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岛换太湖,双县取洪泽

我国四大淡水湖,分别为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其中江苏独占太湖和洪泽湖两大淡水湖,从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处,太湖北岸为苏锡常、南岸则为杭嘉湖。苏锡常、杭嘉湖与松江府(今上海市)共同构成了狭义上的江南地区。是我华夏大地繁华的代名词。洪泽湖位于江苏与安徽交界处,处于淮河中游,江淮文化区的核心位置,洪泽湖周边苏皖两省多县接壤,犬牙交错。

太湖地形图

那么这两大淡水湖是如何划入江苏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历史。

一、嵊泗列岛换太湖

太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太湖历史悠久,太湖地区也是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从商朝末年泰伯奔吴、到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太湖流域一直在不断开发,并逐步融入中原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湖的形成至今尚无定论,有潟湖说(大江淤积而成)、构造说(地质运动)、气象说(大雨造成洼地积水)、火山喷爆说、陨击说(分陨石撞击和彗星爆炸两种)等等,至今尚无定论。今日的太湖已经完全属于江苏,湖州仅仅留下50米水域管辖权。然而在历史上,最先和太湖产生缘分的,确是浙江的湖州。

湖州因太湖而得名,在战国时期春申君在太湖南岸建造都邑,开始控制太湖南岸地区。三国时期,东吴在太湖南岸设置吴兴郡,郡治设在今湖州境内,与太湖北岸的吴郡互相呼应,共同享有太湖。隋唐时期设湖州,湖州依托太湖水系连接大运河,迅速成为江南经济重镇。在明朝之前,苏南浙北两地行政区域虽然多次变化,但是苏州和湖州大体属于一个行政区域,因此对太湖的管辖权并未有过明确的划分。

太湖美景

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设集江南、江淮地区之精华,以南京为核心设置直隶(后称南直隶),构成大明帝国的统治中枢和经济基础。太湖北部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地区加入南直隶,杭嘉湖则归属浙江,太湖也成为江浙两个行政区的交界处。在明清两代、作为当时的天下第一经济重镇、清朝江巡抚驻地(扬州虽然是经济中心,但是几经战火整体实力不如苏州),话语权逐步加大,对太湖的控制权也在逐步加大。然而在这一时期,太湖的归属依旧没有定论。这一局面一直延伸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江苏省还未重新建省。上海市区在民国已经独立,南京建国初期依然是直辖市,其余地区则被分为苏南行政公署(公署驻地无锡、松江府其余地区依然归属江苏)、苏北行政公署(公署驻地泰州)。建国初期战争尚未结束,太湖地区匪患严重,此时太湖分属两地管辖,不利于剿匪的统一指挥,于是1950年成立太湖行政办事处,统一指挥太湖剿匪。到1953年,太湖匪患基本肃清,新中国的行政区划也开始规范,同年江苏省复建,苏南、苏北行政公署撤销,南京由直辖市变为江苏省的省会(南京历史上地位最低的时候就是江苏省会)。

苏州太湖日落

此时新成立的震泽县接替太湖行政办事处职责,因此太湖依然属于震泽县管辖范围,震泽县属于苏州专区,这就意味着浙江省基本失去了太湖的管辖权。太湖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水资源发达,浙江自然不愿意失去太湖,因太湖而得名的湖州自然更不愿意失去太湖。浙江同江苏进行协商,而此时江浙两省的争议地区不仅仅是太湖,嵊泗列岛的归属同样未落实。嵊泗列岛在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归属浙江,和浙江文化相近,但又曾归属江苏管辖。相比于太湖,浙江更加看重沿海资源,而嵊泗列岛此时对江苏来说纯属“鸡肋”,因为上海独立并且扩大势在必行,失去上海和松江地区后,江苏沿海几乎没有多大经济价值,反而是沿江和内河水系更为重要。于是两省经过一系列友好协商,太湖归属江苏管辖,嵊泗列岛归属浙江,可谓皆大欢喜。

太湖鼋头渚

实际上在场太湖争夺战中,湖州受伤最终,丧失太湖之名。而后无锡崛起,打出太湖明珠这张城市名片,苏州成为第一地级市,至今已经很少人知道,湖州就在太湖南岸了。而江苏失去嵊泗列岛并无损失,在五六十年代,原松江地区的县域陆续划归上海,如果当时嵊泗列岛还在江苏,必然也会划归上海管辖,可以说江苏下了一步妙棋。

二、两县换两县,洪泽入苏

和历史悠久的太湖相比,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的历史则相对短暂的多。洪泽湖形成的原因也相对简单。地壳断裂形成凹陷,路线在洪泽湖地区形成一片小湖群,而后黄河夺淮入海,这一过程持续700年,黄河之水天上来,河水居高临下倒灌入淮,黄淮合流水位上涨,将富陵湖、破釜涧、泥墩湖、万家湖等一众大小湖泊连成一片。同时,黄河在河南决口后夺淮夺泗,挟带大量泥沙南下,让湖底升高,为治理水患只能不断修筑大堤,经历宋明清三代不断修筑,最终形成高家堰大堤。洪泽湖正式形成。

黄河夺淮入海

自从黄河夺淮后,原本富饶的江淮地区水灾频发,治理淮河水患成为历代统治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宋明清三代都曾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治理淮河水患。洪泽湖的形成源于水患,洪泽湖划归江苏,也源于治理水患的需求。在明朝江浙同属南直隶,洪泽湖是南直隶内湖。到了清代虽然南直隶分为江苏浙江两省,但南京依然是安徽实际上的省会,安徽巡抚衙门在南京待到清中后期才不得不搬到安庆办公,同时两江总督坐镇南京管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河道总督坐镇淮安总管河道事务,淮河和洪泽湖水灾的治理很难扯皮。到了民国时期,山河动乱,风雨飘摇,政府无力治理淮河水患。直到新中国成立,淮河流域依然水灾频发,党中央当即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始治理淮河水患。

苏北灌溉总渠

1951年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政府院(国务院)水利部主导,淮河流域各省市通力协作,两岸人民靠着铁锹和扁担,修建了一条西起洪泽湖高良涧东至扁担港入黄海的苏北灌溉总渠,河道底宽50~140米,总长163千米。1952年春,苏北灌溉总渠胜利完工。以此为开端,淮河流域、里下河地区历经两代人,挖出了一条条人工河,彻底解决了几百年来困扰这一地区的水患问题(在淮河流域、里下河地区长大的人,或许还记得儿时冬天祖辈父辈们去挖河的场景)。

苏北灌溉总渠的修建,让洪泽湖有了一个入海泄洪的出口,而要将总渠的泄洪价值最大化,洪泽湖的统一管辖势在必行。从地形上看,安徽会与洪泽湖上游,在洪水来临时,安徽泄洪的唯一通道只能是洪泽湖,而洪泽湖的水位需要保持在安全位置,势必要开拓更多的泄洪通道,这一工程又只能通过下游的江苏去完成,此时将洪泽湖划归江苏,由江苏统一协调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形成一个完整的治理体系,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治理水患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彼时的江苏经济依然笑傲全国,而安徽地区尤其是皖北地区,已经不是曾经南直隶时期的安徽了,让经济更发达的江苏来完成淮河水患的治理,也是更为合适的选择。苏皖两省同根同源,联系密切,淮河的治理又同时惠及两地,因此到了1955,安徽的泗洪、盱眙两县划入江苏管辖,同时北部徐州的萧县、砀山作为补偿划归安徽,洪泽湖成为江苏内湖,这一个格局延续至今。

洪泽湖美景

如今,洪泽湖早就褪去了当初的桀骜不驯,安安静静的哺育着淮河大地。经过江淮大地两代人的不懈努力,江淮地区也终于彻底告别水患,跟随新中国的腾飞,逐步找回昔日荣光。江浙两省关于太湖和嵊泗列岛的争议相比,苏皖的洪泽湖交接,则可称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太湖   洪泽湖   嵊泗   洪泽   淮河   苏北   湖州   水患   安徽   江苏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