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说丨十余年潜心攻关 做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药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为展现中国青年风采,央广网江苏频道特别策划推出《中国青年说》系列主题报道,聚焦广大青年汇聚青春力量,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的生动实践。

央广网宿迁4月27日消息(记者庄滨滨)一款抗丙肝病毒药物,国外一个疗程需要十几万美元,很多病患吃不起。江苏一家药企的科研团队潜心攻关,研发出具有同款药效的替代药物,一个疗程仅需要5000元左右的人民币,成了病患负担得起的放心药。这个科研团队的牵头人就是何义,一个投身医药研发工作十多年,先后主持自主研发项目26项,参与省、市级科技研发项目12项的医药行业深耕者。

江苏阿尔法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兼研发主管何义(央广网发 曹童 摄)

何义是江苏宿迁人,大学毕业后在上海一家药企任研究员。2012年,何义选择回到家乡,担任江苏阿尔法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兼研发主管。

医药制造产业是宿迁市的重点产业,但彼时的阿尔法药业在制药工艺方面相对落后。“十年前,我们公司的技术还是低端的,车间里基本上是人工操作,技术是传统的化学手性催化法,这导致了我们生产中存在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何义告诉记者,化学催化法反应不充分,条件苛刻,生产安全性低,更为重要的,是使用化学催化法,无法与竞争对手产生甩开差距。

何义和团队攻关多年,在与东南大学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了降血脂他汀类药物的生物酶催化技术,有效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法。“该生物酶法技术可在水里反应,反应条件更低,产品手性纯度大幅提高,成本降低15%,生产总收率从传统的75%-80%,提高到了90%。”

如今,在科研道路上不断攀登的何义,又将视线瞄准了一种全新的心脑血管药物——达比加群酯的研发。“它是一种新的抗凝血药物,预计药品投入市场以后,售价只有国外药品售价的10%左右,更好地惠及国内广大患者。”何义认为,生产药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降成本,另一个是提质量,只有让群众吃上安全、价廉的放心药,才能体现出医药工作者的价值。

付出和坚守成为何义科研道路上的注脚。日常试验中,何义常常为了一个参数,反复测试一两个月,直到做出理想的数据。一次,何义团队在研发一款新药时,小试反应出来的颜色为黄色,但是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车间里反应出来的颜色为红棕色。一边是焦急的同事,一边是十几万的原料即将被浪费,何义带领团队连续24小时,分6个方向开始试验,有2个方向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并成功应用到该批生产中,得到了所需产品,避免了损失。

“那种成功的喜悦,足以抵消所有的付出。”十多年来,何义先后为公司培养技术人员30余人、工程师10余人,组建了一支以“80后”为主的科研团队,带动公司发展不断向前。“何总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我们都以他为榜样,努力在项目上更好地突破自己。”公司研发人员薛瑞峰由衷地说。

眼下,何义和团队又瞄准了传统的药物反应工艺流程,计划运用化学技术,通过管道连续流技术,改变以往的罐装连接流程,从而实现稳定、高效的化学反应。其所在的阿尔法药业作为宿迁生物医药产业链“链主”企业,也在为当地更多企业提供技术帮扶、资源共享等服务,共同提升宿迁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能力。

谈及未来,何义表示,自己和团队会持续开发新的心脑血管药物,研发出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药品,造福广大群众。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中国青年   阿尔法   宿迁   脑血管   病患   疗程   江苏   老百姓   药物   科研   团队   传统   药品   化学   技术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