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浙江取经,湖南乡村振兴更有灵感了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香枝 长沙报道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

湖南乡村振兴系统首次出省举办培训班,地点选择浙江。学员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的工作足迹和思想脉络,边学边悟,并对标先进、打开视野、激发灵感,为湖南的乡村振兴拓思路、聚能量。

第一期培训班开班式现场。

近日,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浙江大学基地、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分两期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全省乡村振兴系统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

由省乡村振兴局班子成员带队,共组织省乡村振兴局机关处室、14个市州、15个重点帮扶县、14个示范创建县及部分县市区乡村振兴局长近100人,专程赴浙江学习考察。

第二期培训班学员们认真听课。

这样出省举办培训班,在湖南乡村振兴系统内尚属首次。那么,为什么要选在浙江举办培训班?学些什么?学完之后怎么做?观潮君为您一一梳理。

学习先进 汲取奋进能量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精准扶贫理念提出十周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

如何在开局之年起好步,为关键之年拓开新局,这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固化,从学习中去汲取不断前行的能量。

在春耕春播的季节,来到浙江举办培训班,也是想通过集中充电的方式,进一步学习政策、熟悉业务、提升能力,引导和激励干部立足岗位想事谋事、干事成事,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南的伟大进程中,贡献更多力量、取得更好成绩。

花垣县十八洞村。(图片来源: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工作6个年头,每年都会用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深入基层和部门调查研究。浙江的山山水水、村庄田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安吉县余村。(图片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开设此次培训班,正是要沿着总书记的工作足迹、奋斗历程、思想脉络,边走边看,边学边悟,让纸上的文字变成鲜活的画面、生动的实践。

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在安吉县余村合影。

去安吉县余村,看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重要理念如何变为现实;去余杭区小古城村,看当地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建立村级事务民主协商制度,一跃成为3A级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去萧山区横一村,看“绿色+农文旅”的创新实践;去诸暨市枫桥镇,看历经五十年的“枫桥经验”为何到现在还历久弥新……

浙江余杭小古城村。

规划有序、小巧精致的菜园。

经过探索实践,浙江的乡村振兴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在“千万工程”引领下,经历了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未来乡村的迭代升级。

如今的浙江乡村,不仅有体现江南水乡的田园韵味、青山绿水的乡愁韵味,还有体现城乡融合的现代之美,俨然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徐徐展开。

浙江和湖南同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和地貌也都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浙江是“七山一水两分田”,湖南是“七山二水一分田”。相同的地理环境,也让此趟学习之旅提供了更多的可借鉴之处。

查找差距 明确前进方向

学习,自然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从满当当的五天学习日程来看,湖南到底要向浙江学习哪些本领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的6个年头,为浙江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财富。培训班学员走进浙江乡村,聆听当地老百姓讲述总书记走访群众、深入基层的故事,感受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强村富民的中国乡村梦如何在现实中真正落地。

萧山横一村,可坐在稻田旁喝咖啡、吃披萨、看日落,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瞄准先进地区的乡村新业态,为工作打开新思路。

浙江不止有乡村美丽,还能用美丽乡村衍生出美丽经济。比如,可坐在稻田旁喝咖啡的萧山横一村,按照“萧山·未来大地”的品牌定位,借助山水林田湖等丰富自然资源,全方位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实现乡村“山水林田湖”的价值再造,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坐地生财”。

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优美只是外在的表象,最终还是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

浙江乡村大脑。

芷江槐花园村“数芷乡村”可视化平台。

浙江是数字经济大省,2022年全省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68.3%,连续4年走在全国前列。在学习之行中,安吉县余村的智慧大脑生态农村建设,引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兴趣。通过这个平台,环境保护可视化,垃圾分类可追溯……城市大脑已经成为当地乡村环境治理的好帮手。

纵观浙江的数字乡村建设,浙江地方政府、科研机构、专业院校、企业等多方力量的投入较多,造就了浙江数字乡村引领全国的实力。湖南的数字乡村建设十分需要“解锁”这项新技能,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在诸暨枫桥镇,学员们纷纷拿起手机拍照。

近年来,湖南在有效衔接工作中,各项工作扎实有力、卓有成效,比如浏阳市的“首厕过关制”、隆回县摘牌验收等工作,为全国创造了典型、提供了经验,但是,湖南在数字乡村、生态乡村、未来乡村的建设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一方面,湖南要把目光对准此次观摩的创新“带头人”,学习党政引领的领导力、思想开拓的引领力、基层组织的致富带动力、乡贤能人的社会号召力,为工作赋能增效;另一方面,浙江、湖南本就是一家亲,2018年湖南古丈县翁草村成为安吉白茶“白叶一号”的受捐茶苗对象,4年以来,两省就茶苗基地建设、茶苗定植、后期培管、采摘加工等工作进行多次沟通交流,“白叶一号”的成功实践,也让古丈县翁草村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致富之路。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向安吉黄杜村赠送锦旗,感谢黄杜村多年来对翁草村的无私奉献与倾情助力。

基于这个基础,湖南各地可结合实际,与浙江各地建立友好联系,共同探讨,相互协作,为建设具有湖湘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新思路。

以学促干 谱写振兴新篇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

从这一趟学习之旅、取经之旅中,能读出什么样的“真经”?又该如何把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用“他山之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在培训班结业式上指出,要在认识上真正有所触动、在思想上真正有所突破、在行动上真正有所拓展。

岳阳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游志坚表示:“岳阳市将始终在终身学习上做表率,突出首要政治任务学,结合开展主题教育学,对标对表浙江先进学,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邵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邓哲泓表示:“邵阳县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对标先进,强化思想先导,切实凝心铸魂,筑牢巩固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理论基础;进一步抓好传达学习,把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带回去好好领会,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成效。”

打破思维藩篱,创新是关键。

“抓好典型创建,打造示范标杆。创新产业帮扶,拓展增收途径,创新打造集中连片产业帮扶示范基地。创建幸福屋场,建成一批各美其美的美醴乡村。”醴陵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孙平对下一步打造和美乡村有了新的思路。

“凤凰县将紧紧依托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的二三产业融合,为广大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凤凰县乡村振兴局局长田峰表示,此次学习让他们认识到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在思想上很受启发。

湖南乡村美景。(图片来源:湖南省乡村振兴局)

今年,湖南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就是要在开局之年瞄准目标,撸起袖子酣畅淋漓地大干一场。

取经归来,正是为了更好地再出发。我们已经走过了脱贫攻坚的千山万水,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跋山涉水,继续扛起首倡之地的政治担当,谱写出湖湘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凤凰县   邵阳县   湖南   安吉县   浙江   岳阳市   乡村   培训班   湖南省   总书记   灵感   局长   思想   先进   数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