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嘴仗话题四野军

第四野战军-军

1948年11月初东北野战军的纵队开始改编成军,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为第四野战军,并开始组建数字番号的兵团,我们的分析从这里开始。改编为军的时候一共有12个军,至于以后的起义部队改编的50军什么的,因为没有参加过解放战争,这里一概不讲。

12个军从38军到49军。其中第1纵队改编为第38军;第2纵队改编为第39军;第3纵队改编为第40军;第4纵队改编为第41军;第5纵队改编为第42军;第6纵队改编为第43军;第7纵队改编为第44军;第8纵队改编为第45军;第9纵队改编为第46军;第10纵队改编为第47军;第11纵队改编为第48军;第12纵队改编为第49军。

四野的前身东北民主联军是1946年1月组建的。开始关内去的各个部队还没有统一番号,名称有军区一级部队,师一级部队,纵队一级部队,参差不齐。1946年8到10月,东野的野战部队进行了第一次整编,编了5个纵队和10个独立师。这从1到6的5个纵队(缺5)就是东野正规化的开始。这5个纵队就发展了后来的5个主力军。

1947年8月又用独立师组建了第二批主力纵队,7、8、9、10 四个纵队。1948年3月组建了最后3个纵队5、11、12纵队。所以我们很容易判断主力或者头等主力,主要出在第一批组建的5个纵队中。下面我们分别说下

38军,也就是1纵,前身有红一方面军的2个团和两个以红军骨干组织的团。后来发展成山东解放军1师和2师,都是滨海军区发展的部队,还有一个师是地方部队东北挺进纵队发展而来。这个部队也就是后来的“万岁军”,大家都太熟悉,也就不过多介绍。首任纵队司令是万毅中将,首任军长是李天佑上将,政委梁必业中将。它主要参加过的战斗秀水河子、三下江南、四战四平、攻打锦州是总预备队(也就是林总说的“总预备队不动”中的那个不动)、辽西会战、入关后总攻天津和39军会师金汤桥,活捉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在向全国进军的路上,三十八军还参加了宣沙,衡宝,广西,滇南等大小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三十八军从中国最北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最南的云南中缅边境。

39军,也就是2纵,前身有红一方面军红15军团。后来发展成新四军第3师,号称“常胜军”,其不但历史光荣。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发挥非常稳定,基本不会出错。首任纵队司令是刘震上将也是首任军长,政委吴法宪中将。它主要参加过的战斗四平保卫战(二战四平)、三下江南作战及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辽沈战役中,参加攻克义县、锦州和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的围歼战,并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沈阳。平津战役中和38军一起主攻。南下作战中参加宜沙战役、衡宝战役、广西战役,解放南宁并追击国民党军至广西边境,解放镇南关。也是从中国最北打到最南的部队。

40军,也就是3纵,前身是鲁中军区的山东3师、冀热辽军区16军分区4个团,山东警备第3旅。前文笔者也介绍过山东抗战后组建的8个师都很重要,它们在哪里都是主力。这支部队虽然没有红军传统,但是在三保本溪、四平保卫战、四保临江作战,赢得“旋风部队”的美誉。在锦州攻坚战中,拿下了配水池,首先突破锦州城墙。在辽西会战中,在胡家窝棚歼灭廖耀湘兵团前进指挥所,俘获廖耀湘。在南下作战中,解放武汉,衡宝战役中担负正面突击任务,与兄弟部队共同歼灭国民党军第7军军部及4个精锐师。参加广西战役。1950年参加了解放海南岛的战役,成为又一支打到最南端的部队。纵队首任司令员曾克林少将。打造其作战风格的是首任军长韩先楚上将。政委罗舜初中将。


43军,也就是6纵。这支部队的部分前身是北伐战争中的“叶挺独立团”,早于解放军的建军节。后来演变成新四军3师的7旅。另一部是山东军区的二级军区渤海军区的6个团。成立纵队之初,司令员是陈光,成立之前先后参加了山海关保卫战、秀水河子歼灭战和四平保卫战。成立后参加三下江南战斗,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攻克辽阳、鞍山等地。辽沈战役中参加锦州攻坚战,辽西会战中切断敌军东逃沈阳的退路,为全歼廖耀湘兵团创造了有利条件。南下后参加汉浔间渡江作战,湘赣战役。广东战役和友军一起解放广州。后参加广西战役,1950年参加海南岛战役,与40军一起解放海南岛,成为又一支打到最南端的部队。首任军长是洪学智上将,政委赖传珠上将。

41军,也就是4纵。是胶东军区发展的山东6师、山东5师一部及4个独立团发展而来的。山东5师的另一部分发展成了另外一支部队就是27军。可以说句题外话,整个山东军区后来发展出了三野的一半和四野的一半,为解放战争作出了最大的贡献。纵队成立后,参加本溪保卫战和鞍海战役,促使国民党军第60军第184师起义。新开岭战役中歼灭敌一个师,首创在东北歼敌1个师的纪录。在南满作战期间参加四保临江作战。随后参加1947年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作战。辽沈战役中进行了塔山阻击战。平津战役中,会同华北军区部队先后解放康庄、怀来、张家口等地,切断傅作义集团退路。渡江后在衡宝战役中担负正面突击任务,与兄弟部队共同歼灭国民党军第7军军部及4个精锐师,后参加广西战役。首任军长是吴克华中将,政委莫文骅中将。


在东北军区司令部对东北野战部队所作的评价中,称上述五个军“为东北部队中之主力军”。


剩下的值得一说的只有第二批组建的


44军,也就是7纵。1947年8月夏季攻势结束后,以西满辽吉军区保安1、2旅及西满独立师组建的新纵队。司令员邓华,政委由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兼任。部队的前身来自关内很多部队,但是经过多次锻炼,尤其是四平攻坚战(也就是三打四平)中马仁兴师长牺牲(就是电影《我和我的父辈》角色原型),元气受到损失,不久即恢复。该部队善于攻坚,不善于野战。参加1947年秋、冬季攻势作战。在辽沈战役中,先参加攻克锦州的作战,后于黑山、大虎山地区参加围歼国民党军“西进兵团”的作战。解放天津。南下后参加湘赣战役和广东战役。首任军长邓华上将,政委吴富善中将。

这是二战四平的图,图中很好地说明了东北当时的主力部队,3师就是39军,3纵是40军,1、2师、7纵就是38军,3师7旅和7师是43军,保1旅属于44军


45军和47军,也就是8纵和10纵,也参加过一些大的战役。45军135师在衡宝战役中拖住了敌军主力,为我歼灭白崇禧部4个精锐师赢得宝贵时间。47军在黑山阻击战中完成了阻敌任务,为歼灭廖耀湘兵团作出了重要贡献。两个军的首任军长分别是黄永胜上将和梁兴初中将。政委分别是邱会作中将和周赤萍中将。


结论:四野相对好评,因为东北军区给出过各纵队和各师的点评。公认的四野头等主力军有4个,38军、39军、43军、40军,后来也是以这四个军为首组建了四个兵团。争议主要是对他们间的排名上。尤其是38军、39军和43军到底谁第一的问题。其中38和43军都有两个头等主力师,就三个军的表现看,战绩最稳定的是39军,发挥不稳定的是38军。

但是林总却喜欢用38军作总预备队,说明他的选择。个人觉得暂时按38第一,39=43,下面是40军吧,注意不考虑后面的抗美援朝。第二等是41军。41军是首批5个军中的最后一个,最突出的战绩是塔山,里面有一个头等主力师,它整体比其它军还是要高一个等级。第三等是44军、45军、47军,其中44军排第一。它有一个四野主力师。其它不细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锦州   军长   纵队   首任   作战   政委   山东   军区   战役   部队   四野   话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