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艺术家吴正丹、魏葆华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

“肩上芭蕾”破茧成“蝶”,杂技艺术实现新突破。

4月21日晚,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举行,并揭晓第31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其中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文华表演奖”获奖作品——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领衔主演吴正丹荣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魏葆华获“主角提名奖”。

本届是杂技艺术在白玉兰奖中实现零的突破,吴正丹为活动举办31届以来首位获得“主角奖”殊荣的杂技演员。

作为“肩上芭蕾”的开创者,吴正丹和魏葆华凭借在杂技舞剧《化·蝶》中的精湛演绎喜获奖项。从艺30年,二人致力于杂技技艺的提升,并始终将杂技融于表演之中,以戏剧理念丰富着角色的塑造、情感的表达。

“作为杂技艺术工作者获得这个提名非常的荣幸,这不仅是对我们表演艺术的充分认可,更是对杂技艺术走向戏剧性表达的最大鼓励和肯定。”首次站在白玉兰的领奖台上,吴正丹说。52岁的魏葆华表示,这可能是她艺术生涯中最后一部杂技剧。“以前总觉得白玉兰离我很遥远,这次入围真的很激动,感谢白玉兰的包容和宽广。”魏葆华说。

舞剧《化·蝶》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该舞剧将再次开展全国巡演,由新生代力量、青年艺术人才“肩上芭蕾”传承人李梦楠、龙云侠领衔主演,而该剧艺术总监“东方天鹅”吴正丹与其黄金表演搭档、著名杂技艺术家魏葆华也将在部分场次中惊喜登场,展现广州艺术名家的魅力和新生代青年人才的文艺传承力量。

大型当代杂技舞剧《化·蝶》由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改编自中国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剧目编创中,主创团队对这一经典故事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祝英台投坟殉情之后的化蝶过程细化物化,让剧目不单是讲述这个经典的中国爱情故事,更着眼于“蝴蝶”从孕育、孵化到破茧、翱翔的蜕变过程,以颂扬生命不息的永恒力量,弘扬中国文化的中和、包容、简约之美。

为致敬中国传统审美、丰富演出观感,该剧主创团队以杂技结合戏剧、舞蹈等多元艺术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并花费近两年时间打造衍生出许多新创意项目,包括芭蕾转碟、软钢丝、蹬伞、集体扇舞等,全剧对于“肩上芭蕾”画龙点睛般的运用,更是烘托出“生死相随,皆缘和你永远徘徊缠绵”以及“旷世蝶恋,只为在你肩头片刻停留”的独特艺术效果。

【南方日报记者】洪钰敏

【作者】 洪钰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表演艺术   软钢   戏剧   舞剧   剧目   广州市   杂技   新生代   广州   芭蕾   上海   中国   肩上   艺术家   主角   力量   艺术   白玉兰   吴正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