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线之-贵州三线建设:大连医学院南迁遵义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形势异常严峻,我国同时面对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我国的上空笼罩着战争的阴云,为了加强战备,1964年我国提出了三线建设工程,三线作为我国战略的大后方,一线、二线地区的战略性工厂、科研院校等迁往三线地区,如果发生战争,三线地区将是我们的战略纵深。1965年8月24日,确定大连医学院的南迁计划。

大连医学院创建于1947年,是一所拥有光荣传统的院校,抗美援朝期间曾组建医疗队奔赴前线,参加粉碎敌人细菌战的战斗,三线建设期间,贵州作为大后方建设的重点地区,大量的工厂搬迁到贵州,同时贵州新建了都匀083基地、011基地、061基地,大量的高端军工企业落户贵州,贵州当时的医学还是很薄弱的,最初大连医学院是要往四川自贡转移落户,但考虑到贵州的实际情况,最终南迁确定为贵州省遵义市。

大连医学院遵义新校址于1965年11月份确定在遵义市火车站附近,外环路两侧一大坡和长坡山脚下(原长征公社尖山大队),新校址背靠大山,交通便捷,加上遵义当时市区人口有14万左右,生活配套实施还算齐全,这对未来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利。1966年2月,大连医学院派遣50余人的先遣队在遵义火车站附近成立遵义医学院筹备处,开始策划接下来的建设规划任务。

建设时期的遵义医学院

1966年4月10日,新校址破土动工,基础建设任务由建工部101工程指挥部第三公司负责,共有400多名工人,另外还有200多人的民工协助,施工团队共分成三个连队。建设期间经历多次停工和复工,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1969年2月完成了主体工程的建设,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1969年3月开始,大连医学院开始打包设备、仪器等教研物资,5月,大连医学院南迁专列从大连开往遵义,教职员工、64、65两级学生共2636人也乘坐专列直达遵义新校区,7月14日,南迁交接工作完成,遵义医学院正式成立。

南迁的大连医学院教职工在站台集结

建成的遵义医学院

1966年5月,南迁的人员和设备基本全部到位,但新校址的装修和设备安装等工作尚未完成,为此学院组织老师和64、65两级学生成立“毛泽东思想医疗小分队”进行巡回医疗,他们深入到遵义、铜仁、安顺、黔南等地走村串户,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1967年初,新址的装修和设备安装完成,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也正式对外营业,一度成为西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医院,很多外省的病人都会来遵义看病。

遵义医学院下乡医疗队(毛泽东思想医疗小分队)

1972年5月30日,遵义医学院恢复招生,一直到1976年,共在贵州和昆明军区招收工农兵学员1600余人,1977年恢复高考后,遵义医学院就向贵州省内招收本科生,为贵州乃至全国三线建设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医务人才。

80年代,中美进入短暂的蜜月期,中苏关系也得到缓解,我国也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纪元,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各地三线企业纷纷投身于民品开发,搬迁到三线地区的各大科研院所和院校也陆续回到原驻地,1982年前后,大连医学院复办北归,718名教职员工回到大连,只有少部分在遵义安家的选择留了下来。虽然大连医学院的北归给遵义医学院短期内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经过十余年的耕耘,给贵州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医学人才,也为以后贵州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遵义医学院

大连医学院在遵义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很多上个年纪的遵义人,还会亲切地把遵义医学院和附院称为大连医学院和大连医院,遵义医学院大门前的道路也被命名为“大连路”,遵义人永远记住了大连,而曾经在遵义挥洒青春汗水,辛勤耕耘十余年的大连医学院南迁教职员工对于遵义这座城的记忆也是刻骨铭心的。

遵义医科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遵义   筹备处   贵州   大连   遵义市   医学院   医疗队   大后方   教职员工   校址   小分队   专列   毛泽东思想   我国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