在于面临的困难比从前和以后都要大,而在于刚刚进入大学依旧满怀着的那种少年意气第一次面对现实的打击,这种茫然无措的阶段终究是最艰难的。


至今我也仍感动于园子里的温情帮助。舍友、朋友耐心地陪伴倾听,班主任、辅导员陪着聊天并给出中肯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怀疑之后,我也开始认真反思所面临的问题,逐渐认清了所谓的“失败”。正如梅赐琪老师所说,失败不过是过程而非结果,是成长的垫脚石而非拦路虎。刚刚进入大学,怎么能因为小小挫败就放弃呢?坚持探索自己所热爱的,即使遭遇失败不也是一种成长的幸福吗?


因此,我选择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当别人为了考试成绩疯狂刷完一套又一套题的时候,我依旧坚持着搞懂每一个最基本的证明、理解每一个定理的真正内涵。当别人对仅占总评10分的程序设计大作业不以为然之时,我深知这比考试更能学到东西、更能锻炼能力,在繁忙的期末周中挤出时间尽力完善。结果也并没有辜负付出,每门课程我都获得了优秀以上的成绩,大作业也都得到了最高分。


大一上暂时的失败成为了真正宝贵的财富。失败中的那些反思、探索,让我对事物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大学课程的挑战与更广阔的意义在哪里?在大一下,我选择了较平行班要求自学、具有挑战性实验和大作业的电路原理小班翻转课堂。课前自学、实验的巨大压力、期末大作业遭遇的重重困难也曾让我濒临崩溃。但当坚持到最后一刻,自主设计的发球器发出第一颗乒乓球时,心底油然而生的激动证明我并没有错。





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


这些“失败”貌似都以成功收尾,但在大二上我面临了一次真正的失败。工程图学基础课这样一门对空间感有极高要求的课程,让我有了真切的无力感。每次认真的预习复习,课后成倍的时间投入,却总是陷入课上听不懂、课后学不会的境地,最终考试的成绩也不甚理想。这也让我一度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原来真的有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吗?


然而,梅赐琪老师的话再次闪过,“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哪有人能够十全十美呢?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尤其在清华每个方向都有极其优秀的同学,唯有努力探索并发现自己所热爱的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次失败让我真正看到了输赢之外的风景,也积极探索自己热爱的方向。学业为基,科研是未来真正发挥能力、为祖国做出贡献的地方。尽管大一上的科创经历谈不上成功,但让我早早体验到了自主研究创造的艰辛不易,同时也发现自己对其充满热爱、愿意为之奉献。因此我加入科创团队,参与非侵入式电力负荷检测智能电表研发的部分软件工作,获得了不错的成果。目前,我也仍旧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着,期待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每个人终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失败,但失败同时意味着的,是满怀热爱的探索与坚持不懈的勇气。“确定”是力量之源,“确定”能给人以踏实,但“不确定”蕴含着更多可能。拥抱失败,需要的不仅是智慧和好奇,更需要对生活的激情、热爱与无畏。清华给予我们的,不止是光鲜的外表与优质的资源,更是每个人勇敢探索、直面失败的勇气与信心。


雍卓远参加清华大学校园马拉松







个人简介:温欣洋

温欣洋,来自清华大学未央书院的未央-工物11班,专业方向是数理基础科学+工程物理。


温欣洋参观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开拓思路,品味创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是梦想与青春的国度,时而,与喜欢的人一同漫步于清华园,共赏佳景;或闲暇,用一杯下午茶的时间徜徉于浩瀚书海,感受知识的魅力;参与科研工作后,和老师同学进行思想的碰撞,日夜辗转于实验室间去追寻心中的梦想。大学是一段我们不断正视自我、发掘潜能的时光,于我而言,在清华的一年半时间里我深刻地品味了两个字——“创新”


大学生涯中,学习、生活和科研等方面相较于过去初、高中的教育体系会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时间变得十分自由灵活,学业内容一定程度上也能根据个人喜好和未来发展进行个性化的规划。出于自幼对理工科的兴趣,进入大学之后我非常热衷于去了解工物系和物理系老师们的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三个SRT的工作。刚进入学校的时候,我深知科研创新与学习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在过去的传统学习过程中我并没有感受到自己拥有任何创新的能力,一味地学习旧的知识是不会产生创新的。因此,开学之初我便凭着自己的兴趣参加了工物系近代物理所的SRT,在导师的带领下了解江门中微子实验室的实验内容和理论基础。在这一年以来的了解下,我明白了创新不是我们认真学习课内基础课就能获得的,创新需要研究人员对某一个方面科研状况和知识文化十分了解,并且有着之前未被前人开拓的新思路。所谓创新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其并非蕴含于按部就班的课程学习当中,而是更多地暗藏在我们个人的兴趣与自由的探索当中。


温欣洋开学时与班主任岳骞老师合影





积累经验,投身创新


创新也并不是一座遥不可及的大山,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大多数初入大学的我们,课程中的知识尚未完全把握,更谈不上前沿成果的产出,因此一些科创赛事和SRT项目就很适合希望逐步了解科研创新的同学们,从简易的工作做起,积累经验,方能成就大业。在这些活动中,我学会了主动阅读文献去寻找创新的思路,用课余时间去填补科研方向的知识盲区。例如,在参加“基于CBCT的牙列自动识别算法”这一SRT的过程中,我自学了如何利用Pytorch进行神经网络的编程,既学习了前沿的知识,又拓宽了自己的科研兴趣。创新需要积累,需要幻想,这样才能打破已有知识体系的束缚,发现新的真理。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我们也需要创新的能力,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难以立足于世界的。清华大学的学生作为我国科研创新的主力军应该更早地接触创新,未来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前辈用殷勤的劳动换来了祖国科技的腾飞,那么,我们就更应该继承这种创新精神,以科学担起新世纪的重担。


温欣洋参加未央社会实践活动(左三)







个人简介:李珂如

李珂如,就读于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担任未央-环建21班班长、清华大学艺术体操队副队长。在新生赤足运动会上荣获1500米亚军。平时喜欢弹钢琴、跑步、摄影、旅行。


李珂如参加苏世民书院联谊活动





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在初入大学的时候,我是兴奋且迷茫的,对于未知的向往和对于知识的渴望令我怦然心动,然而大学和高中之间却有着天壤之别。固定的教室、一致的课表、时时刻刻陪伴在左右的同学和老师已不复存在。我们被丢进一个“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如何平衡好学习和娱乐、如何让自己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如何打开社交圈,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


“这个活动要不要参加呢,可我谁都不认识……”

“会不会耽误学习……”

“我怕做不好,还是不当班委了吧……”


类似以上的焦虑太普遍了,以至于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资源和活动的时候,我们犹豫不决。而就在我们迟疑的那一刹那,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或许就与我们擦肩而过了,而那些抓住了机会的人,则愈战愈勇,在所爱的领域不断深耕。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们的确不在一条起跑线,但需知道,每个人的跑道也不尽相同。有些人致力于社工,有些人躬耕于科研,有些人热爱着文体,我们没有必要拿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闪光点去比,也万万不需存有“等我再多会点、多学点,再去尝试”的心态。在这里,我们最不缺的就是试错的成本,我们拥有无限的可能。


在大一上学期的新生赤足运动会上我报了1500米,成绩差强人意。正当我沮丧之时,中长跑二队的队长走过来安慰我说:“这才大一,已经很好了。你想来二队吗?”也是在点头的那一刹那,我开拓了大学生活的新一方天地。


事实上,我的成绩远不如那些老队员,距离入队标准也有些距离。但是从那以后,我每天的生活轨迹不再是“教室——图书馆——寝室”的三角循环,而是会在下午五点左右,准时出现在“东操”。远处的夕阳横躺在看台上,洒下金光点点,跑步也因此显得像某种神圣的仪式。


训练固然是累的,400米一跑就是十几次、6公里节奏跑配速五分不到、准备活动都是4公里以上。身为一个普高生,每次训练对我来说都是一场身心的双重拉锯战,有时也会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然而,在和不确定性对峙的时刻,我总愿意相信,我做得到。


从一开始的跟不上,到后来逐渐可以在同样的配速下谈笑风生,再到后来队长问我愿不愿意参赛。我从一个“追逐者”,变成了一个“同行者”,目睹着自己的蜕变,不断打破自己的上限。在东操跑步给予我充足的踏实感,也给疲惫的一天注入了活力。入队一个月后,我有幸跟随二队到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跑了场“高校百英里接力赛”,那是我人生的第一个万米比赛。


李珂如在奥林匹克中心参加高校百英里接力赛(左三)





少一些结果主义,多一些坚定和勇气


第二个故事,是我作为唯一一个大一新生,参加了书院海外实践。在报名之际,我几经内心挣扎,“会不会不要大一同学?面试要说什么?他们都经验丰富,可我一次实践都没去过……”。但是纠结过后,我依然按照流程填表、交材料、面试。直到得知我入选支队的那一刻,才算尘埃落定。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如果能少一些结果主义导向、多一些坚定和勇气,哪怕是失败,也能在付出的过程之中收获很多。


从出行前的支队会、预调研,撰写座谈会提纲,我都努力学着去做;在行程中,我跟十几位学长学姐,从陌生到熟悉;座谈过程中,从只敢坐在后面写写会议记录,到我也敢大胆举手提问、在座谈会上大方自如地介绍书院。结识了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和我一起漫步在新加坡的滨海湾和马六甲的街头,畅谈对未来的理想和展望,共同见证着彼此的喜乐与成长。短短十天,我收获了友谊、增长了见识、发觉了自己一颗有志于触摸世间冷暖的心。


种种经历是一块块拼图,拼凑出一个充满好奇心、不惧怕失败、乐于探索的我。我坦然面对并接纳自己的不足,勇敢地走自己的路,在更广远的天地中上下求索。


我深信,在清华,我拥有无限可能。


李珂如随“清新未来”支队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海外实践

感谢未央书院所有分享的同学!

二校门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学生记者团

编辑 | 朱益孝

审核 | QL



为了认清通往清华的路

快把清华招生

↓ ↓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清华   社工   书院   清华大学   本科生   奖学金   学科   科研   方向   同学   课程   优秀   知识   大学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