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春来早” 牵线搭桥忙复苏

自2月18日,首批150多名来自广东的游客抵达内蒙古以来,一场场旅游推介活动陆续举办,一架架旅游包机陆续抵达。对内蒙古旅游人来说可谓是市场复苏“春来早”。

2023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实施“百万人互游”行动,持续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开展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出台并完善了旅游专列、旅游包机、自驾游、自助游服务体系等相关政策措施,推进春季旅游市场“引客入蒙”,力促全区旅游市场快速复苏。

旅游推介故事好

3月16日,锡林郭勒盟文化和旅游推介会走进西安市,双方签订“万人互游”战略协议;3月19日至22日,在“渝见京蒙”活动中,兴安盟与重庆互约春游……截至3月22日,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相继与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合作,开展“百万人互游”行动。

各盟市则陆续组织“踏雪寻青城·粤聚敕勒川”万人互游活动、“风从草原来情满湘江岸”星城青城万人互游、蒙川“百万人互游”等活动,吸引各地游客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赤峰等地。

随着市场复苏捷报频传,内蒙古春季旅游开始有了烟火气。春季旅游的“破题”让内蒙古旅游业界备感振奋。如今,内蒙古成了游客心中的奔赴之地。

广东旅控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大杰表示:“粤蒙互游有重要意义,将促进两地的进一步合作。接下来,两地旅游企业将结合双方丰富的旅游资源,在直通航线、精品线路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

游客黄辉说:“行程中我喜欢壮阔的草原和丰盛的特色美食,喜欢精彩的草原民族歌舞表演和小草发芽的黄尖,更喜欢民族风情、地域特色,旅程非常新奇、有趣。”

面对“双向奔赴”的现象,内蒙古财经大学副教授冯守宇认为,无论是春季旅游还是四季旅游,从业者要转变思路,运用大数据探知未来市场,提前抢抓市场,增强对市场的引导。要从自然风光产品上梳理,从“你有我无,我有你无”角度研究,推出让游客感觉一新的特色旅游产品,赢得未来市场。

推动合作促发展

为促进市场恢复、刺激文旅消费,内蒙古出台了《关于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鼓励广大旅游企业积极行动起来,以提劲、提质、提效的满格状态跑出干事创业的加速度。

2月,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召开“金融支持文化和旅游发展政银企对接会”,全区10个盟市同步设立分会场,共同促进文旅项目融资,推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旅企业投融资体系,努力破解内蒙古文旅产业融资难。14家企业现场签约,意向金额合计达35亿元。

包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戈明说,对接会行动早,措施得力,见效快,是一场及时雨,直接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对文旅行业快速复苏,提振文旅企业信心,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为开展“百万人互游”提供了基础支撑。包头市积极组织相关文旅企业参加活动,进行签约和项目推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内蒙古新丝路文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会代表王国义说,通过对接会,可以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做大做强的信心。这次主要重点推介的是丝路梦郡景区,准备开发二期项目,预计投资7000万元,企业自筹资金60%,渠道融资40%。

包头市文旅投集团参会代表王福君说,对接会上,集团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包头分行签约了近3亿元的战略合作协议,用于包头文旅产业发展。

“金融赋能为旅游企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在各项扶持措施综合作用下,旅游企业焕发了活力,抓住‘百万人互游’机遇,实现复苏重振。”内蒙古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区副总经理刘喜说。

今年3月,第五届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旅游行业签约会在呼和浩特蒙亮风情园举行举办。景区、酒店、车队、餐厅、旅行社等30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签约会,展开面对面交流,促进友谊,共谋发展。会上,仅内蒙古辉腾锡勒黄花沟草原旅游区就达成合作协议100余份。

彰显特色赢口碑

内蒙古历史悠久,文化绚丽多彩,拥有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长城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内蒙古草原、古迹、沙漠、湖泊、森林、民俗“六大奇观”构成的独特旅游景观,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当前是旅游市场复苏关键期,内蒙古旅游业界将如何抓住机遇?

一位在内蒙古旅游的游客说,在内蒙古春季旅游体验中,既有惊喜,也有期待,期待自然风光里、美食产品中、娱乐体验活动中有更多创意。实际上,这也是内蒙古广大旅游业界的努力的方向。当前,业界正积极创新,努力让游客在旅游的各个环节中都能有新鲜和意外的收获。

内蒙古中青旅国际旅行社总经理康健表示,春季旅游是内蒙古旅游提升发展的新机遇,进一步开拓春季旅游,首先需要培养一批能够把春季旅游独特魅力策划设计出来的人员,其次需要避免同质化、无序竞争,还需要编辑整理春季导游词,有针对性地提供旅游服务。从“你送我接”向“你需我有”转变,以“差异化”孵化爆款产品。

冯守宇说,今年初,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就提出了推动全区文化和旅游业提质增效,找准差距,补齐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弱项,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提质的目标。下一步,建议在全区“四圈四带”文旅融合发展框架下,赋予老线路新内涵,推动全区春季旅游差异化体系建设,更在细节上做文章,在服务上下功夫。(记者伊日桂)

来源: 中国旅游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包头市   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   牵线搭桥   内蒙古   全区   双向   春季   游客   文化   旅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