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为何赶紧辞职下台?

1928年6月4日凌晨4时,东北军名将张作霖的专列“镇岗车”停在北戴河督军府门前。这时,日本关东军按预谋将炸药炸毁了这列专列,张作霖被炸成重伤,于当日下午4时死去。事变发生后,日本朝野震惊,舆论哗然。6月5日,日本政府决定由日本前首相田中义一出任“满洲国”执政,以讨论对日交涉事宜为由,强行赶赴奉天。可田中在哈尔滨火车站刚下车,便被枪杀身亡。随后,日本政府又决定由前外相大来佐武郎继任首相,但他到职的当天,随即提出辞呈。日本政府又决定由前陆相宇垣一成继任首相,但他于当晚通电下台。此后,日本政府又连续换了七任首相,但对于这场政变都持谨慎和回避的态度,始终没有明确表态。

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的所谓辞职原因一种解释是误炸、心有愧歉之词;第二种认为同白崇禧已达成某种默契。一个月之内更换七位首相,各界人士和外国使节都十分惊愕。日本政府的这种反应,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辞职的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张作霖被炸死的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张作霖是中国东北的军事和政治领袖,被日本人认为是其扩张势力的最大障碍。因此,日本政府一直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消除他的影响力,包括暗杀和政变。张作霖被炸死后,日本政府认为他们的努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因此决定结束这场政变,并开始寻求与中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机会。

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辞职的原因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解释。首先,日本政府在这场政变中的行动并不是完全出于道德考虑。日本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推进其对华扩张的战略,而不是出于对张作霖本人的仇恨。因此,在这个事件中,日本政府的行动可能会被视为是一种战略上的失败,这可能会导致日本政府内部的不满和反思。

其次,日本政府在这场政变中的行动也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在这个时期,日本政府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包括来自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压力。在这个背景下,日本政府决定结束这场政变,以避免政治上的不稳定和不利影响,并试图通过与中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日本首相和陆军大臣辞职的原因还可以被视为是一种政治策略。他们的辞职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姿态,表明日本政府在这个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失败的,而他们自己则并没有对事件负有直接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关东军   日本   首相   大臣   和平谈判   中国政府   专列   日本政府   压力   原因   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