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广交会做翻译:带着中国结、小点心,为老板寻找潜在客户

邓子林第一次听说广交会,还是在备考研究生背单词的时候。第133届广交会开幕,她作为参展商翻译,开始了自己的广交会之旅。更多的时候,她觉得广交会翻译的角色,更像是半个外贸员——多数时候还需要“主动出击”,带着中国结或者小点心,为自己的老板寻找潜在客户。

“人是真的很多,但我所在的展位,签单率其实不算高。”疫情三年诸多不确定性,广交会的线下重启尤显意义之重。“我老板也在说,不论好与不好,不管客流量大还是不大,他们都还是一定会来。广交会是他们一定得出现的时刻。”以下是她的自述:

第一次听说广交会,是考研背单词的时候

我不是广东人,第一次听到“广交会”这个词,还是在考研的时候背到了Canton Fair这个单词。我以前倒是做过不同类型的志愿,2018年第14届FINA世界游泳锦标赛的翻译岗位,世界互联网大会做过 Wifi万能钥匙的翻译工作,但接触广交会还是第一次。在广外的老师也常跟我们说,鼓励大家多多出去实践,我就决定去广交会试一下。后来就通过一位学长,成功成为了广交会一家参展商的翻译。

我的客户是宁波一家做卷发棒直发器的厂商。因为目前是研究生阶段了,对这类翻译工作比较熟悉,所以除了一些产品术语外,需要提前准备的并不是很多。每天8点45分差不多就要到了,晚上6点左右下班。

每天工作的日常,就是站在我们摊位的门口,如果遇到来附近逛的外商,说明他对这些产品有自己采购的意向,有兴趣来看我们产品的话,我就会主动上前跟他们搭话。

不管生意旺不旺,他们说一定要来

人是真的很多。第一二天人流大,之后稍微好一些了。我大概一天要接待二三十个采购商。吃饭真的是排不上队。我老板第一天去排了,结果一个多小时才回来,买了粥和饭。再后来的几天,他们就自己带吐司、泡面、自嗨锅之类的给我们吃了,因为太多人了。

从接触的外商来看,美国和英国人都很少,南美和东欧人很多,法国人也挺多的,还有就是东南亚人。交流的困难不大,除了一些西班牙人,口音是真的重得不得了,怎么转换都转不过来的样子。如果说最感兴趣的话题,当然还是价格。比如印度人,是客商中最会砍价的。

但从签单率来说,似乎表现又比较一般。这几天感觉,我所在的展位签单率可能不到10%。我老板他们基本是每年都来参加广交会的,但也感觉这次没有以前那么大的客流量了,可能中国人更多一些,外商数量还是少了。

他们觉得,毕竟是经历了疫情三年,再开放的不确定因素还挺多。但我老板也在说,不论好与不好,不管客流量大还是不大,他们都还是一定会来。广交会是他们一定得出现的时候。

带着中国结,向外商“主动出击”

其实在广交会做翻译,相当于是“半个外贸员”了,需要先把潜在客户引进来,初步谈一下产品的大概情况,如果对方真的感兴趣,深入到一些具体的细节,那就需要老板介入进来了。

除了等,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寻找潜在客户。因为老板们都知道,现场的签单概率还是太低了,在现场最主要的工作,还是去收集潜在客户的信息,换个名片,要一个联系方式之类的。我的老板不会说英语,所以需要“主动出击”的时候,他就会带我去逛一逛,可能会遇上以前合作过的老客户,或者在休息区寻找可能。

隔壁摊位的老板也会带我一起出去找商机,每次他都会准备一些小点心、小礼物。看有外商在休息的时候,我们就会带着礼物过去主动聊天,会送他们一个小小的中国结,告诉他们,这在中国代表着“好运”,一般对方都是不会拒绝的,这样就可以开始接下来的谈话啦。

有一次我主动出去跟外商交换名片,回来后我老板发现,对方是一个大客户,而且还是他们一直想合作,还在寻找机会的大客户。当时我老板也很开心,还给了我一些额外的奖励。

最近我也在准备英语专业八级的考试。因为自己确确实实想做一名真正的同传翻译。在广交会的体验,让我觉得更像是一个会讲英语的外贸员。外贸不是我最想做的事,但这次的体验的确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外贸行业,而且切身感觉到,如果运气够好,外贸行业能带来的回报确确实实是很高的。

采写:南都记者 董晓妍 李芷琪

摄影:南都记者 张志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中国结   老板   客户   参展商   客流   广交会   英语   展位   摊位   疫情   外商   主动   外贸   工作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