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人口大灭亡跟他只有三成关系,剩下的还真不是他的罪过

张献忠屠川?这个“屠”字要从量上分析

因明末战乱,地方史料的编撰已无可能,蜀乱之事明政府官方无文字记载,现今流传下来的是民间文人的记载,因书稿成于顺治康熙年间,刊刻于嘉庆道光年间甚至清末,而且文字有删改,书中对满清入川无一贬词,极尽赞颂,其写作动机可疑,据推测是慑于清初文字狱而不得不美化。且根据时间推算,满清在1647年初入川,前后用了20年时间才平定川内动乱,如果在这之间张献忠已经把川人杀得所剩无几,满清也用不着花这么长时间来平定四川,这还不算之后吴三桂反清入川造成的几年兵乱。

屠杀势力

要说张献忠的军队屠川,他死于1647年正月间,而全蜀动乱在康熙三年(1664年)才全部平定,这还不包括后来吴三桂反清在四川造成的灾难,可见1647年之后这些年还有更多黎民死于兵乱,只是后人出于某些目的把罪行加在献忠一人头上而已。

他死后,巴蜀境内有名可查的原明国军队编制的将领及残余反政府军、地方乡兵反复在川西川南川东川北拉锯争战。因时局变化,之前各方利益也出现分合,朝为兄弟夕为寇仇。本来明军是剿杀流民暴动军的,但满清的入局使得部分明军残余跟流民暴动军合二为一抗清,于是这部分人在清国史书中也被冠以“贼、明孽”等字。

如嘉定(今乐山一带)有杨展,龙安(今四川平武县龙安镇)有赵荣贵,松潘有朱化龙,茂州(辖境相当于今北川汶川茂汶一大片地带)有詹天颜,洪雅有郝成裔,黎雅(今西昌雅安一带)有马经,遵义有王祥,涪州(今重庆涪陵一带)有李占春,云阳有余大海,万县有谭宏、谭翼、谭文,永宁(今泸州叙永、坪土、㮟溪等地)有侯天锡……加上川东北的摇黄贼袁韬、刘维明、杨秉允、白蛟龙、王友进、扈九思等等和出入巫、夔、巴、渝间的李自成余党刘体仁、贺珍、袁宗第、郝摇旗、李来亨、塔天宝、党守素等等“西山寇”,或托言明裔,或借名起义,或假以公侯等爵共奖王室。

康熙十二年十月(1673年),吴三桂造反,十三年僭国号为周,改元昭武,从云南一路北上直取成都。前期比较顺利,仗着反清复明的号召,没发生多少战争就很多州县投降,吴三桂甚至派人说降,不少降清的故明将领此时又降三桂。滇军一路杀向保宁、汉中,蜀秦又为涂炭,保宁、顺庆(今南充顺庆区)、广元、宁羌、平凉、宝鸡、凤县、通江、永宁(治所在今泸州市叙永县)、泸州等地战火不熄。1678年吴三桂病死,3年后清军荡平叛贼,川内才又归于安宁。

从1644年算起,30年战乱,一代人就灰飞烟灭,巴蜀大地不成鬼城才怪,才不得不开启继元末明初之后的第二次湖广移民潮(第一次湖广填四川发生于元末战乱,湖广行省自然灾害和兵火严重,而蜀地灾祸较少,大量湖广人向四川迁移)。

明末清初,四川遂宁人张烺所著的《烬余录》所称四川人口大灭绝的原因十分之三归于张献忠,这还算是比较客观的结论:"今统以十分而计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之掳掠者二,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及二,其一则死于瘟疫"。

所以,“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现象和当今移民成就在当成颂歌之余,应更多地反思产生那场灾难的历史教训,这才是一种对待历史的严肃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万县   湖广   永宁   泸州   兵乱   流民   暴动   战乱   满清   罪过   康熙   人口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