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商之盗版与维权

书商之盗版与维权

我今天要讲的是近百年前闽、台两地书商盗版与维权的故事。


清末民初,石印技术相当盛行。清人黄式权《淞南梦影录》记:“石印书籍,用西国石板。磨平如镜,以电镜映像之法摄字迹于石上,然后傅以胶水,刷以油墨,千百页之书不难竟日而就。细若牛毛,明如犀角”。石印技术用于印书有其优越性,用于盗印书籍当然也相当便利。1922年,厦门博文斋石印的闽南语歌仔册特地附言称:“近有无耻之徒,每遇敝初出版时,则图翻印以收便利,实属可恶”。我曾见泉州文人杨介人用闽南俗语写成的《畅所欲言》(1908年)的泉州绮文居1917年版(《改良〈畅所欲言〉》)和泉州郁文书局1928年版(《最新改良〈畅所欲言〉》),均为石印本。两相比照,从1917年到1928年、从“改良本”到“最新改良本”,字迹相同、错讹相沿。显然,“最新改良本”是“改良本”的盗印本,而“改良本”也可能是前一种版本的盗印本。我又曾见闽南语歌仔册《摇鼓歌》(厦门文德堂石印)和《最新摇古歌》(厦门会文堂石印),两书除封页、书名不同外,版式、内容、字迹、页码完全相同。


对于盗版行为,维权的书商是无奈而无力的。我曾见其维权方式之一是骂人,骂盗版者是“我的儿子”“我的孙子”。例如,台湾嘉义县捷发汉书部1926年印的闽南语歌仔册《猜药男女相褒歌》的最末一句是警告、是骂人的话:“顺续交代同业者,捡印此歌我兮子(意即:顺带交代同业者,捡便宜盗印此歌者是我的儿子)”。这与清代泉州音韵学家黄谦(思逊)自序名著《汇音妙悟》所谓“四方谋利者,若放样翻刻便是思逊之子孙”如出一辙。另有书商则谋求官府保护版权,如泉州继成堂编印的《通书》(1929年)书前有1926年9月7日晋江县知事陈同签发的《晋江县公署布告》,其文专为保护继成堂的《通书》版权而发。


(2018年10月9日记)


作者简介



汪毅夫先生,1950年3月出生,台湾台南人,历任上山下乡人员、邮递员、学员、教员、研究员、公务员和退休人员。学术著作有《闽台区域社会研究》等18部,300余万字。


主播介绍



肖璞韬,评书表演艺术家单田芳弟子,“京彩台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曾参与改编单田芳红色经典评书系列《贺龙传奇》《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演义》,并参与《单田芳自选集》十部系列评书的文字整理,文史功底深厚。


栏目介绍




汪毅夫先生著作《话说两岸》,收录了其陆续发表在中评社、中评网上的250篇文章,用简短的篇幅、简洁的语言讲浅近的道理,描述和论述海峡两岸的联结点:历史的、文化的、社会的和政治的。

《话说两岸》所有文章都短小精悍、一气呵成,就像一个个历史的小片段,形成了对两岸关系大历史的强有力佐证与补充。

京彩台湾推出《话说两岸》有声版,将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同本职工作有机结合,为广大读者提供“生动鲜活”的新媒体“选修”内容,促进学党史、知党史、用党史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感谢


汪毅夫先生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北京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中广天下(北京)文化发展中心

对本专栏的大力支持


-THE END-



京彩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书商   闽南语   通书   晋江   泉州   党史   评书   厦门   台湾   业者   字迹   畅所欲言   两岸   历史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