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激烈的一场科技战打响了

今年最激烈的一场科技战打响了。

据报道,美国拜登政府计划下个月发布一项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的投资,涉及半导体、人工智能(AI)和量子投资等经济关键领域。

美国还是怕了,美国官方的说辞,是担心中国上述领域的企业,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这个行政命令,是怎么个限制法?

简单来说就是,白宫要求,不准美国的企业和中国进行关键领域的贸易往来。同时,美国的企业想要对华投资时,需要向政府报告,经过政府批准之后,才能继续投资。

这不是完全是“耍流氓”么,但是现在就是摆在台面上的耍流氓。

而这一措施开始实施后,主要是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会产生一定影响。

因为很多企业,除了在国内市场融资外,同样也会在美国寻求融资,现在不让美国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必然会对这些高科技企业融资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从目前国内高科技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近几年确实有部分高科技企业实现了弯道超车,比如在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领域都实现了超越,但整体上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其次,这一举措也将会对美国自身的科技发展产生影响。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之一,而美国半导体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如果这些企业无法继续在中国市场上开展业务,对收入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2000至2020年,G7国家与中国的研发支出变化。(单位:十亿美元)


事实上,中美科技脱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且从发展趋势来看,似乎中美在科技上,已开启战略脱钩,未来全球很多企业或许将开始选阵营。

在言叔看来,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和技术战,以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禁止向中国高科技企业出售芯片和其他关键技术,以及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等。

而这种脱钩的影响也是可以预料的。首先,这将会导致全球供应链的重大变化。由于许多企业都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因此这些变化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这也将会导致全球科技创新的分化。如果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受到限制,那么全球的科技创新也将会受到影响。

从美国的打法上,也可以看到打法在变化,开始从以前的经贸战转向科技战,主要是打击中国的半导体科技或核心制造。希望以此能够打断或迟滞中国复兴强国建设进程。而在摆在明面上的说辞,通常是“知识产权”和“构成威胁。”

对中国来说,建设现代化强国,就必须在高科技和核心制造领域突破美国的封杀以实现超越。正因为如此,近年来中国加强了高科技领域的投资,也出台了振兴科技的相关政策。更明确了创新科技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持续优化完善,鼓励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覆盖企业全周期科技创新。

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鼓励科技创新税收政策减免金额年均增长28.5%,5年累计减税2.54万亿元此外,我国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等等。

而对美国的科技企业来说,跟中国脱钩,也不见得是“一本万利”的事情。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的1052家科技企业累计裁员超16万人。而2023年以来,不到3个月时间,全球527家科技企业已累计裁员超15万人,势头显然更加凶猛。

比如,亚马逊计划最快从本周开始裁减约1万名员工,主要涉及语音助手Alexa部门、零售部门等。而Meta宣布裁员超过1.1万人,主要是为了应对苹果公司的竞争。

这些高科技企业为何会要裁员?从宏观层面来看,无外乎几个因素,一是战略调整,二是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是公司业绩不佳。

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也有三个原因,一是中美脱钩,二是美联储疯狂加息,三是投资者/市场预期发生变化。

站在企业管理层的角度来看,CEO们现在更多地考虑优化管理、削减成本,成本高昂而前景不明、短期内难以对现金流做出贡献的项目被砍掉,业务变得更聚焦,企业对留下来的员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总的来看,言叔认为,中美科技领域开始脱钩后,将加快中国科技企业在A股上市的步伐,未来科技企业融资途径可能会更为依赖国内的资本市场,而这也是这两年开始实施注册制重要的原因之一,本质就是在为科技企业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中美   科技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高科技企业   融资   激烈   领域   全球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