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无奈:这几位谋士离开自己,投靠到曹操麾下!

#头条创作挑战赛#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各路诸侯为了争夺天下,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人才争夺战。袁绍身为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盟主,又有四世三公的家世加持,使得他盛名在外,不少英雄豪杰慕名来投。但是,让袁绍无奈的是,这几位谋士却选择离开自己,并投靠到曹操麾下!

一、荀彧

永汉元年(189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董卓废立皇帝后,荀彧弃官归乡。不久之后,荀彧前往冀州。当时,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

于是,到了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开袁绍,投靠到曹操麾下。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说:“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荀彧在曹魏官至侍中、守尚书令,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所以受到冷落,于寿春忧郁而亡(一说服毒自尽),享年五十岁。获谥为“敬”。

二、郭嘉

郭嘉出生在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袁绍夺取冀州后,郭嘉前去投奔。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郭嘉认为袁绍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不是一位英明的主公。于是,郭嘉离开袁绍,一直赋闲了六年。

曹操颇为器重的一位谋士戏志才去世。伤心之余,曹操写信给荀彧,让他给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谋士。于是,荀彧就将好友郭嘉推荐给了曹操。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讨论完后,曹操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郭嘉离开营帐后,也非常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公啊!”

郭嘉为曹操一统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号贞侯。

三、董昭

董昭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后担任袁绍帐下参军。多有战功,但是,袁绍听信谗言,董昭不得已离开袁绍,并投奔张杨。张杨率军迎接汉献帝时,董昭随行,并拜为议郎。后来,董昭与曹操在洛阳相见,又建议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许昌,董昭自此成为曹操的谋士。

曹丕称帝后,董昭升任大鸿胪。此后先后担任侍中、太常、光禄大夫、太仆等重要职位。魏明帝曹叡即位后转任卫尉。太和六年(232年),董昭升任司徒,也即位列三公。青龙四年五月乙卯日(236年7月4日),董昭去世,时年八十一岁,谥曰定。

四、许攸

许攸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爆发后,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叛袁绍,并归降了曹操。来到曹操身边后,许攸表示:现在袁军有粮食存于乌巢,虽然有士兵,但无防备,只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其粮草,不过三天,袁军将会败亡!

曹操听计后大喜,选精兵假扮袁军,马含衔枚,士兵拿着柴草向乌巢出发,遇上其他人问话时,皆回答:“袁绍怕曹操奇袭,派我们把守。”袁军不疑有诈,放其通行。到达乌巢后,曹军放火,营中大乱,大破袁军,粮草尽烧,这成为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关键。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占领冀州,许攸立有功劳,但是,许攸自恃功高,屡次轻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场合,直呼曹操小名。最终,曹操找了一个借口将许攸处死了,也即同样是离开袁绍的谋士,许攸的下场自然比不上荀彧、郭嘉、董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谋士   麾下   冀州   司徒   建安   轻兵   孝廉   主公   粮草   无奈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