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茶讯|贵州翁王村里白茶香

  水汽丰盈的谷雨时节是白茶迎来“二春”的时候。


  沿着剑河县太拥镇蜿蜒的山路驱车向上,海拔从700米逐渐爬升到1000米,薄雾笼罩山间,山顶上的一片白茶基地伴随着茶香出现在记者眼前。



  “采茶要用指头的巧劲去掐,不然会影响茶叶的品质。”在太拥镇翁王村白茶基地内,基地负责人唐洪清正带领采茶工人采摘“二春茶”。


  他对记者说,白茶从茶青到成品,要经历晾晒、杀青、烘干、提香等多道工序,每一步都是满满的学问。


  2014年,唐洪清到浙江安吉闯荡时,对白茶产生了浓厚的求知欲。


  经过3年的学习,2017年,唐洪清带着5万元积蓄与积累的种茶、制茶经验回到了翁王村。



  “白茶”是翁王村民们的“知识盲区”。“别说种茶了,喝茶的都没几个。”


  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唐洪清在自家土地上种植了20亩黄金芽茶叶,次年采摘,到手有2万元的销售收入。


  唐洪清的茶园逐渐从20亩发展到133亩,越来越多的村民找到唐洪清学习茶知识,杨再潮便是其中之一。


  2019年,杨再潮在唐洪清的支持下,前往浙江安吉学习炒茶技艺。返回翁王村后,他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投入到基地的炒茶工作中,于2020年种植起了40亩的白茶,并带动起亲戚种茶、采茶、炒茶。


  如今,翁王村白茶产业已发展600余亩的规模,唐洪清、杨再潮和众多翁王村村民一步步将白茶打造为该村的特色品牌。



  “今年我自己种的白茶供不应求,远销浙江、江苏等地,预计年产值在60万元左右,今年冬季我还要继续扩大500亩的种植规模,带动更多老乡务工增收。”唐洪清说。


  近年来,剑河县太拥镇持续推广、巩固、提升白茶产业,提升品牌品质打造,增加产品附加值。截至2022年,通过完善产品相关认证和包装提升,已实现白茶基地产茶1.8万斤(茶青),产值达150余万元,发放务工工资60余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欧阳章杰

图片来源 贵州图片库

编辑 胡锐

二审 赵昆

三审 田旻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白茶   贵州   安吉   剑河县   芽茶   巧劲   浙江   村民   春天   基地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