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吃肉的人和从不吃肉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把实话告诉你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少吃肉”成了一种的健康趋势。尤其是老一辈,认为“晚上不吃肉更好”,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很多人认为晚上吃肉会营养过剩,加上运动少就容易长胖,引起“三脂高”。这乍一听有点道理,但实际上,这些想法不太全面。

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新陈代谢能力下降,为了预防和控制高血脂、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疾病,少吃点动物性肉食,确实很有必要。但如果矫枉过正,完全不吃肉食,反而会因为缺乏营养素而导致一列问题。

1、缺乏蛋白质

肉是蛋白质的主要供应来源,而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是构成人体各种细胞组织的原材料。少了它,人的皮肤、骨骼、肌肉、大脑都会出问题。

对于身体机能下降的老年人来说,缺乏蛋白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消化不良、皮肤加速衰老甚至老年痴呆的问题。

2、引发贫血

WHO估计,60岁以上的人患有贫血的比例达23.9%,其中营养缺乏占据一大半,如缺铁、维生素B12。

许多研究表明,贫血会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即使是轻度的贫血,也可能会让人长期疲劳、精神不济、关节疼痛、呼吸不畅。而中度和重度的贫血,则与急性心肌梗塞、认知能力下降和高死亡率密切相关。

3、加速肌肉流失

在40岁左右,人的肌肉会开始流失,随着年龄越大流失速度也会加快。

肌肉流失往往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这意味着有时一次小小的磕磕碰碰,就可能引起骨折、摔伤甚至影响生命。据统计,每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因意外摔倒导致骨折的人数高达百万。

人体的肌肉组织有20%由蛋白质构成,如果长期肉类摄入不足,蛋白质的缺乏将会加重肌肉流失速度。

所以年龄稍长的人,最好餐餐都要吃点肉,但前提是要科学吃肉。

1、吃够一定量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22)》建议,老年人每餐都要摄入一定量的肉类和大豆类食物,每天要吃够120—150g,其中鱼、畜禽肉为40—50g。同时建议每天要喝300—400ml的牛奶及其奶制品,补充蛋白质。

2、这2种肉要多吃

①鱼肉

鱼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其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加快胆固醇代谢、防止脂质沉积,一定程度上能帮助降血脂。

同时鱼肉的结缔组织纤维比较少,柔软的肉质也比较好消化,对于咀嚼吞咽能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②瘦猪肉

瘦肉也含有较高的蛋白质,每100克瘦肉中含有20克左右的蛋白质,所以一餐可以吃上两个指头大小的瘦肉,补充每日所需蛋白质。

1、加工肉

加工肉如火腿制品、腌腊制品、熏烤制品等,已被世卫组织列为2A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

这类食品的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含量高,制作过程中往往会添加大量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一旦摄入过量,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结/直肠癌、前列腺癌的等多种疾病。

2、油炸煎炸肉类

高温煎炸食物时,肉食中的油脂经过氧化分解等反应,极其容易产生苯并芘(一级致癌物)。这玩意吃多了,可能会加剧皮肤、肺、膀胱等器官组织癌变,产生恶性肿瘤。而且,它还会祸害下一代,引起胚胎畸形,甚至胎儿死亡等严重后果。

总的来说,肉不是洪水猛兽,无论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要吃,最好餐餐都吃点。科学吃肉,才能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参考资料:

[1]朱崇梅.漫话鱼肉的营养与保健作用[J].河南水产,2000:38.

[2]春迎.蛋白质是人体的原材料[J].现代养生,2012:60-62.

[3]刘登勇,魏法山,高娜.红肉、加工肉摄入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5,29(12):29-34

[4]马作霖,杨雅媛,余群力.过量摄入红肉及加工肉类对人体致癌风险的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15,29(12):12-16

[5]张晓丹,刘宏斌,徐倩,朱杰,石芸,李钦云.长期护理机构老年人贫血研究进展[J].北京医学

[6]孙燕明. 每餐应保证足量动物性食物摄入[N]. 中国消费者报,2022-12-2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可能会   脂肪酸   研究进展   肉食   瘦肉   鱼肉   肉类   蛋白质   老年人   肌肉   实话   身体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