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江青前夫被任命为天津市市长,后来他多次找毛主席求援助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一位神秘客人,他是江青的前夫,也是天津市市长,更是坚定的共产党人——黄敬

“主席,如今天津的工业建设非常顺利,只是工人的住宿是个大问题,如今好多工人都没有个安身之处,基我们打算建造一个工人新村,保障工人最基本的生活。”

毛主席听到这话,赞许的点点头,笑着说道:“看到天津在你带领下发展得越来越好,我就放心了!”

黄敬望着主席两鬓的白发,有些于心不忍,支支吾吾地开口道:“但是主席,我们将能凑的钱都凑到一起也只能解决一般工人的住宅,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

“既然这样,你不用担心,钱的事交给政府。”毛主席沉思片刻,给了黄敬一个肯定的答复。

要知道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数不胜数,毛主席对此也无计可施。

那么,主席直接答应黄敬的请求出于什么目的?江青与黄敬、毛主席又有着怎样难以言说的关系?

一,非凡出身,坎坷经历

黄敬出生于江南名门之家,他原名俞启威,祖父是鲁迅先生的师傅俞明震,可以说从小衣食无忧。

因祖辈的影响,黄敬从小就有着一颗正直的心,经常帮助贫寒家庭的同学,这种神圣的精神延续到他读大学。

1931年,日本军队踏足中华大地,在我国东北地区掀起侵略的硝烟,时任民国大总统职位的蒋介石竟然提出不抵抗政策。

这让许许多多的中国同胞为之愤怒,纷纷举起反抗的旗帜,其中在国立青岛大学的黄敬也不例外。

“政府不仁,置国家人民于不顾······”黄敬站在学校正门口,高声呐喊,呼吁来往学生进行反蒋运动。

他的呼吁起到很大作用,许许多多的学生都罢课反抗,在全市上下掀起一场不小的反蒋浪潮。

因他的突出表现,被共产党员王弢看中,便指引他进入中国共产党,任命其为地下党支部书记,宣传先进革命思想。

正是在这时候,黄敬改了名字,用新的名字和身份来组织运动,避免国民党反动派对家人的伤害。

他与江青的缘分也是在这一时期结下,当时黄敬的姐夫赵太侔是著名戏剧家,也是他所就读的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

一天,姐姐和姐夫邀黄敬到家吃饭,黄敬刚推开屋子,姐姐俞珊就拉着旁边女孩的手,指着自己说道:

“看,那就是我弟弟,现在你总该相信我说的吧!”

黄敬一头雾水,眼睛不自觉地与看过来的一双眼睛相对,在对方炙热的眼神下连忙移开视线,含糊地说道:

“姐夫没在家吗,不是说要一起吃饭的吗?”

俞珊一拍大腿,笑着对江青说:“你看,光顾着跟你说话,都忘记做饭了。”

最后,还是黄敬和姐夫下厨做了一桌子菜,席间,黄敬发现姐姐姐夫似乎有意撮合自己和这个名叫江青的姑娘。

刚刚20岁的黄敬虽然不满意姐姐姐夫这种撮合方式,但在听到女孩逃出封建婚姻的经历后,也对她产生了保护的欲望,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恋爱之后,黄敬引领江青加入中国共产党,先进的思想和革命的热情对17岁的江青有很大吸引力,两人便在各自领域上为革命事业做贡献。

1932年,升任中共青岛委员会宣传部部长的黄敬,在国民特务的围捕之下不幸落网,姐姐俞珊和姐夫赵太侔凭借着社会关系为他游走,这才保住他一条命。

在审讯期间,黄敬死活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的事实,被国民党特务处以极刑,全身上下没一块好肉。

而黄敬刚刚成婚的妻子江青,则在组织的安排之下不得不转移上海参加革命,也正是天南海北的分离,结束了两个人的爱情。

待到黄敬被放出狱,他辗转多地终于见到妻子,只是此时的她已经是上海著名影评人唐纳的妻子。

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打击,让20岁的黄敬再也抗不下去,他生了一场极重的病,姐姐姐夫为他四处求医。

后来,俞家听说家中少爷生病,便将其送到医疗技术最为发达的上海,在此黄敬的病症得到很大改善,但依旧落下了病根。

“黄敬同志,组织特派你前往北平参与革命工作,避免特务卷土重来。”

收到这道通知后,黄敬收拾行囊与家人告别,奔赴北平参加工作,看着满脸泪痕的父母,他于心不忍,保证道:“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到达北京之后,黄敬在革命之余靠学习理科知识,顺利考入北平大学,成为数学系的一名大三学生。

1935年,面对华北地区危在旦夕的情况,蒋介石依旧秉持着“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想法,对国内大量共产党员进行屠杀。

引发了社会各界爱国人士的反对,这些不忍看日寇侵略中华的人,他们自发组织团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游行请愿,希望政府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这场运动虽然并没有让国民政府醒悟,但唤醒了万千还在沉睡的百姓,统一抗日战线越拉越长,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唤醒运动。

“如果反动派来抓捕我们,我们就按照计划好的行动,让对方没有证据对我们进行伤害。”黄敬对一众革命学生说道。

他从上次学生运动被捕后,就开始思考如何与国民特务作斗争,更好地开展革命事业。

终于,在这场12·9运动中,他谋划已久的涌动终于可以派上用场,将前来平反的反动派挟制住。

这次游行示威结束后,黄敬的突出表现和机智谋略被共产党给予很高评价,并请他担任北平市委书记。

工作期间,黄敬始终如一的保持正直,用一颗英勇无畏之心参与革命,不少革命女青年都对他青睐有加。

就连曾经的妻子江青也找到他,希望能够再续前缘,黄敬严词拒绝对方,但还是为走投无路的她指明革命方向——延安。

也正是在黄敬的帮助下,江青来到延安,并且结识了刚刚遭遇婚变的毛主席,与之开启革命爱情。

二.革命榜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后,黄敬带领战友坚守在华北平原一代,继续做着革命情报传播和思想工作。

冀鲁豫地区自然条件很是优渥,高耸的山峰和崎岖的沟壑十分适合红军进行游击战。

但当共产党来到此地时,却面临到一个极大的困难:群众不配合,导致对地形不了解的红军经常迷路。

黄敬听到这个情况,连忙来到此处进行群众工作,他对该地区的领导班子说:“我们不能用旧思想,将群众排到最后,这样群众自然也不会将我们排在前面。”

随后,他带着人员居住在农村地区,与平民百姓同吃同住,培养出很好的感情,从而让共产党在华北地区的抗战工作开展的十分顺利。

战争结束后,黄敬对这场战役总结道:“既然要发动群众运动,就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关心群众、联系群众。”

正是黄敬的正确认知,让我们党在群众问题上得到极大突破,从而在之后群众路线上越走越远,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国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国家,百姓根本离不开土地。

黄敬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在联系群众的同时,他对冀鲁豫等地的农民进行考察,开展了“双减双增”的土地运动。

并且,他把一些地主瞒报的“黑地”进行划分,争取让每一户百姓都能种上地,改善生活状况。

在他基层革命的这些年里,冀鲁豫三地的农村建设蒸蒸日上,不光能减轻劳作负担,还有各式各样的教会,能识文断字,学习新思想。

百姓们都夸道:“黄敬同志是我们的大救星,俺们再也不用受地主的气,自己也能种上属于自己的地。”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的数量才是革命的胜利关键,在黄敬群众革命的进展下,参军抗战的人数和士气都得到提升,为最终胜利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天津展开激烈抗争,这一仗不仅关乎到天津归属问题,也很大的影响着北平的解放与否。

在作战之前,黄敬得知消息,对毛主席等作战将士表示:“天津是重要工业城市,在战争期间,尽可能不破坏工厂设施,减少城市重建的压力。”

毛主席听到黄敬的建议很是赞同,对全体解放军下令,势必保护工厂。

1月3日开始,人民解放军带领军队与国民革命军开火,经过长达十天的激烈战斗,最终解放军歼灭敌军13万人,成功解放天津市。

这是一场不可思议的战役,当战火硝烟散尽之后,天津市的许多工厂、学校都完好如初,丝毫没有收到战争影响。

“主席,天津解放后派谁去坐镇呢?”毛主席身边的士兵询问道。

毛主席看着桌上的茶水,端起来喝了一口,含笑说道:“还没打仗我就想过这个问题,黄敬能力强,心思缜密,是做天津市长的不二人选。”

三,为国为民

接管天津后,黄敬需要管理的工作就更多了,他原本就脆弱的身体不堪重负,三天两头的生病。

但又因为天津是重点建设城市,黄敬只得打起精神投身基层,解决当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矛盾,拉进双方距离。

民生问题是黄敬十分重视的,他在天津上任之后,建立了群众信访制度,针对群众的建议进行工作修改。

1950年初夏,正在翻看群众信件的黄敬看到了这样一封信:我们是居住在天津市六区钢厂的工人,我们没地方住······

黄敬将这封信看完后,十分震撼,他立刻叫来秘书询问情况,得到确切答案后他直奔六区工厂。

来到工厂后,黄敬见到了此生难忘的场景,许许多多的工人就在工厂搭建简陋窝棚,一家五六口人住在不足15平的棚子里,睡觉都得轮班睡。

甚至有些人根本没有水用,只能蹲在工厂的排水沟边,用手舀着沉淀着泥土的脏水洗脸。

黄敬看到这一幕幕,心里像被火烧过一样疼,他立刻召集来天津市所有政府人员,集资拨款为工人们建房。

可当时整个中国都处于贫困时期,哪里能一下子搞来钱建房子,黄敬忙活了半个月也才凑到一半的钱。

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黄敬想到毛主席曾说过的那句:“天津建设很重要,有需要就跟我说。”

于是,黄敬买了张前往北京的车票,在来的路上,他向周恩来总理表明来意,与毛主席约好在中南海书房相见。

多年不见,黄敬看着主席亲切的面孔,简单寒暄几句就表明来意:“主席,这次我不得不请你帮忙,我们工厂的工人改新村实在筹不出钱。”

毛主席对黄敬在天津的政绩十分赞赏,听到他情真意切的话,就明白他这是遇到不能解决的麻烦了,同意由中央拨款为工人建房。

1952年,黄敬在党中央的帮助下,五万间工人宿舍全部建成,工人们望着规整的住宅纷纷落下泪来。

“我虽然是市长,但我不能脱离百姓!”这是黄敬为官数年最常说的一句话。

当然,他也是这么做的,从新中国建立开始,黄敬先是亲自查看群众来访,后来他就特意设置“市长信箱”。

任何有所不满的百姓,都可以匿名向信箱里投递信封,以此来满足群众的需求,站在群众角度办实事。

1958年,这样一位为国为民的英雄市长,因身体过度操劳,于46岁去世,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看群众的来信。

结语:

男儿自以身许国,黄敬的一生是伟大的,他虽出生于富贵人家,但他却有着不同于富家子弟的奉献之心。

生在高处,不忘底层人民;生命将尽,仍要为百姓献出最后一丝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青岛大学   北平   市长   天津市   前夫   特务   天津   津市   姐夫   中国   工人   群众   姐姐   主席   工厂   百姓   工作   江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