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东方小巴黎的崛起之路


从百度地图上看,早年哈尔滨周边的城镇是这样的,北边过松花江是原呼兰县,南面50里是原阿城市,西边是原双城市,东面是宾县,哈尔滨就在这几个城镇的中间,位于松花江南岸。


从史志上看,这几个城镇形成的时间比哈尔滨早,阿城和双城都是千年古城,阿城的会宁府千年前曾是金朝的首都,而双城也一样,当年和阿城也是小兄弟。


双城魁星楼


阿城金上京会宁府

呼兰县的历史也不短,是1734年清政府批准设立的呼兰城,当时直隶黑龙江将军。


呼兰清真寺

而呼兰在没有设城之前的几百年到千年前也是会宁府的辖区,呼兰一说还是女真语“忽剌温”的音转;还有一说是满语“烟囱”,历史也太悠久了,尤其金朝还存在断代。

宾县虽然晚些,但也比哈尔滨的历史早,1880年清廷批准在苇子沟建宾州厅,”宾州”由此而来,这时候哈尔滨这旮瘩还归吉林管那。1902年宾州厅升为宾州直隶厅,后升格为宾州府,也曾经管辖过延寿县和阿城县。

而哈尔滨地区最早的居民聚集地,是傅家甸、顾乡屯和老上号(今香坊),他们呈三角形,而三角形的中心(以哈站为中心方圆几里的范围),在中东铁路建设前是什么情况,史书上没有记载。

现在的群力新区四方台,千年前曾经是金兀术的点将台也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就是80年代根据遗址考证的。


这是我2022年在点将台上的照片

在百度上查哈尔滨的出处,有几个不同的说法,晒网场、阿勒锦、哈耳宾等等,但都没有史志佐证,而从当时的“三角形”看,在三角形中心地带的地况地貌应该是不能宜居的,或者是草甸子带沼泽地,或者沼泽地连沼泽地,总之,在这里想生存是很困难的。

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就是从中东铁路的修建开始,哈尔滨才走进历史的记录里,逐渐的越来越清晰,最后定格哈尔滨市。

从哈尔滨的史志上看,当年三角形空白处的街道都是俄文名,多数都是在1898年修建时命名的,而在苏联十月革命后到1925年前,凡是俄文街道名的都陆续改成中文名字,比如道里中央大街周边、大直街周边、安字片、宣字片等等。

至于当年中东铁路的交汇点为什么选择在现在哈尔滨的市中心位置,其最主要的理由就是这地方当年是荒地,不用动迁,成本特低,其次是地理位置极佳,哈大、滨绥、滨州在这里交汇是最佳位置。

当时的背景是沙俄在侵占中国大量的土地后,还想继续攫取中国东北的资源,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做文章,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东铁路合同,中东铁路是西伯利亚铁路的一个支线,从满洲里过境,之前称“东清铁路”、“东省铁路”,后统一称为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印象馆

滨州桥的铭牌


原滨州铁路滨州铁路桥

中东铁路到哈尔滨后分为东南两线,东去到绥芬河,过境就是就沙俄的海山崴,南下到大连港,中东铁路呈T字形,现在称为哈大线、滨绥线、滨州线。


这是原绥芬河火车站,摄于21年

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建筑群

中东铁路的修建让哈尔滨迅速崛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短短20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东北的大城市,一座欧化的城市,政治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要道,被称为东方小巴黎、东方莫斯科,成为国际性商埠,鼎盛时期先后有33个国家的16万余侨民聚集这里,19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

光复后又几经变化,哈尔滨又成为了黑龙江省的省会,苏联的援建,内地迁移的工矿企业和学校,让哈尔滨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工业基地,科研基地,农业的大粮仓,在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名列前茅。

现在哈尔滨市辖有道里区、南岗区、道外区、平房区、松北区、香坊区、呼兰区、阿城区、双城区和宾县、巴彦、依兰、延寿、木兰、通河、方正、五常、尚志等18个区市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宾县   沙俄   绥芬河   阿城   双城   滨州   角形   中东   巴黎   哈尔滨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