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南浔古镇,探访“江南第一豪宅”

张石铭旧宅大门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地处江浙两省交界。自两宋时期便以盛产优质生丝闻名,明清时期成为典型的江南丝绸市镇,出产的辑里丝成为皇家织造的指定原料。近代,南浔商人较早地受欧美文化的影响,以上海开埠为契机,以经营湖州特产“辑里湖丝”和生丝贸易起家迅速崛起,并逐渐向食盐、运输、金融、码头、百货、医药等行业延伸,在较短的时间内聚集了大量财富。

清朝末年南浔有民谚:“四象八牛七十二条小黄狗”。那时,人们依据富户家财多少,分别叫作“象”“牛”和“狗”。家财在千万两白银以上的叫作“象”,南浔有刘、张、庞、顾四家。家财在五百万两白银以上的,叫做“牛”,南浔有邢、周、邱、陈、金、张、梅、蒋八家。家财在一百万两白银以上的,叫做“狗”,南浔这样的人家太多了,说是七十二家,并不是真的只有七十二家,泛指这样的商家很多。“民谣:“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就是对南浔富庶的反映。

女厅前的天井

到了南浔古镇,首先要要参观的就是“江南第一豪宅”——张石铭旧宅。

说张石铭,就得先说“四象”之一张家。

张家祖居南浔,世代做生意,但上溯几代,做的都是养家糊口的小生意,与别的乡民并无二致。比如张石铭的高祖以弹棉花为生,曾祖只是开个卖糕团、酱盐的小店,生活仅能维持温饱。

张家真正开始把生意做大,是张石铭的爷爷张颂贤。1843年,上海开埠通商。张颂贤抓住机遇,做起了丝绸生意,他在上海设立丝行,全力经营南浔特产——辑里丝,创建了一条从南浔到上海的生意线。生丝从南浔一船一船地运出去,银子从同样的航道运回来。

在攫取了第一桶金以后,张颂贤把触角伸向了盐业,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浙江盐官望风而逃,一时间私盐泛滥,各大盐商急于将手中的“盐票”出手。张颂贤乘机吃进了10万盐票,并拥有了“张恒源盐号”。平天国运动失败,张家的财富一夜间暴涨10倍。鼎盛时期,半个江南都吃张家的盐。

从张石铭旧宅里面向外拍的大门

后来,张家又涉足上海地产、码头、运输、金融等行业,生意越做越大,钱越来越多。

到光绪未年,南浔商人家财四象之首的刘镛大约2000万两白银,第二名张家大约1600万两白银,已是富可抵国的富豪之家。

张颂贤有两个儿子。长子张宝庆,也就是张石铭的父亲,长年患病,张石铭16岁时去世。次子张宝善,也就是民国名人张静江的父亲,协助父亲打理家族产业。

1892年,张颂贤去世。1894年张石铭乡试考中举人。1895年到北京会试时参与公车上书,结识康有为。公车上书失败后,不再参与政治,醉心古籍、金石、书画收藏。

1903年,张家分家。张石铭一支被称为“南号”,张宝善一支为“东号”。张家分家后,张石铭“南号”继承的祖业包括丝绸、盐业,以及上海慎大钱庄、东南信托公司和一些房地产,这些商业活动主要是张石铭母亲桂老夫人经营,张石铭的兴趣在收藏字画、金石、碑刻、奇石、书籍等。

精美的砖雕

张家原居住南浔东大街祖宅尊德堂,后张石铭与母亲桂太夫人在张家的产业启泰酱盐店河对岸的南西街买下诗人董说旧宅和顾氏旧宅,兴建了一处规模更大的宅院懿德堂,也就是现在的张石铭旧宅。

这所大宅自清光绪二十五(1899年)开始建造,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完工,占地面积4792平方米,坐西朝东,有五落四进和中、西各式楼房244间,建筑面积6137平方米。建筑材料有中国传统的砖、瓦,也有来自法国的玻璃、地板砖。整个宅邸院落由典型的江南传统建筑格局和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建筑组群构成,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相互连通、别有洞天、巧妙结合、前呼后应,是一座中西合璧式样的楼群建筑及其装饰的经典范例。

沿着古浔溪岸边行走,不一会儿就来到这栋古宅。黑白色调让我一下就想起了徽派的建筑特色,门前踏着厚重的石板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这所“豪宅”的大门并不起眼,既小又矮,一点也不气派,这也正印证了浙江商人藏富、低调的风格。

正厅

进了大门真是别有洞天,里面的砖雕、木雕无一处不精彩,处处透着高端大气上档次。

一进院是大厅,主要是举行大典仪式所用。大厅的匾额“懿德堂”是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懿”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表达了对妇女的尊敬,因为女子多德才是“懿”,因为张石铭早年丧父,一直在母亲的护佑之下长大,大厅取名“懿德堂”表达了张石铭对母亲的尊敬和孝心。抱柱联题写“罗浮括苍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为郑孝胥所书。

张石铭的书房“择是居”匾额是吴昌硕题写的。两边抱柱联题“囊里名琴藏古锦;壁间宝剑映松文”,为清末东阁大学士陆润痒所书。

花厅是主人日常生活和接待宾客之处,正中匾额“以适其志”为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所书,下面是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行书“酒德颂”屏风。两边抱柱联“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为晚清名臣、诗人、书法家祁嶲藻所书。

书房

女厅楼上的窗户镶嵌着法国进口的刻花兰晶玻璃,图案是菱形的四季花卉鲜果,蓝白相间,非常显眼。据说张宅的玻璃雕一百年都不用擦灰,真是懒人的福音。而且极具隐私性,人在屋里可以清楚看到外面,外面的人却看不到屋里的情况。当然,这种玻璃的价格也极其昂贵,一块玻璃值一两黄金。张家当年买了154块,现在只剩下73块,更是价值连城,导游说,一块玻璃可以在湖州换一套房。

除了法国进口的玻璃,大宅中还有一幢与整个宅子风格完全不同的西洋楼,这是张石铭为妻子徐咸安建造的。张石铭的妻子徐咸安是桐乡儒商徐焕漠的女儿,婚后不仅将张家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满腹才情。徐咸安喜欢跳舞,张石铭就专门为妻子建造了这座西洋楼,徐咸安先张石铭离世,张石铭为妻子出版了一本名为《韫玉楼诗稿》以寄托哀思。

花厅

整个楼的外立面装饰材料,瓷砖、雕柱、铁艺等全部从欧洲进口,所以整个楼为传统的欧洲十八世纪建筑风格。在楼前的天井还种有两棵广玉兰,树龄超200年,是先有树后造的楼。

这幢楼不仅外面精彩,内装修同样超出想象。整个大厅是一个大型的豪华舞厅,配有更衣间和化妆间,而这里所用的材料地砖、涂料,以及墙上的装饰油画等也均从欧洲进口。这样的楼在当时绝对是引领时尚潮流。整个楼不仅工艺精湛,用料讲究,装饰豪华,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也是相当的罕见。

人们总结张石铭旧宅有四绝:

一绝便是遍布旧宅内的东阳木雕。东阳木雕,已经有着千余年的历史,像故宫等皇家场所,才能有条件用上它,而在张石铭的豪宅内,即便是一扇窗,也会用上东阳木雕的工艺去制作。

二绝是砖雕,一块普通的青砖,如果加以雕刻上一些精美的图案,那么它的价值就不是一块砖的问题了。在张石铭旧宅,一些走廊的花窗,便是用精美的砖雕来装饰的,砖雕的图案有民间神话,英雄人物等,每一块砖雕都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精美的木雕

三绝是徽州石雕,石雕因为受材料的限制,其精致程度虽不及木雕和砖雕,但石雕的雕刻工艺更为复杂。在张石铭旧宅,石雕的图案主要是一些简单的福禄寿、八仙过海等吉祥题材为主,装饰在走廊、围墙等壁上,历经风雨,依旧很清晰地亮相在游客的眼中。

四绝是法国进口的彩色玻璃雕。张石铭旧宅中,西洋建筑风格占了很大比重,这跟张石铭早年在大上海与外国人打交道有关。因而在自己的家中,好多窗户的玻璃,都是采用法国进口材料,用玻璃浮雕和颜色的搭配,构成一个色彩迷离的世界。

镶嵌玻璃的木雕

张石铭的旧宅称为“江南第一名宅”名副其实。作为“四象”张颂贤实现财富积累,到张石铭及后代的闻名则在收藏、书画上,张石铭与近代文化界名人康有为、孙中山、张謇、吴昌硕有不斐的交情,藏书、书画、金石无一不精,还是西泠印社发起者和主要捐助人之一。其儿子张芹伯是著名的藏书家,三子张叔驯是赫赫有名的中国古钱大王。孙子张葱玉精通字画,二十多岁就被北京故宫博物院聘为学术鉴定顾问,是中国第一流的书画鉴定大师。

参观完张石铭旧宅,想起张家门厅上的四个字——“世德作求。”这四个字出自先秦古诗文《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永言配命,成王之孚。”意思是“子孙后代的一言一行要与先祖的美德相匹配”。

法国进口的玻璃

张家的老宅无声地揭示着一个家族百年兴盛的缘由:母慈子孝、夫妇和睦、兼济天下。近代的张家人才倍出,在金融、贸易、证券、运输等领域大放异彩。据导游说,张家后人现在散居海外,大多不为人所知,是隐形富豪,唯有老宅仍在南浔河畔耸立,默默诉说着物是人非,感叹着世事沧桑。

花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江南   光绪   东阳   懿德   生丝   湖州   旧宅   砖雕   家财   法国   欧洲   木雕   石雕   古镇   上海   豪宅   玻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