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量产了,主流厂商闭口不谈,之前的新能源车主怎么办

划时代的固态电池,主流电池厂商闭口不谈

说起电动汽车,大家最关注的就是电池续航。然而充电快、能量大、性能安全的固态电池是大家最喜欢的。然而,固态电池技术在主流电池厂商口中犹如“禁忌”,大多避而不谈。

先看比亚迪,自从刀片电池上市以来,好像比亚迪的电池科技树被砍掉了一样。包括已经上市的钠离子电池,还有已经量产的半固态电池,好像都与它无关。

还有宁德时代,不论是钠电池还是固态电池,都曾经涉足过,包括各项实验数据和量产信息。结果还是出来了麒麟电池。

让人不可思议的,许多二线厂家已经开始了钠电池的装机测试和应用,还有固态电池的大规模投产。这些主流电池厂商为什么都沉默了?

固态电池最新信息

卫蓝科技第一条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产线已经投产,每分钟可以生产16支半固态锂电芯。其能量密度是普通锂电池的1.5倍以上,也就是说续航超过1000公里的电动汽车会在不久全面普及。

英国萨里大学、国家物理实验室和伦敦大学学院开发了新技术,通过创建阻隔层,使电池能够正常运行,但可以减缓枝晶生长并促进其快速消除,从而使电池更安全、更可靠、寿命更长。

日产汽车目前已经成功研制出全固态电池,相比目前的液态锂电池,成本降低50%,能量密度提高1倍以上,并电池充电速度可提高三倍。

宝马也在不久前,官宣“2025年推出第一台全固态电池原型车”。


由比尔·盖茨、大众集团、德国马牌集团、上汽集团投资的美国一家名为QuantumScape公司,固态电池取得了重要突破,电池能量可以提升近一倍,搭载这款固态电池的主流车型,都将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而且15分钟即可充80%的电量。即使行驶100万公里,也不影响使用。

固态电池的前景

随着锂资源产能的释放,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由60万每吨降低到了20万每吨,可以说降低了三分之二,而且还在持续走低。并且其他贵金属材料也随着产能释放和替代,也逐步走低。

根据目前电池占据汽车成本的一半来算,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应该是之前的三分之二,甚至还要更低,所以之前30万的车,现在20万一样不会亏。随着原材料的降价,固态电池的成本会进一步降低,什么概念呢?等于没降价之前的Model 3,续航可以提高一倍。

科学家们提出的目标是将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400WH/KG。如果这个目标实现,未来不仅是汽车,直升机也可以变成电动,而且汽车可以做到充电10分钟行驶500公里。也就是,私家飞机会逐步普及,在高速服务区抽根烟的功夫,汽车就又能跑500公里了。

问题依然很多

固态电池的优点虽然多,例如安全性、续航、环保、体积小。但是缺点一样明显,量产困难,配套不健全,生产工艺不成熟,导致性能并不稳定。

下面是网友所提出的质疑:

1、电网承受能力怎么解决?

2、零下30度能用吗?东北怎么普及?

3、只听消息,未见量产,到底有没有?

4、核能不好吗?

5、氢燃料电池不比这好吗?


#4月财经新势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固态   量产   电池   主流   厂商   新能源   车主   密度   能量   成本   集团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