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河口海岸综合治理和保护研究团队在Science上撰文呼吁加强中国牡蛎礁海岸保护修复

  近日,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口海岸综合治理和保护团队在国际期刊《Science》上撰文总结我国牡蛎礁海岸修复措施,呼吁进一步加强保护。

  团队成员博士生徐伟在《Science》上发表的题为“Protect oyster reefs in China’s coastal zone”文章中,指出牡蛎礁是一种重要的海岸带生态系统,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河口和海湾区域,在净化水质、减缓岸线侵蚀、固碳、提高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过去200年,受过度捕捞、水体污染、开发建设、病害和栖息地退化等因素影响,全球的牡蛎礁退化超过85%。

  文章中还提到,截至2020年,我国已知的牡蛎礁分布面积约1906公顷;建立了数个以牡蛎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四个存在牡蛎礁分布的海洋保护地(共约43959公顷);在天津、江苏、浙江和香港等地开展了牡蛎礁生态修复项目。牡蛎礁也被列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建设内容。建议开展全面调查和监测,对分布有牡蛎礁的海岸带保护地及周边海域加强管理,限制无序捕捞和过度采苗活动。提高对牡蛎礁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的认识,把牡蛎礁作为与红树林、盐沼、海草床并列的典型海岸带生物栖息地加以保护和修复。(通讯员:河海大学 陶爱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河口   牡蛎   盐沼   海岸   团队   海草   种质   综合治理   中国   海洋   生态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