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帝国,曾经强悍一时,为何在一战之后轰然倒塌,一分为七?

公元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奥匈帝国在欧洲一直是一个非常强悍的存在。它的领土长期排名欧洲第二,人口则长期排名欧洲第三,是不折不扣的欧洲列强之一。而因为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在波黑被刺,才诱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一战的导火索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奥匈帝国的重要性。但在一战之后,奥匈帝国却在很短时间内轰然倒塌,其领土被并入至少7个国家,那么除了显而易见的民族原因之外,奥匈帝国的崩溃是否还有其它诱因呢?


奥匈帝国为什么选择二元君主制?

其实奥匈帝国解体的根源,可以说在其建立之时就已经种下了。奥匈帝国的政体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特例,因为它实行的是所谓的“二元君主制”,即奥地利皇帝兼任匈牙利国王,名义上奥地利和匈牙利还是一个国家,但奥地利和匈牙利分别拥有自己的议会和政府,其内部的绝大多数事务都由其自己管辖,虽然在这两个政府之上还存在一个皇帝领导的奥匈中央政府,但这个政府的权限却非常有限,基本只是负责外交和军事等对外事务。

历史上的奥匈帝国

而奥匈帝国之所以采取这样一个奇葩政体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奥匈帝国其实是继承自神圣罗马帝国。是神圣罗马帝国解体之后,在神罗曾经发挥主导作用的哈布斯堡家族所能控制的剩余领地的集合。在公元19世纪上半叶,奥地利凭借神罗的余荫,还能比较彻底的掌控住奥匈帝国的局势。此外,当时它在整个德意志地区还力压普鲁士,拥有广泛的影响力,甚至还能左右意大利的统一进程,在当时堪称中欧霸主。

但在后期普鲁士崛起之后,奥匈帝国在德意志地区渐渐被边缘化。特别是经过公元1866年的普奥战争之后,奥地利战败,被彻底排除在了统一的德意志联邦之外,其国际影响力大幅降低。而在同一时期,意大利也实现了统一,奥地利对意大利的控制力也基本消失,其整体国力出现了明显衰落。

而在奥地利衰落期间,在公元1848年,整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革命事件,作为当时中欧最强国的奥地利帝国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匈牙利民族起义甚至一度迫使奥地利帝国同意实行君主立宪制度。虽然在沙俄的帮助下,奥地利帝国最终成功地稳定住了局势,甚至强化了对匈牙利的专制统治,但因起义而觉醒的匈牙利民族意识却使奥地利帝国继续对其的统治出现了很大动摇。

公元1848年匈牙利民族起义场景

而在奥地利彻底被排除出德意志联邦之后,等于奥地利人和德意志人已经成为了两个族群,因此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奥地利人也失去了其它德意志人作为靠山。而奥地利人在奥地利帝国境内的人口占比连1/4都不到,以这种人口比例去控制民族构成极其复杂的整个奥匈帝国也确实力不从心了。所以在普奥战争结束一年之后,奥地利被迫和匈牙利达成了“折衷方案”,同意恢复匈牙利的传统地位,也就是让匈牙利自治,以换取匈牙利仍然和奥地利维持统一。

奥匈帝国建立之后发生了什么?

但奥地利和匈牙利之间的妥协却忽略了在奥匈帝国境内存在的无数其它民族,特别是广大斯拉夫民族的类似诉求。而且匈牙利人获得了和奥地利人同等的地位则又刺激了这些民族要求同等权利的意愿,因为其实他们虽然单个民族都不大,但加起来人口却超过50%,也就是说他们才是奥匈帝国人口的大多数。

奥匈帝国的划分,红色为奥地利,粉色为匈牙利,蓝色波黑地区为奥匈共管

而匈牙利取得的自治地位也不仅仅局限于匈牙利人,而是包含了对帝国东部大量其它民族的统治权。但匈牙利人将自己的自治权力视为了统治其它民族的权力。因此在奥匈帝国建立之后,匈牙利政府在其境内推行了一系列民族主义的政策,而这些政策却加深了其境内其它民族受到压迫的感受,更进一步激发了其自己的民族主义。很快同样的情绪也蔓延到了奥地利所统治的区域内,特别是在公元1878年,奥匈帝国从奥斯曼手里夺取了波黑的控制权之后,波黑境内的民族更是表现的非常桀骜不驯,而这种矛盾不断积累,最终才酿成了斐迪南被波黑人刺杀的事件。

在一战期间奥匈帝国经历了什么?

但刺杀事件其实还是少数激进分子的行为,此事发生后,当时在奥匈帝国并没有立即发生大规模的民族起义等事件,如果没有后来发生的一战,其实奥匈帝国还能找到一个新的王储,并使其帝国继续得到维持。

但在这个刺杀事件发生之前的数十年间,欧洲列强因为各种矛盾(主要是殖民地与资源矛盾,桃花石杂谈其它文章详细介绍过,欢迎查阅)结成了两个相互对立而且敌意越来越的集团,所以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为契机,整个欧洲迅速陷入了一战的旋涡之中。而战争一打响之后,奥匈帝国自身的多个短板迅速暴露了出来。

描绘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与德皇威廉二世统帅两国将领的画作

首先是它因为传统封建势力强大,错过了欧洲列强开拓海外殖民地的黄金时期,所以奥匈帝国基本没有海外殖民地,这使它在一开战就陷入了资源短缺的困境。最基本的一点是,虽然奥匈帝国在欧洲列强里还是比较依赖农业的国家,但它竟然没法实现粮食自给。在战前,奥匈帝国的粮食主要从俄罗斯和罗马尼亚进口,但在一战中,这两个国家都成了奥匈帝国的敌国,而且战争还导致奥匈帝国本身的粮食产量进一步降低,其国内迅速发生了饥荒。

到1917年,奥地利境内的小麦产量降到了1913年的一半,黑麦和燕麦产量则降的更多。而这时其二元体制固有的脆弱性也很快突显,拥有自主权的匈牙利也拒绝再向奥地利提供粮食,其国内的粮食除了供应国内需求外,剩余大部分都出售给了同样面临粮食窘境的德国,这使得奥地利境内的饥荒进一步加重。

而在1916年,奥匈帝国长期的君主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去世。他的从侄卡尔一世继承了王位。卡尔一世面对国内不同民族的呼声许诺将进行改革,但其改革却使相对保守的匈牙利政府面临了更多挑战,其国内主张彻底与奥地利切断关系的独立党声势越来越大。而在此时,奥匈境内的其它民族,包括斯洛文尼亚人、塞尔维亚人、鲁塞尼亚人和捷克人先后发动叛乱,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也在1918年1月趁势提出了奥匈帝国民族自决的条件,要求奥地利必需接受这个条件才有可能实现停战。

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时的场景


而此时已经四面楚歌的奥地利完全失去了对局面的控制。1918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先后宣布独立,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波黑和克罗地亚等地并入南部斯拉夫民族的联合体。11月3日,奥地利被迫接受协约国提出的条件,并与其签订停火协议,奥匈帝国宣告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帝国   波黑   德意志   匈牙利   奥地利   奥地利帝国   欧洲   强悍   公元   境内   民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